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重点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汇编:水的运动_第1页
2021年北京重点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汇编:水的运动_第2页
2021年北京重点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汇编:水的运动_第3页
2021年北京重点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汇编:水的运动_第4页
2021年北京重点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汇编:水的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22021北京重点区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水的运动一、单选题(2021·北京朝阳·高二期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出现异常的现象,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都会产生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热力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A. B.C. D.2.拉尼娜现象往往引发(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C.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活动增强 D.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发3.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位于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秘鲁渔场的渔业往往会减产,主要原因是(

)A.秘鲁寒流增强,冷水鱼类大量死亡 B.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洄游C.沿岸比常年干燥,众多鱼类迁徙 D.上升流强度减弱,鱼类饵料减少(2021·北京海淀·高二期末)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洋流(

)A.①②的驱动力为东北信风 B.①③④流经中低纬度海区C.③比⑤的温度低、盐度低 D.④⑤运动方向随季节变化5.洋流③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与①交汇形成著名渔场 B.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C.减小高低纬度间的温差 D.气温升高,易成云致雨6.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有(

)①短波辐射②蒸发③对流④降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1·北京海淀·高二期末)济南是我国著名的“泉城”。下图为趵突泉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

)A.马鞍山有大量生物化石 B.长城岭为背斜山,起伏大C.锦绣川位于断层的附近 D.石灰岩形成早于泰山杂岩8.趵突泉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冰川水 B.地下水 C.河流水 D.海洋水(2021·北京海淀·高二期末)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被称为拉尼娜现象。国家气象中心报道2021年为“拉尼娜年”。下图为赤道太平洋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正常年份(

)A.甲地的近地面气压大于乙地 B.乙地盛行下沉气流C.表层海水温度甲地低于乙地 D.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方向由甲向乙10.“拉尼娜年”时,最可能出现(

)A.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 B.澳大利亚东部洪涝多发C.秘鲁寒流的水温升高 D.智利沿海沙漠降水丰沛(2021·北京海淀·高二期末)在我国,农业和牧业交错分布的地带可分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绿洲农业牧业交错带、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带、川滇鄂黔湘山地农业牧业交错带等,他们都具有农业牧业交错分布的特征。下图是中国的农牧交错带分布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绿洲农业牧业交错带、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带、川滇鄂黔湘山地农业牧业交错带等四地农牧交错地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降水地形水源热量 B.降水水源热量地形C.水源降水热量地形 D.地形水源地形降水12.上述四地因自然原因引起的农牧业交错地带空间分布最不稳定的是(

)A.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地带 B.川滇鄂黔湘山地农业牧业交错带C.北方农牧交错带 D.西北绿洲农业牧业交错带13.关于河流径流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B.有的年份黄河出现断流,其主要原因是气温偏低C.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2021·北京东城·高二期末)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洋流(

