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时期 复习检测卷-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中国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时期 复习检测卷-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中国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时期 复习检测卷-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中国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时期 复习检测卷-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中国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时期 复习检测卷-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能答题密封线密封线内不能答题《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史部分》习题检测卷(四)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题)(将答案填写在下方表格中。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北宋初年设立的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A.通判加强中央集权B.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C.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A.辽、西夏、金B.西夏、北宋、辽C.金、辽、北宋D.金、西夏、南宋高一历史试卷第1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第2题图第3题图3.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铁器牛耕出现B.隋唐大运河的开凿C.经济重心南移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4.假如你生活在宋朝,可能看到或者听到的有①马可·波罗在扬州做官②载有瓷器的大型远洋船从广州出发③老百姓在瓦肆里看京剧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元史》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据此材料可以判断元朝①成功地统治边疆②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③实行“四等人制”④重建了中国的封建大一统王朝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提出该思想的是A.老子B.董仲舒C.朱熹D.黄宗羲7.《宋史》云:“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高一历史试卷第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A.无为而治B.设置南、北面官C.崇文抑武D.强化君主专制8.宋高宗指出:“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元世祖也认为:“有市舶司的勾当(事情),是国家大得济(得利)的勾当。”下列符合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状况的有①外贸税收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②青花瓷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③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和外商活动④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下图是北京某学校小张同学做的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朝代的权力分配示意图,但不小心破损了一部分。请根据所学判断这是A.汉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B.隋唐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C.宋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D.宋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10.与隋唐相比,宋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①国家对社会成员控制相对松弛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③重视家族出身的门第观念淡薄④社会形成崇佛抑道之风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北宋张载说:“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意思是说如果圣人之学不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那么,这种圣人之学是没有用的。其体现的主旨是A.格物致知、探究天理B.虚心求知、择善而从C.学贵有用、经世致用D.以德育人、博学精思12.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朝有效地行政管理主要得益于A.和亲制度B.册封制度C.朝贡制度D.行省制度13.后人评价“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历”,其杰出贡献者是A.沈括B.毕昇C.郭守敬D.王祯14.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15.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情况的是ABCD16.史书记载某制度写道:“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该制度开始于高一历史试卷第高一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高一历史试卷第3页(共8页)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7.水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观察下图,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①首次沟通黄河、淮河②线路更直③航程缩短④以洛阳为中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8.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科学家,他不仅设计和监制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还编定了A.《齐民要术》B.《千金方》C.《梦溪笔谈》D.《授时历》19.下表为《北宋时期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北宋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20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农业税变化反映农业生产减弱趋势 B.经济的发展导致非农业税占比提高C.统治者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2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D.相权对皇权形成制约21.金朝统治中原地区以后,设立了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些现象说明①金朝治国理念先进,虚心好学②金朝统治者认同了汉族文化③汉族文化比女真文化先进④女真人放弃了自己的传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南宋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山河破碎,政府偏安江南,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绘画作品的特色是A.吴带当风B.造型奇特C.以形写神D.残山剩水23.某文献记载一植物云:……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因此,各级政府大力推广种植。这种植物最有可能是桑树A.桑树B.亚麻C.棉花D.烟草24.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使地方保有较大权力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高一历史试卷高一历史试卷第5页(共8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题)25.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在国家治理方面留下宝贵经验。材料一10到15世纪,在我国西北到东北的广大地区,先后建立了“辽”、“西夏”和“金”三个民族政权。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本民族文化的需要,它们都在汉字的影响下,创制了本民族的汉字系文字。——摘编自王锋著《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1)指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述其影响。材料二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君王都沿用此制度,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2)依据材料二,简述北宋初年在科举考试资格和录取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26.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政治制度也必须应时而动,方能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指县令一级的地方官员),无不擢科(科举登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宋史·文苑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对北宋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27.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唐、宋材料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唐代所建立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宋代政治制度上“相互制衡”的表现。(2)结合所学,从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科技中任选两个方面,说明宋代在该方面的新发展。高一历史试卷高一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