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诊断与免疫学防治_第1页
免疫学诊断与免疫学防治_第2页
免疫学诊断与免疫学防治_第3页
免疫学诊断与免疫学防治_第4页
免疫学诊断与免疫学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学诊断与免疫学防治第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掌握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特点以及两者的区别熟悉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中一些重要的预防接种方案(乙肝疫苗等)了解免疫学诊断的方法以及种类第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免疫学预防自然主动:患过传染病或隐性主动疾病人工主动:接种疫苗、类毒免疫获得方式素等自然被动:经胎盘和初乳被动人工被动:注射抗毒素、丙等种球蛋白等第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人工主动免疫预防接种:是人为地给机体注射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生物制品,刺激机体自己产生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力。特点:1、产生免疫慢;2、维持时间长;3、可用于传染病的特异性预防;第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常用生物制品包括:1、疫苗:将用于免疫预防的抗原性生物制品(菌苗、疫苗及类毒素)统称为疫苗。也可以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菌苗。(1)死疫苗(灭活疫苗):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或灭活后制备的生物制品。第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减毒活疫苗:用人工筛选或诱导变异的方法制备,使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剂。(3)新型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第六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类毒素:是将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脱毒后制成的生物制品。常用制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白百破: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制成三联疫苗。第七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人工被动免疫概念:是给机体输注抗体,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特点:立即获得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一般约2-3周。用途: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第八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抗毒素:外/类毒素→马→取其免疫血清后经分离纯化而成。用途:治疗或紧急预防外毒素所致疾病。使用时注意超敏反应2、人丙种球蛋白:从正常人血浆或健康产妇胎盘血中提取制成--血浆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用途:用于甲肝、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治疗和紧急预防。可防止发病、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常用制剂第九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来源于恢复期病人及含高效价特异性抗体供血者血浆,或接受类毒素和疫苗免疫者的血浆。特点:含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且在体内留存时间长,不易发生超敏反应。用途:过敏体质及丙种球蛋白疗效不佳的疾病。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注意防止超敏反应早期和足量不滥用丙种球蛋白应用范围:易感人群、患者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项目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输入物质抗原抗体产生免疫力时间慢(2-3周)快(输注即生效)免疫力维持时间数月至数年2-3周主要用途预防治疗或紧急预防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计划免疫概念:是根据特定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人群预防接种的方法,也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人工自动免疫的注意事项1、接种对象:凡是免疫防御能力差、与某些病原微生物接触机会多、疾病及并发症危害大、流行地区易感者均应免疫接种。2、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计划免疫程序表)免疫接种的剂量必须按生物制剂使用规定进行。通常死疫苗接种量大,需接种2-3次,每次间隔7-10天。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类毒素接种2次,间隔4-6周。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人工自动免疫的注意事项1、接种对象:2、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3、接种途径:死疫苗多皮下注射,活疫苗常用皮内注射、皮上划痕或以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尤以后者为佳。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以口服为佳,而流感、麻疹、腮腺炎疫苗以气雾吸入接种为佳。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人工自动免疫的注意事项1、接种对象:2、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3、接种途径:4、接种后反应:常在接种后24h左右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淋巴结大。全身可出现短时间发热、头痛、恶心等。一般症状较轻,数天恢复正常,无需处理。个别接种后反应剧烈,可引起严重的超敏反应及进行性疾病,如出现休克、接种后脑炎等,应予以注意。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人工自动免疫的注意事项1、接种对象:2、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3、接种途径:4、接种后反应:5、禁忌症:高热、严重心血管病或肝肾疾病、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风湿病、甲亢、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病人均不宜接种疫苗,以免引起病情恶化或发生异常反应;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则不宜接种活疫苗,以免出现严重疫苗反应;

孕妇不宜接种疫苗,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免疫学诊断概念:是指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对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抗原或抗体检测体外抗原抗体反应(血清学反应):Ag与相应Ab在体外发生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呈现肉眼可见的现象或用仪器进行定量分析,借以可以用已知Ab(或Ag)检测未知Ag(或Ab)。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的依据2、可逆性3、最适比---只有两者比例最适宜,才能形成可见复合物。4、阶段性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结合的可见反应阶段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常见抗原或抗体检测种类1、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2、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单相琼脂扩散实验双相琼脂扩散实验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电泳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免疫标记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核素标记技术二、免疫细胞检测(一)免疫细胞数量检测1、E花环试验:外周血T细胞正常值:60%--80%

若花环形成率低,表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2、免疫荧光技术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1、淋巴细胞增殖试验2、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