)A.①受盛行西风吹拂而形成 B.②受东北信风吹拂而形成C.③为中高纬环流的一部分 D.⑤为暖流,海水温度高于③15.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使流经的地区增温增湿 B.②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C.③使不同纬度间热量交换 D.④⑤交汇处形成著名渔场二、综合题16.(2021·北京东城·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部,使得北纬55°-70°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而在其影响下,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图为卑尔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北大西洋暖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暖流的主要表现。(2)描述卑尔根的气候特征。(3)简述北大西洋暖流对流经海区、沿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17.(2021·北京东城·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图为洞里萨河与湄公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主要的水体类型。每年5月到10月,洞里萨湖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2)解释每年5月到10月,洞里萨湖面积、水量显著增加的原因。11月到翌年3月,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泊面积缩小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3)绘制示意图,呈现11月到次年3月,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之间的补给关系。18.(2021·北京朝阳·高二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注a、b、c、d所示洋流的流向,并概括其分布规律。纳米布沙漠是世界著名的沿海沙漠,沙漠每年的降雨量少于10毫米,几乎寸草不生。(2)分析纳米布沙漠降水稀少的原因。19.(2021·北京海淀·高二期末)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图左为洞里萨湖及其周边区域图。图右为洞里萨河波雷格丹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变化曲线(正、负值代表流向的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右,描述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之间的补给特征并分析原因。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2)说出洞里萨湖对湄公河下游水量的调节作用,并说明水量变化对下游人类活动的影响。20.(2021·北京海淀·高二期末)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乙地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下表为乙地的气候资料:地点海拔高度(米)1月均温(℃)7月均温(℃)1月降水量(mm)7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时数(小时)乙1111—8.423.31.242.2193.72975.7(1)描述左图中甲河段的流向及水文特征。(2)右图为陕西省南部等高线图,描述该地区地形特征。(3)指出左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请分析乙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21.(2021·北京东城·高二期末)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贝加尔湖形成于2500万年前,目前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淡水储量占整个地球地表淡水储藏量的五分之一。贝加尔湖周围,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贝加尔湖的湖底沉积物最深处厚度超过了8千米。图1为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2为贝加尔湖构造断面示意图。(1)分析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的原因。(2)解释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深厚的原因。22.(2021·北京东城·高二期末)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海一气相互作用,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之间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1)简述海洋和大气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自然地理过程。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异常冷水现象。2020年至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7月以来东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持续降低,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在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因此2021年被称为“双拉尼娜年”。(2)发生拉尼娜时,下图中能正确示意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的是__________。(单项选择填空)A. B.C. D.(3)框图表示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请将数字代表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参考答案1.C2.C3.C1.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尼娜现象是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使西部暖湿气流增多而上升,海洋表面形成低压,反过来太平洋东部海域由于受下层海水上涌,水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所以拉尼娜现象时,太平洋上的气流是东部流向西部,成顺时针方向流动,故C正确,ABD不符合,答案选择C。2.结合所学知识,拉尼娜现象往往使得太平洋东部海域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天气晴朗,异常干燥,故A错误;由于拉尼娜现象时,东南信风将表层较热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位于亚洲东部沿海和东南亚将受到影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从而持续性降雨,甚至下暴雨,故B错误,C正确;澳大利亚同样位于太平洋西岸,受潮湿气流影响,形成持续性降雨,天气潮湿,不会出现森林火灾频发,故D错误。答案选择C。3.结合所学知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海水表面温度较往年升高,因此秘鲁渔场冷水鱼类被迫迁移,导致渔业大大减产,故C正确;由于暖水东流,导致秘鲁寒流水温增加,寒流作用减弱,冷水鱼可能死亡,但大多数会选择迁徙,故A错误;厄尔尼诺现象,大洋西部暖水流向东部,与秘鲁寒流交汇,往往带来的是海水搅动(上升补偿流减弱),鱼饵增多,但是常年受秘鲁寒流影响,冷水鱼类较多,不能适应水温,选择迁徙,导致减产,故BD错误。答案选择C。【点睛】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厄尔尼诺是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4.B5.C6.B【分析】4.①为北赤道暖流,驱动力是东北信风,②为南赤道暖流,驱动力为东南信风,A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③④属于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环流,流经中低纬度海区,B正确。③纬度比⑤更低,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多,其温度和盐度并不一定比⑤更低,C错。④为北太平洋暖流,⑤为阿拉斯加暖流,其运动方向并不会随季节而变化,D错。故选B。5.洋流③为加利福利亚寒流。③和①并不存在交汇,A错。该洋流影响大陆西岸地区,并不会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B错。寒流降温减湿,③使得偏低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不至于过高,从而减小了高低纬度间海水的温差,C正确。寒流降温减湿,使得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错。故选C。6.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方式主要有海洋辐射和大气辐射,这种辐射属于长波辐射,①错,排除ACD。海水蒸发会消耗热量,将热量带至近海大气;降水凝结会释放热量,降水会将热量带回海区。