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主题教育宣讲材料_第1页
2018年主题教育宣讲材料_第2页
2018年主题教育宣讲材料_第3页
2018年主题教育宣讲材料_第4页
2018年主题教育宣讲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如皋市城南小学吴海波今年,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决定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学史立志、崇德向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去年开展的“学党史、学国史,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关于“党史国史”的专题报告,参加了“老少携手走访好党员”等系列实践活动,了解了祖国悠久光辉的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在学习“两史”的过程中,我们也认识了无数德才兼备的先贤和优秀共产党员,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德”是每个人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的“才”只有与“德”相匹配,以“德”为引领,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才。同学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咐,向古代先贤和优秀共产党员学习,遵守社会公德,传承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学史求真,做勤奋的好学生1.肯吃苦,勤练习今年是丁酉鸡年,我给大家讲个“闻鸡起舞”的故事。晋代有一位将军,名叫祖逖。当时,国内连年征战,国家衰落,百姓的日子非常艰苦。他有个好朋友叫刘琨,他们都希望早日平定战乱,让国家强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叫声,便爬起来对刘琨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他们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冬,从来没有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祖逖与刘琨都成为能带兵打胜仗的文武全才,实现了他们报效国家的愿望。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要向祖逖和刘琨学习哟!同学们,世界上没有谁能轻而易举就取得成功。有首歌这样唱道:“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少年田间地头奔波的艰辛,尝试过千百次试验的失败,终于培育出了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多养活了上亿人口。那些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哪一个没有经过流血流汗流泪的刻苦训练?那些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哪一个没有经过寒窗苦读的煎熬?就是你们的父母,为了生活,为了培养子女,不论是在外打工,还是在家种地,哪一个不是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呢?小草因为其出土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春天的爱抚;雄鹰因为其飞翔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天际的广阔。从古至今,经过拼搏成就伟业的人不胜枚举,我们从他们成功的背后,看到的是勤奋,是刻苦,是汗水。孩子们,吃苦耐劳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必备的美德,无论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它永远不会过时。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靠自身刻苦努力的真理永远也不会改变。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功的。只有从小养成艰苦朴素、勤奋学习的习惯,长大才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2.多读书,读好书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读书是我们民族不竭动力的源泉。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世纪老人冰心与读者谈读书体会时分享了她的秘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我所看过的对于读书最简练最精辟的概括,也是我一直以来奉行的读书理念。读书好,好在哪?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名士都曾以精妙的词句代为回答。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大诗人陶渊明告诉世人“开卷有益”。高尔基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则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如此,生活中不能没有书,生活中不能不读书。即便平凡如我,对“读书好”也深有感悟。幼时的童话书,不仅模糊了独自在家的恐惧,更让我懂得生活中自有善恶美丑,但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毛笔下让人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开怀大笑的流浪故事,最早开启了我对未来、对远方无限的憧憬与幻想。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爱读书的典范。虽然他日理万机,可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读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肯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好的课外书,就像一把闪闪发光的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怎样选择好书呢?我们在书店选购时,首先得注意这本书是否适合我们,如《五•三班的坏小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书讲述的都是同学们在校园内所发生的事,读起来很轻松,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使我们心情舒畅。可是光读这一类书还不行,我们还要读一些名著,例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记得我在读这两本书时,我就体会到了海伦对光明的渴望和老人与海的感情。这些书籍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大海,干旱的沙漠……甚至遥远的古代。还有科普类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也能让我们增长许多见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读书,读好书,能促使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领悟自己的生活,丰富有限的人生,无限扩大人生的宽度。