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信和高安中学_第1页
程信和高安中学_第2页
程信和高安中学_第3页
程信和高安中学_第4页
程信和高安中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程信和高安中学

讲座者简介:

程信和,江西省高安中学1965年高中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

北京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法律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大学讲师。

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兼职研究员。

已招收硕士研究生22届,博士研究生12届。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曾荣获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中山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导师,广东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济法学科主编。

广东六祖寺禅文化顾问委员会文化顾问。

《凡花小草――程信和诗歌选(1970――2009)》,花城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郑德涛教授对程信和教授诗歌的评价:“文法交融,情真意切,清新动人。”

第1页/共31页国学与教育

(2010年5月)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程信和

目次前言:教育优先一、铸尔千秋入世功二、悟道师生共热寒,余期诸子出青蓝三、拼搏人生有几时四、创新有多少五、愿随母校展翼飞六、奋发当为再十年结语:教育优先第2页/共31页前言:教育优先——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摘自《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自《教育法》)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条例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体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页/共31页一、铸尔千秋入世功——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摘自《教育法》)国学者,中华独特之传统学术文化也。学习国学的三点体会:(1)以人为本即是仁;(2)遵循规律方为道;(3)自我和谐才称心。第4页/共31页永遇乐

陈寅恪故居参观志感

(2009年冬)

程信和

步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韵。[1]

旷古奇人,

流芳后世,

今在何处。

独立思寻,

自由志向,

梦幻随风去。

草坪幽苑,

融和陋室,

先觉晚来曾住。

北而南,

钩沉史迹,

排山倒海如虎。

云烟往事,

纵横时代,

左右低吟回顾。

妙语连连,

深谋恰恰,

复兴重开路。

坚持特色,

放飞遐想,

紧伴征旗战鼓。

仰天问,

诸生后秀,

挺先敢否?

注:

[1]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韵脚字为“处、去、住、虎,顾、路、鼓、否”。第5页/共31页三教合流歌试作

(2007年8月)

(一)(二)

兴国学,启新风。期小康,盼大同。

儒道释,出其中。(1)亲自然,尚圆融。

体与用,可折冲。真善美,醒世钟。

乱而治,贯始终。天地人,泰山峰。(三)(四)

言有异,道相通。正复奇,力无穷。

纳百川,大肚容。德与慧,走西东。

扬其本,近正宗。劝君善解先人意,

去乃末,远玄空。铸尔千秋入世功。

注:(1)此处“儒”指教育、文化,非宗教也;

“道”可作道学、道教二解;

“释”则指的是佛教。

——曾登载于“中国经济法网”,2007年9月。第6页/共31页体悟

(2009年春)

儒家立世间,道者从自然;

佛界谐和唱,诸流汇清泉。

万里行乃福,千卷书可观;

真善美为本,天地人是缘。

——载于2009年5月14日《亚太经济时报》A02版重访龙山

(2007年2月)

又来南国访龙山,花未竟开月未圆。(1)

妙语传心成正道,禅机已在顿悟间。

注:(1)龙山,中国禅宗开创者六祖惠能的家乡。

——载于2007年2月8日《亚太经济时报》C06版

——曾登载于“中国经济法网”,2007年9月。

第7页/共31页二、悟道师生共热寒,余期诸子出青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如梦令教师节师友聚兴(2009年9月)追日寒窗儒子,心在为民谋事。出道向何方,直挂山川天翼。争试,争试,迎得悠悠情致。——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6期,2009年10月25日印第8页/共31页一字歌

——与毕业同学共勉

(2009年2月)

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张一弛任平生。

一技之长不可少,一叶知秋启明星。

一丝不苟堪难得,一尘不染座右铭。

一片冰心寄广宇,一以贯之奔前程。

——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2期,2009年4月25日印

又收入中山大学法学院编:《法学之道》,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52页。第9页/共31页大学之魂咏(1)

——兼赠新同学

(2009年9月)

(一)

大学巍巍意气豪,彩旗猎猎映天骄。

越过一山又一岭,万丈悬崖卷怒涛。

(二)

穷达无常亦有常,心思犹待入时芳。

莫为柳絮随风起,要学葵花永向阳。

(三)

科文深造最惟真,不苟一丝值万金。

休怨自身无灵气,应争是否发奋心。

(四)

知行拓展破重围,独立自由至善归。

学长何须固陈旧,雏鹰展翅自高飞。

(五)