同时,海洋与近海大气之间也可以通过对流形式交换热量,②③④正确,故选B。【点睛】海水热量收入的主要方式:太阳辐射、来自大气的长波辐射、地壳内热通过海底传递给海水的热量、洋流带来的热量、海面水汽凝结放出的热量等;海水热量支出的主要方式:海面辐射放出的热量、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洋流带走的热量等。7.C8.B【分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马鞍山为岩浆岩,不会有化石,A错误;无法判断长城岭属于背斜山还是向斜山,可能为块状山,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锦绣川位于断层附近,C正确;石灰岩位于泰山杂岩之上,故形成晚于泰山杂岩,D错误。所以选C。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地下水水位从锦绣川北侧向趵突泉倾斜,可知,趵突泉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B正确;济南无冰川,A错误;图示地区看不出有河流,且从图可以看出趵突泉主要来自地下水,C错误;济南不临海,D错误。所以选B。【点睛】济南南面是山区丘陵,北面是黄河和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济南市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在平原下的岩浆岩,组织很紧密。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形成了这些泉水。9.B10.B【分析】9.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甲地气流上升,海平面形成低气压,乙地气流下沉,海平面形成高气压,A错误,B正确,C错误;水平气流在海平面由乙地吹向甲地,D错误。所以选B。10.“拉尼娜年”时,沃克环流增强,印度尼西亚降水增多,不会出现森林大火,A错误;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洪涝多发,B正确;秘鲁寒流的水温降低,C错误;智利沿海沙漠降水减少,D错误。所以选B。【点睛】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11.B12.C13.C【分析】11.读图,我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地带的位置可知其位置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的走向大致一致(400mm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般半干旱草原区适宜放牧,半湿润区适合发展种植业),故可知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就应是降水条件;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但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故其衣业生产主要的限制因素就应是水源条件(水漂充足地区则适合发展绿洲农业,水源缺乏地区则适合发展游牧业),故西北农业和牧业的交错地带的形成主导因素就应是水源条件;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故青藏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因素就应是热量条件(河谷海拔低,热量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高原面上海拔高,热量条件差,以高原畜牧业为主),故可知青藏高原农业和牧业的交错地带的形成主导因素就应是受海拔所影响的热量条件;川滇鄂黔湘山地地势起伏大,受地形坡度差异的影响,山麓、河谷等地形较平坦的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而牧业主要分布于坡度较大的草山草坡地区,川滇鄂黔湘山地农牧交错地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应是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由前一题的分析可知,四地的衣牧交错地带的影响因素中水源、热量(海拔)和地形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受降水差异而形成的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由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降水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即可知四地中受自然因素所导致的空间分布最不稳定的是受降水影响的北方农牧交错地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并非所有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和受盛行西风带控制的地方河流的季节变化就比较小,比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小。A错误;黄河断流主要是因为降水偏少,而用水量大,不是因为气温低,B错误;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广大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C正确;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夏季流量较大,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补给的主要类型:雨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一条河流往往有多个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注意流域内气候类型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2)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川或积雪融水补给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②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关系。14.A15.C【分析】14.根据纬度和轮廓判断,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①是西风漂流,由盛行西风吹拂而形成,A正确;②是秘鲁寒流,位于南太平洋上,与东南信风吹拂有关,B错误;③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属于中低纬大洋环流,C错误;⑤属于阿拉斯加暖流,纬度高,海水温度较③洋流低,D错误。故选A。15.根据纬度和轮廓判断,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①是西风漂流,属于寒流,使流经区域降温减湿,A错误;②是秘鲁寒流,使荒漠延伸至赤道附近,B错误;③是加利福尼亚寒流,由较高纬度海域流向较低纬度海域,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C正确;④属于北太平洋暖流,⑤属于阿拉斯加暖流,都是暖流且没有交汇,不能形成著名渔场,D错误。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16.(1)北大西洋暖流的面积大;深度深(300米);流量大。(2)夏季凉爽(最高月均温16℃);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非常丰富(约1800毫米);季节变化小。(3)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大,对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增温增湿作用强;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向高纬地区扩展;使中高纬沿岸地区的海水无结冰期;或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考察北大西洋暖流的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详解】(1)北大西洋暖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暖流的主要表现,主要从面积大,深度大,流量大,大幅提高沿岸温度,并影响自然带分布来进出分析。北大西洋暖流的面积大,深度深,持续时间久,流量大,对西欧和北欧气候有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2)由图可知,最低气温在0℃以上,且降水季节变化小且丰富,所以卑尔根的气候特点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3)本题从自然地理环境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土壤,水文,大气,植被,地貌。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沿岸地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多,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向高纬度地区扩展,同时增加鱼类等生物资源。【点睛】17.(1)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2)每年5月到10月,是东南亚的雨季,雨水补给量大;湄公河、流域内其他河流中的水也大量补给洞里萨湖。