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右图是一幅从意大利古城庞贝出土的马赛克镶嵌画,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早期,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情景。它反映了古希腊文化在古罗马的传承。

——教材21页思考1:该图是否创作于希腊古典时代?思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地位及表现否,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氛围:平等、宽松形式:对话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哲学、人本思想项目时间杰出人物及成就特征古希腊的“古典”时代”BC5—BC4上半叶①哲学:三大哲人②文学:《荷马》、戏剧③雕塑:《掷》、帕④史学:《历》、《伯》人本思想用理性思维认识解释世界;文学艺术追求庄重典雅古罗马文化BC6—5C①法律:《十二》②文学:《罗》、《编》③建筑:万神、大竞技④历法:儒略历继承并发展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法律、文学...等多有建树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苏格拉底(BC470—BC399)柏拉图(BC427—BC347)亚里士多德(BC384—BC322)“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作涉及多个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形成重要影响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由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创建“学园”将哲学与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几何原本》奠定基础。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诗学》《掷铁饼者》(复制品)文学艺术追求庄重典雅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万神殿古希腊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柱式风格。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希腊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这集中体现在它对圆顶和拱券的运用。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选择性必修三.历史学习图册》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时间:公元前450年地位: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评价:积极——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消极——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财产利益为核心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BC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BC5BC4希腊“古典时代”BC27年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96年法兰克国王皈依基督教756年加洛林王朝,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6C《罗马民法大全》10C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1054基督教分裂12C《伊戈尔》1453拜占庭帝国灭亡“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思考3:根据时间轴及教材分析中古西欧文化呈现出的特征。特征2: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二、欧洲文化的形成——中古西欧文化特征1:以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中古西欧特征1:以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历史纵横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骑士文学大多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抒情诗和叙事诗是骑士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抒情诗的爱情主题是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叙事诗主要颂扬国王的武功伟业和骑士英雄的传奇。歌颂骑士英雄罗兰的《罗兰之歌》是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市民文学主要叙述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市民文学体裁多样,有寓言、诗歌和戏剧等,代表作有《列那狐的故事》。——教材23页

虽然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但它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教材23页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选必教材49页》人本思想法律传承二、欧洲文化的形成——中古西欧文化出生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结婚由教父主持婚礼临终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入天堂死后葬礼在教堂举行,遗体被葬教堂附属墓地

教堂星罗棋布,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63页二、欧洲文化的形成——中古西欧文化中古西欧文化特征2: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

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他们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教材23页

什一税是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宗教捐税。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公元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10世纪中叶,西欧各国相继仿行。——百度百科中古西欧文化特征2: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经济:教会拥有大量收入;政治:封建割据,王权薄弱,与教会相互利用;思想:利用《圣经》控制西欧社会生活思考4:根据材料,分析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以基督教为文化特征的地域文化的原因。二、欧洲文化的形成——中古西欧文化BC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BC5BC4希腊“古典时代”BC27年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96年法兰克国王皈依基督教756年加洛林王朝,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6C《罗马民法大全》10C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1054基督教分裂12C《伊戈尔》1453拜占庭帝国灭亡“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思考5:根据时间轴及教材分析东罗马帝国文化呈现出的特征。特征1:以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特征2:形成东正教文明区域二、欧洲文化的形成——中古西欧文化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拜占庭文化特征1:以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三、欧洲文化的形成——拜占庭、俄罗斯文化三、欧洲文化的形成——拜占庭、俄罗斯文化拜占庭文化特征2:形成东正教文明区域1、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1至5世纪是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时期。2、476年罗马帝国分裂至1453年,随着东西罗马分裂,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3、14—16世纪发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产生出脱离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新教。4、宗教改革至今,基督教向外迅速传播。基督教发展四阶段:

同样作为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传承者,拜占庭帝国的的文化类型与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化有所区别。两者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教会组织和教义、教规的分歧上。东正教除有自己特殊的教义和教规外,还作为拜占庭帝国的国教,与王权合而为一,发挥了与西欧基督教不同的作用。——《教师教学用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59页拜占庭文化特征3:兼收并蓄、独具一格

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教材24页项目时间杰出人物及成就特征古希腊的“古典”时代”BC5—BC4上半叶①哲学:三大哲人②文学:《荷马》、戏剧③雕塑:《掷》、帕④史学:《历》、《伯》人本思想用理性思维认识解释世界;文学艺术追求庄重典雅古罗马文化BC6—5C①法律:《十二》②文学:《罗》、《编》③建筑:万神、大竞技④历法:儒略历继承并发展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法律、文学...等多有建树中古西欧文化4C—15C①宗教:基督教圣经②哲学:托《神学大全》③骑士和市民:《罗兰》、《列那》以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