亲爱的孩子们,热爱读书吧,我相信:读书会让你拥有灿烂的心情,读书会让你拥有一个明媚的未来!3.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明日歌》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自己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呢?首先,做事有条理。例如:房间的文具、书籍摆放有序;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晚上睡前整理好书包以及第二天早上要穿的衣服等等。这些小事情都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其次,学会定计划。只有将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我们才可以对其进行规划。比如考试前的复习计划,一周的读书计划,只有制定了计划,才能使我们能够更容易地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最后,做事有效率,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做事没有效率,就使得制定的计划很难实现,从而使得做事的时间更长。这是不利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所以很容易成为惰性的“俘虏”,学习、做事拖延、搪塞。该如何克服明日复明日的拖延症呢?大家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办法:第一,给自己设定奖惩措施。比如在写作业之前可以先想好给自己什么奖励,比如今天想吃苹果或者巧克力,那就和自己约定,要把作业做完才能吃,否则就不许吃。也可以给自己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只要做作业能一鼓作气做完,就可以在旁边给自己一个好的评语,如: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等等,这样随着鼓励的话语增多,自己的拖延次数也就会慢慢的减少了。第二,请家长和老师给予监督。有的时候真的很难管住自己,连那些美食等的诱惑都不给力,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借助于外部的力量了,可以请爸妈或者老师给予监督,让他们坐在旁边看着你,这样多次之后,你就能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了。第三,绝不给自己找任何拖延的理由。我们很多同学总是喜欢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拖延时间,觉得时间还是很宽裕的,晚点再做作业也没关系,只要做好就好了嘛,殊不知,晚点做是肯定做不好的了。一定要在心里强迫自己不要相信自己的“谎话”,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都不是咱们能够拖延的借口,慢慢地,你就能增强自身的自制力,真正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了。从今天起,从小事起,抛弃“我明天再做”“再过一会儿”之类的口头禅,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做一个有效率的高新实小人,让未来的荣光照耀在我们身上!二、学史向善,做孝敬的好孩子“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孝亲敬长的故事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江安小学黄周同学捐髓救母的故事。(视频)2013年1月14日,江安小学三(4)班黄周同学的母亲被查出患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并于当天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开始进行化疗。这一住,便是很多天。原本每天都可以见到爸爸、妈妈的黄周见他们许久未归,便缠着奶奶询问父母的去向。奶奶虽有意隐瞒,可每天因担忧而流下的眼泪都被这个聪明的孩子看在了眼里,终于,他在大人无意交谈中得知妈妈患了白血病。小小的年纪,自然不知这是一个什么病,可从大人们焦虑的神情和红肿的眼睛里,黄周知道这个病很严重。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病情,小黄周上网搜索了相关病例,在得知病情的严重后,他哭了。但同时,他也得知,通过骨髓移植,这个病可以医治。黄周的母亲第一个疗程过后,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院方开始为她寻找骨髓供体。可几经寻找,都没有找到适配的。院方于是决定从她的亲人中间寻找供体,由于黄周的外公外婆年岁已高,一开始就被院方排除在供体之外,而剩下的兄弟姐妹也没有一个配对成功的。正当所有人一筹莫展之时,小黄周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主动要求为妈妈做配型,捐骨髓。这一提议,得到很多人的反对,姨妈、舅舅、外公、外婆都说,孩子太小了,不行。可黄周的话语让家人震惊而感动,他说:“我是妈妈生的,妈妈生病了,我跟她最亲,我要用我的骨髓回报妈妈。”就这样,小黄周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捐髓。他先后累计抽血600毫升,5月16日开始每天打两次动员针(又称“升白针”),5月19日捐献骨髓,5月20日捐献造血干细胞。一系列的检查与手术环境就足以吓坏一个孩子,更不用说钻心刺骨的疼痛,然而这一切,黄周显得非常平静与淡定,他总是用微笑来告诉亲人自己没事。面对人生中的第一个困境。这个九岁的小男孩没有退缩,毅然决定捐献骨髓挽救母亲的生命。古有沉香劈山救生母,今有黄周捐髓献亲娘。黄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小小男子汉的担当与孝心,他捐髓救母的感人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更感动了社会。我们又该如何传承这样的美德呢?1.多节俭,不浪费,让父母放心伟大领袖毛泽东非常注重生活节俭,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他曾说,“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常提起这句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的记忆里这句至理名言被逐渐淡忘,以致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浪费粮食的行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很难理解先辈们生活的艰苦与节俭。平时你是否有过这些行为?草稿纸用了一半就丢弃了,橡皮用着用着就不见了,有的同学在学校吃饭还会倒饭倒菜,垃圾桶里还会出现长长的铅笔就没有人要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在生活富裕的今天,我们更要勤俭节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到不攀比,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理性的适度消费,养成低碳环保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米。2.多帮忙,不空谈,让父母省心我们的父母,除了上班,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活。每天要扫地、拖地、洗碗、做饭、擦窗台、擦柜子、收拾房间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作为子女,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主动分担家务。