(3)提示:图名或时间、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等注记;呈现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之间的补给关系等【分析】本题以东南亚为背景,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详解】(1)考查陆地水体的类型判断,该区域中有泰国湾,主要是水体为海洋水,洞里萨湖,主要水体为湖泊水;以及湄公河等众多的河流,主要为河流水,因此该地的水体类型主要为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2)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5-10月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为当地的雨季,大量的雨水补给湖泊,使得湖泊水上升;此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大量的河流水补给给湖泊水,同样使得湖泊的水位上升。因此该时段湖泊的水位显著增加。(3)结合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11月到次年3月受来自陆地的东北季风的影响,由于东北季风水汽含量少,降水少,此时段,湖泊水位高于河流的水位,因此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之补给关系为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如下图所示:18.(1)标注洋流方向。以副热带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2)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或离岸风,干燥少雨;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明显。【分析】该大题利用图文,设置两个小题,涉及洋流的流向、洋流性质、洋流分布及其规律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1)观察图,可知此区域是大西洋南部海域,根据洋流分布知识可知,a是南赤道暖流,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自东向西流;b是巴西暖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故由北向南流,c是本格拉寒流,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故由南向北流,d是西风漂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自西向东流。南半球海域洋流标注箭头后发现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且以南副热带海区为中心流动,海洋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2)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纳米布沙漠降水稀少,首先是处于气压带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且随季节变化受到东南信风影响,由陆地吹向海洋,无暖湿气流进入,反而干燥;常年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导致该地区更加严重,降水量少于10毫米,寸草不生。【点睛】19.(1)10月至次年5月,降水量较小,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洞里萨湖为湄公河补给;6月至9月,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湄公河为洞里萨湖补给。(2)下游水量变化更加稳定;减轻洪水威胁,利于维持航行,保证下游地区灌溉。【分析】本题考查陆地水源的相互补给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1)注意题干信息“正、负值代表流向的不同”,结合区域属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明显,由此可知,大致10月至次年5月,波雷格丹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负值,而该时间该区域受东北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小,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6月至9月,波雷格丹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正值,而该时间该区域受湿润的西南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湖泊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湄公河补给洞里萨湖。(2)汛期,湄公河补给洞里萨湖,湖泊蓄积部分洪水,减小了下游地区的河流径流量,也减轻了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枯水期,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增大了下游地区的河流径流量,也保证了下游地区在旱季的农田灌溉,所以洞里萨湖使得湄公河下游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更为稳定。结合前面分析,这种水量的变化减轻了下游地区的洪涝威胁,也为旱季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另外,下游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稳定,有利于维持航行。【点睛】20.(1)自北向南;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含沙量大;有结冰期。(2)北部高原为主,地势崎岖;中部为河流谷地,地势较平坦;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势南北高中部低。(3)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毫米至50毫米之间;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低);从西北(东南)向东南(西北)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4)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及相关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地形特征、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及原因、影响农业的气候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从河流的位置可判断,b河段属于黄河的中游,其流向是自北向南流。由图中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可以看出,该河段位于年降水量400mm与800mm之间,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较大;该河段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河段河流有结冰期;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径流季节变化大;该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

(2)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北部为黄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地表沟壑纵横,地形崎岖;中部为渭河平原,位于河流谷地,渭河携带泥沙沉积形成平原,地势较平坦;南部是秦岭,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由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3)由图中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及变化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主要在5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且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或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低)。因为该区域的降水量多少主要与来自于太平洋的夏季风的影响有关,西北部距离太平洋较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较少,东南部距离太平洋较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故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4)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该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利于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中糖分积累。21.(1)贝加尔湖深度大,湖水水量巨大。纬度较高,气温低,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大量淡水。有安加拉河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