最喜青山满目开,帅哥靓妹翩然来。

健身总是坚持好,晨睡贪闲不应该。

(六)

悟道师生共热寒,余期诸子出青蓝。

倘教桃李参天立,华夏泱泱尽笑颜。

注:(1)有热心人已将这几首诗谱成校园歌曲。

——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6期,2009年10月25日印

第10页/共31页三、拼搏人生有几时

与年青同志共勉:高尚的人生,博弈的人生,快乐的人生。采桑子读报忆旧(2009年6月7日)今日《广州日报》刊登一组报道称:本报采访六位不同年代的考生,请他们讲述亲身走过的高考不凡之路。其中,1965年的考生采访的是本人,在照片下引用了我对记者说的一句话:“1966年,中国停止高考,这一停就是11年。”读报之后,有感而作。每逢高考全家事,交换心思。费尽心思,拚搏人生有几时?谁言成败听天意,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来者挥戈犹未迟。——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6期,2009年10月25日印第11页/共31页一剪梅放怀(2009年3月18日)

与友人研讨诗词创作有感。千古诗词恨意多,(1)寒者蹉跎,艳者吟哦。飞鸿长望走银河。日也穿梭,月也穿梭。独有苏公奇论播,(2)迁又如何,别又如何。“不应有恨”放怀歌。水泛清波,人涌心波!注:(1)恨意,此处指怨恨之意,非仇恨之意。(2)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6期,2009年10月25日印放歌行——丁亥自叙(2007年9月)

征程重信乐和,清风明月放歌。小草凡花如许,闲云野鹤若何?但喜心怡耳顺,笑看霞飞云过!——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2期,2009年4月25日印——曾登载于“中国经济法网”,2007年9月。第12页/共31页天净沙感事(2010年)程信和风风雨雨寒寒,村村处处环环。草草花花点点。真真幻幻,寻寻觅觅千千。

浣溪沙夜航(2010年)程信和风一程来雨一程,寒涛远处伴书声。波光闪闪看纵横。云卷云舒皆有意,花开花落岂无情?峰回路转笑相迎。第13页/共31页四、创新有多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钱学森之问”:“现在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第14页/共31页水调歌头读钱学森教授亲笔信志感(1993年11月)接钱学森教授1993年10月25日亲笔信(信封上的地址、收信人等字亦出自这位尊敬的82岁老人的手笔),十分激动。钱老在信中强调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创建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星火连南北,惠书抵万金。反复诵读,有感而作。科学何为界?文理共旋寻。纵观宇宙今日,系统指南针。揽月巡天浩浩,举世皆知淡淡,为国气森森。慧眼观全局,法治响鸿琴。谆谆语,拳拳意,大师心。苍穹原是无限,有限偏沉吟。水复山重常见,圆缺阴晴总有,妙道古来深。奋发莫停步,直待报佳音。

第15页/共31页论文八问(2009年2月)选题如何好?问题可明了?立意怎高调?资料孰可靠?构思何以妙?文字咋通晓?结论可重要?创新有多少?——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2期,2009年4月25日印又收入中山大学法学院编:《法学之道》,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52页。菩萨蛮论文答辩会(2009年6月5日)又逢答辩神仙会,东风送我飞花瑞。万福闯千难,百忧搏一甜。高楼拔地竖,雅典倾心悟。把酒问诸君,谁人摧断魂?——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6期,2009年10月25日印第16页/共31页当认真成为一种习惯(2010年4月)程信和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它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叫忽悠远离岁月而去,它是平庸者的流行病。从大处着眼,贯穿你的生命;从小事做起,把握你的脚印。成功,不靠侥幸;失败,泰然反省。天分,不是捷径;懈怠,残梦惊醒。喝令马虎不再伴随左右,一丝不苟方能登攀较劲;当认真成为一种习惯,这,将是最亮丽的风景!