我曾经听一位父亲这样说:“今天的午餐是我有生以来吃的最香的一次,因为是我儿子给我盛的饭。”说这话时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多么简单的一个举动,却足以让一位父亲幸福许久许久。其实,做父母的小帮手并不是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我们用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帮父母的大忙了。例如一二年级的孩子给忙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拿拖鞋,学着洗自己的小袜子,或者整理自己的书包等等,而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帮妈妈擦桌子,洗碗,整理自己的房间,打扫屋子,给生病的父母倒一杯水等等。也许有人会说,这不难呀。是的,其实这很简单,关键是我们要落实到行动上,贵在坚持。3.多体谅,不顶撞,让父母开心孝敬长辈,首先应该听从长辈的正确教诲,不应该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可以和父母长辈商量,要讲道理。父母承担着家庭生活的重担和工作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甚至是委屈,难免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对我们的态度可能没有平时和善,这时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要知道,最亲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爱比山高,比海深。没有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父母责罚我们时,要换位思考,静静地反思自己的过错。在我们身边像这样孝亲敬长的好少年屡见不鲜:三(1班顾陆煜涵是个勤劳懂事的小姑娘,经常帮妈妈照顾小弟弟,主动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逢节日都记得亲手给妈妈准备一份礼物,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小姑娘把房间、客厅、书橱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她说这是给妈妈最好的礼物。五(1)班张浩楠是个懂得感恩珍惜亲情的孩子。爷爷去世,他对奶奶更关心了,他说:“爷爷不在了,我们要对奶奶更加好,这样奶奶的心才不会那么痛。”五(2)班严雯雯的爸爸长年外出务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由妈妈承担。除了农活,妈妈还要做饭洗衣,照顾年幼的孩子及年迈的爷爷奶奶,很辛苦。懂事的雯雯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不让妈妈操心。做完作业就抢着洗菜、烧火、扫地、收拾房间……晚上,妈妈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妈妈在沙发上坐下,先送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再帮妈妈捶背揉肩,接着讲故事、说笑话、唱歌给妈妈听,她的贴心让劳累的妈妈很是宽慰。一次,妈妈生病了,晚饭也没吃,就躺下睡觉,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妈妈床前,又拿了自己储蓄罐里的钱到村卫生所给妈妈抓药。回来后看妈妈把药吃了,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妈妈,直到妈妈感觉好多了熟睡后,雯雯才安心去睡觉。三、学史崇美,做文明的好公民何为美?外在的形象好固然是美,但更重要的是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那就是文明。诚信互助,友善待人高尔基曾经说过,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一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大力宣扬的道德品质。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一种契约精神下的道德垂范,更是一个可以改变现实的“技巧”。中国传统文化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诚信其实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所以,我们青少年应该言出必行,诚信对己,诚信待人。“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友善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法宝,说话和颜悦色、做事留有余地、不与同学发生矛盾、原谅他人的过错、主动承担较为辛苦的工作等,这些都是做事友善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宽容和温馨的气息……二(2)班周梦艺同学一直认为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下课了,她总是耐心地辅导学习困难的同桌,不厌其烦。二(4)班孙陈蕊待人宽容、友善。同学不小心弄坏她的书本,不小心将菜汤溅到她的衣服上,她总是一笑了之,从不与人斤斤计较。五(1)班蔡晰媛同学在游泳池里捡到一只苹果手机,主动寻找失主归还,不贪图小利……这样的孩子数不胜数。我想正是有了他们的示范引领,我们的校园才充满了诚信、友善和谐的因子,环境才会如此温馨怡人。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那些优良醇厚的家风也一直为人称颂。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不少故乡亲友给身为总理的周恩来写信,要求进京做事,在新政府里谋得一官半职。周恩来十分反感这种任人唯亲的腐朽作风,认为新社会不能搞旧社会的裙带关系。为此,他专门召集身边亲友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并定下了著名的“十条家规”。侄儿周尔辉的父亲是烈士,周恩来将其接到北京抚养。当时北京办有干部子弟学校,是专门培养烈士、高级干部子女的。但周恩来没有让周尔辉上这样的学校,而是让他到普通的二十六中学住校学习,还特意嘱咐无论是领导谈话、填写表格,还是同学交往,千万不要说出与他的这层关系。后来,周尔辉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1961年结婚,学院领导帮助他解决了夫妻分居的难题,把他爱人从江苏淮安调到学院子弟小学任教。周恩来知道后批评道:“这几年遭受自然灾害,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北京市大量压缩人口,国务院也正在下放、压缩人员,你们为什么搞特殊化,不带头执行?”邓颖超也给侄儿、侄媳做工作:“伯伯是抓压缩城市人口工作的,他要带头执行这项政策。”在周恩来夫妇的耐心说服下,侄儿、侄媳一起调回了淮安工作。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保障;没有纪律的约束,是什么也做不好的。我们常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该怎样约束我们的行为呢?这段三字经大家一定不陌生:(就餐)整队进,有序坐;齐开餐,比文明;静又净,轻且清。(课午间)勿攀爬,服管理;说话轻,不追搞;益游戏,身体好。(卫生)爱清洁,讲卫生;不乱抛,弯腰捡;花草美,不摘折。(路队)放学时,整队出;要整齐,不喧哗;等待区,说再见。社团)入社团,须准时;讲合作,多探究;有爱好,展特长。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