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同步练习1.元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发达地带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江浙地区、长江沿岸、大运河沿岸。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发生激变,口岸城市及铁路沿线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

)A.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的突变 B.我国城市重心转移到我国南方C.列强入侵中国腹地更便利 D.我国城市布局地域不平衡加剧2.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A.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 B.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C.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 D.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3.下图为1800年—2015年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反映了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下列有关世界城镇化进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注:上图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A.1800―1850年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各国政府不重视城镇化建设B.1850—1925年迅速增长的原因是欧美国家推动亚非拉城镇化C.1925—1950年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持久和平与稳定的世界环境D.1950—2015年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加快4.晚清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

单位:万(余)1860年1890年上海23100汉口2080天津1932出现上表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经济的萎缩 B.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C.近代工业的发展 D.政府实施了移民政策5.唐代洛阳城中的市多靠近漕渠,水路运输极其便利;南方的一些城市,扬州、杭州等地,也是商业繁荣的地区。荆南首府江陵,号称“全楚奥区,荆衡重地,凑舟车之都会,控湖岭之要冲”。这体现了(

)A.大运河沿岸经济繁荣 B.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C.坊市制度的逐渐瓦解 D.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6.秦都咸阳宫殿建筑区有较为完善的陶水管道、排水池以及散水等遗物遗迹;汉代长安城内的宫殿、官署、邸第、里居等有众多井台,普遍饮用井水;秦汉时期的厕所有“厕”、“囿”“涵”“清”“轩”“更衣之室”等众多名称。这反映秦汉时期(

)A.国家组织能力增强 B.城市的生活服务设施丰富C.居民卫生意识提高 D.政府重视民众的日常生活7.1903年英商济安公司芥园水厂在天津建成供水,举行通水典礼,津海关道前往祝贺。但是,祖辈“喝河水长大”的百姓对来自铁管子中的水心存疑虑,称其为“机器水”,传言喝了会断子绝孙。为此,济安公司采取免费品尝的推销方式,还“粘贴水价并有显示一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导致百姓民族意识增强 B.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无作为C.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社会生活 D.英商的营销方式带有欺诈性8.安徽省有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是A.绩溪 B.宏村 C.西递 D.北村9.如表是有关唐宋城市变迁的记载。由此推知(

)记载出处“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王建《夜看扬州市》“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出朱雀门东壁亦人家。东去大街麦秸巷、状元楼……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A.都城的夜市经济出现 B.商人政治地位提升C.政府的市场管理弱化 D.商业突破时空限制10.以下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部分市镇的描述,据此可知当时市镇()南浔镇东西南北之通街周约十里。镇中运河与市河相交处,形成闹市与商业区。时谚:“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濮院镇共有二十七条街、十五条弄、二条巷。嘉兴府城与之相比,也相形见绌。乌青镇“民物繁缉,甲于他镇”“虽无城垣之设,亦有坊门之置”;时人称之“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A.呈现出城市化趋向 B.成为地方政治经济中心C.实行坊市管理体制 D.得益于海上贸易的兴起11.对称是指一种同形同量的形态,对称性的结构形式使建筑物富有重力感,对称往往与均衡联系在一起,让人产生健康和平静的均衡感。下列项中布局讲究对称特点的是①平遥古城②图拉真广场③皖南宏村④北京故宫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下表为两个不同时期中国各规模等级城市人口增长情况。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中国(

)规模数1964~1980年1980~1989年城市数增长幅度城市数增长幅度大于200万53.59724.16100~200万810.95825.4150~100万1814.893028.4720万~50万4323.557034.2210万~20万5126.786244.91小于10万4238.104670.39平均16715.8722331.63A.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建设体系 B.改革开放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C.社会主义建设以城市化为中心 D.城乡间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扩大13.1883年,上海自来水公司的杨树浦水厂正式建成并供水;到清末,上海的租界和华界先后建成了各自的供水系统。其他城市如广州、武汉、北京也相继建立了自来水公司,向居民供水。一首词这样赞咏北京的自来水:“城北方塘一鉴开,千龙万蛇地下排。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城市基础设施的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 B.工业文明影响着城市发展C.城市化进程得到迅猛发展 D.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14.下表是东汉时期城市分布简表。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城镇的发展(

)地区校尉部、刺史部(个)郡城数(个)县城数(个)合计(个)黄河流域536395436淮河流域29141152长江流域324250277东北1106576西南163542西北1128093全.推动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B.促进人口出现大规模南迁C.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D.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15.一份档案中记载了湖北省某地的地名变迁:1960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人民公社七里界大队第五小组;1983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乡七里界村第五小组;2001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石山镇七里界街道5号。上述记载可以用于研究当地(

)A.农业合作化的进程 B.所有制结构的调整C.城乡间差距的缩小 D.城市化发展的状况16.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伦敦百货公司、连锁商店大量涌现,运动俱乐部、剧院、音乐厅也日益增多,各式各样的展览会目不暇接,这说明当时英国A.贫富差距缩小 B.城市化水平提高C.垄断组织快速发展 D.奢侈之风盛行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情况时间立法情况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中央和地方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并负责卫生饮水、排污、清洁等事宜。1855年通过《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1868年颁布《托伦斯法》,准许伦敦地方政府可以勒令住房卫生条件不过关的房主自己出钱把房子拆除或加以修理。1890年1894年1900年先后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造和修缮下水道,提供供水等配套设施,用改造好的土地建造工人住房,并避免改造后的居住区过于拥挤。——据胡常萍《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启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城市改造。18.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材料二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的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参考答案:1.D2.B3.D4.C5.D6.B7.C8.B9.D10.A11.B12.B13.B14.C15.D16.B17.(1)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工人住房条件恶劣,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英国政治制度走向成熟。(2)简评:改善了公共卫生状况,有利于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城市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难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分化现象。18.(1)特征:城市化水平低;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乡消费水平(或生活水平)差距大。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城乡分割的户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