我想将前引司马迁名言略作“发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贯中西之学,成大家之言。”可否?——程信和(2010年4月,广州教育讲座)第17页/共31页五、愿随母校展翼飞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临江仙忆启蒙老师(2007年12月11日)余家近祠堂,小学设于此。一群孩童,几个年级,仅老师一人,姓邹名丁灶,三十上下,英俊和气。余曾在此村小就读三载。岁月匆匆,半个世纪过去,余亦届花甲矣。昨日出差南昌,今往山村寻师。乡人告曰:邹老先生已于去年仙逝。余感慨系之。乡人复云:客自远方来,亦为有心人。返途中,余遂口占数句以记之。忆昔祠堂初启智,坐中多是衣单。书声朗朗笑声翻。英容传四极,重任满身担。

五十余年成一梦,壶浆夜访前贤。奈何天地不开颜。恩师今远去,四海作游仙。第18页/共31页贺高安中学百年校庆(2007年9月于广州)秋来谁染锦江醉?神韵清风游子意。(1)(2)创业百年传薪火,愿随母校展翼飞。注:(1)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今化而用之。(2)锦江,横贯高安县(现为市)城。——载《相思到永远》,江西省高安中学百年校庆史志文选,2007年9月版。第19页/共31页旧袄吟(1975年冬)尔曾伴我十数冬,慈母当年亲手缝。糙布粗衣过闹市,南来北去自从容。清贫不过等闲事,土气何妨乐无穷。人或笑我称寒酸,安知愚意在其中。——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2期,2009年4月25日印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有感(1998年5月)难忘几度燕园情,似画如诗铸国魂。纵是偏师何落伍,(1)追星逐月放歌行。注:(1)偏师,指京城之外。法学第一翁——贺芮沐教授百岁华诞(2007年9月8日)师道贯长虹,桃李沐春风。权杖谁持舞?伟哉第一翁!——载《北大法律人》第50期,2007年9月8日特刊。——曾登载于“中国经济法网”,2007年9月。第20页/共31页在端木正先生铜像前(2008年12月)难得有缘,一见如故。我端坐在先生书台边,听老人家谆谆对语:教书匠,人之渡,莫令子弟误;治学问,奠基础,攻关何畏苦;观世情,察今古,一一风荷举。(1)——至理名言,春风化雨!嘤其鸣矣,感怀知遇。我肃立在先生铜像前,向老人家脉脉倾诉:园丁结,盛名副,欲把真钢铸;创新曲,绘宏图,常恐随风去;世间大,鱼龙舞,安知深浅处?——悠悠我心,乐得其与!注:(1)宋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2期,2009年4月25日印又收入中山大学法学院编:《法学之道》,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53页。载《作品》2009年第12期。第21页/共31页世纪学人皆吾师(2003年2月)友人袁君推荐大型画册《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余读后有感而作。(一)常怀兴国凌云志,历尽艰辛百斗奇。立德立功言又立,(1)世纪学人是吾师。(二)行止无愧天与地,兼融求索中复西。程门立雪翻新解,甘愿终生做仆梯。注:(1)《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第22页/共31页浪淘沙自勉(1993年12月初作,1998年10月修改)浪迹在儒林,修道攀行,三生有幸一园丁。信有良机携子弟,如履寒冰。劳力又心凝,放眼凡尘,与时俱进总分明。暮鼓晨钟犹响也,无疾方轻!

忆秦娥耕耘乐(2009年9月)以此小词答谢诸生节日问候。东风礴,听涛恰似从天落。从天落,南山悠然,嘉华相约。满园春色香飞烁,园丁品卉何其乐。何其乐,星星点点,自斟共酌。——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6期,2009年10月25日印第23页/共31页六、奋发当为再十年

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

21世纪头十年已过去,新的十年又开始了。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今后的路怎么走?迎接新十年(2010年1月)程信和斗转星移景万千,金融气候四方观。艰辛绘就山川美,勇战赢来岁月欢。正负刚柔一体化,和谐丰足两斐然。中华模式经风雨,奋发当为再十年。——见2010年2月11日《亚太经济时报》08版浣溪沙惜春(1995年)对酒当歌暮色中,人生似梦竟匆匆。耳边直响醒时钟。素性原怜风淡淡,何须着意月浓浓。春来试问几番红?——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第16期,2009年10月25日印

第24页/共31页桂枝香贺颐园之博(2010年春)程信和春临举目,值故里达园,博闻优曲。活虎生龙壮志,锦标高矗。攻关迈步凯旋祝。向东风,感嗟荣辱。漤娇漪丽,菲红柳翠,宇台雄筑。看如今,中原竞逐。任万丈阳光,昂神相促。莲草芳萍对笑,一番宁睦。贤才上善堪清俗。再攀登,永为公仆。国强军盛,民安意颖,五洲称酷。(本词含经济法方向已毕业的前20位博士生名字在内,其中上阕10位,下阕10位。)第25页/共31页园丁吟(2010年春)程信和园丁欲说园丁事,苦乐酸甜未尽知。崛起英才千载业,掀开广宇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