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性研究_第1页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性研究_第2页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性研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性研究【内容摘要】目的讨论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幸福感指数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和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60名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控制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平均值为10.13;不同性别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无显著性差别;不同年级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有明显差别〔p<0.01〕,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高二学生〔t=2.042,p<0.05〕。心理控制源的平均得分为10.40,偏向内控;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无显著差别〔p>0.05〕。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负相关,内控型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优于外控型个体。【本文关键词语】高中生;心理控制源;幸福感指数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orrelationofsubjectivewellbeingandlocusofcontrolinhighschoolstudents.methods260highschoolstudentsweretestedwiththeindexofwellbeing(iw),affectbalancescale(abs)andinternalexternallocusofcontrolscale(ies),andthedataofsubjectivewellbeingandlocusofcontrolwereanalyzed.resultsthemeanvalueofsubjectivewellbeinginhighschoolstudentswas10.13,andtherewasnotdifferenceingender,but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grade〔p<0.01〕.theaveragevalueoflocusofcontrolwas10.40,whichshowedthestudentswereintroversion.therewerenodifferencesinsexandgradesinhighschoolstudent.thelocusofcontrolwasnegativecorrelationwitheachdimensionofsubjectivewellbeing.conclusionalldimensionsofsubjectivewellbeingofhighschoolstudentsarenegativelycorrelatedwithlocusofcontrol,thelevelofwellbeingofinternalstudentsissuperiortothatofexternalones.【keywords】highschoolstudents;locusofcontrol;iw;abs;ies当前,学术界把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结合起来的研究很少。为讨论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以及高中生心理控制源的整体特点,心理控制源在主观幸福感不同维度上的差别性,作者以高中学生群体为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样本选自荆州市某高中不同年级学生,共抽取被试学生26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4份,被试平均年龄17a。1.2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集体发放调盘问卷,统一指点语,由学生独立完成问卷测试并及时回收。1.2.1调查工具〔1〕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ofwellbeing,indexofgeneralaffect〕。用于测查受试者当前所体验到的幸福水平。该量表包含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两部分。前者由8个项目构成,从不同角度描绘叙述了情感的内涵;后者仅1项。总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平均分+生活满意度问卷得分〔权重为1.1〕,其范围为2.1〔最不幸福〕~14.7〔最幸福〕,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1]。〔2〕情感平衡量表〔affectbalancescale〕。用于测查一般人群的心理满意水平,10个项目是描绘叙述过去几周感受的是非题,对正性情感项目回答“是〞记1分,对负性情感项目回答“否〞也记1分。情感平衡的计算方法是用正性情感分减负性情感分,再加系数5,得分范围为1~9。正性情感项目间相关系数在0.19~0.75,负性情感项目间相关系数在0.38~0.72。〔3〕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scale〕,该量表由洛特于1966年编制,包含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每题均包括1个内控性陈述和1个外控性陈述,要求被试必需从中选择一个,对外控性选择记分。量表得分范围为0〔极端内控〕~23〔极端外控〕,得分越低越内控,越高越外控。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重测信度间隔1mo为0.72,2mo后为0.55。1.2.2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2结果2.1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态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平均值为10.13;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3个维度与幸福感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23、0.19,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性别被试学生主观幸福感无显著性差别,不同年级被试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明显差别〔p<0.01〕;如,高二被试学生主观幸福感平均水平为11.06±2.16,高三被试学生为9.79±1.91,高三被试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高二被试学生,差别有显著性〔t=2.042,p<0.05〕。2.2高中生心理控制源状态被试学生心理控制源得分为2~20分,平均为10.40分。把心理控制源得分由低到高排序,低于平均分的75名〔35%〕作为内控组,在平均数之上且分数高的75名〔35%〕作为外控组,其余为中间组,三组的心理控制源量表平均得分为6.40、14.55、10.16。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控制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p>0.05〕。2.3被试学生不同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2.3.1不同心理控制源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幸福感指数:内控组为10.87,中间组为9.84,外控组为9.65,内控组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外控组最低,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2.3.2三组不同心理控制源学生主观幸福感两两比较内控组与中间组有显著性差别〔t=2.473,p<0.05〕,与外控组有极显著性差别〔t=3.575,p<0.01〕;中间组与外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t=0.462,p>0.05〕。2.4被试学生不同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对心理控制源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被试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见表1。表1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分析注:﹡﹡p<0.013讨论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主要心理参数。diner以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主观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2],它由两个基本成分构成: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前者指生活满意度,后者包含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即如今学者一般都认同的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3]。心理控制源是洛特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行为或事件的一般性看法,存在着内外控的个体差别。内控性指人们相信自己应对事情结果负责,即个人的行为、性格、能力等内部因素决定事情的发展;而外控性则指人们以为事件结局重要由外部因素影响,如运气、社会背景、别人等决定[4]。本研究显示,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值为10.13,绝大部分高中生处于幸福或比较幸福行列。不同性别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差别,不同年级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有明显差别〔p<0.01〕,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高二学生〔p<0.05〕。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三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加入高考〕,这一转折对个体来说很关键,面对升学,迷茫、彷徨是大多数人的感觉[5]。其次,选择之后的坚持也充斥痛苦,选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要舍弃其他一些看似有诱惑力的东西。因而高三学生经历着自我的交战挣扎,这一时期的被试主观幸福感低于平均水平是能够理解的。相比之下,二年级学生就要轻松一些[6]。先前对心理控制源的研究大多从心理源的详细方面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尽一样。本研究针对的是一般性心理源,不牵涉心理源的详细内容,研究的结果表示清楚心理控制源的平均得分为10.40,偏向内控,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无显著差别。本研究发现,高中生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即个体越内控,主观幸福感等水平越高,对心理控制源进行分组比较发现,内控组的幸福感显著高于外控组。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3]。一般情况下,内控型个体更相信自己应对行为的结果负责,而且是有能力改变环境的,而不像外控者那样以为外部因素不可控,因此逃避现实。人对幸福的体验往往来源于对自己自信心的肯定和成功处理事情的能力,与外控者相比,内控者更积极、自动,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主观幸福感的成就也较好。但也有学者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他们以为外控型个体主观幸福感高,简单地说内控好还是外控好是不适宜的。这可能和内控者成功的动机更强有关,对自己的期望越大,失败时的挫败感就越强,太多地把失败归结于本身可能容易导致自责,降低对生活的满意和兴趣。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事件是我们本身无法控制也无力改变的,诸如亲人离世这样的不良生活事件,无论对内控者还是外控者来说都是繁重的打击,但对内控者打击可能更大[7]。心理学许多理论已经证明,认知是影响个人心理的主要因素,心理控制源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对个体的期望、情绪和动机都有作用。从本研究能够看出,通过改变归因方式来提升高中生的幸福感水平是可行的。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归因有多种形式,不同的归因形式引起的情绪反应是有差异不同的,详细来说就是把成就归为内部原因时,成功则骄傲安然,失败则内疚自责。而把成就归为外部原因,无论成败都不会产生太强烈的情绪反应。根据韦纳的观点,外控者似乎更容易快乐,归因训练应出力于使个体从外界寻找事件的起因。然而本研究的结果及其它一些研究的结论则表示清楚内控型个体幸福感水平较高,因而归因训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个体认识到成败是由本身原因造成的,这才有助于其体验到幸福。综上所述,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负相关,内控型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优于外控型个体。【以下为参考文献】[1]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1[2]dienertivewellbeing[j].psych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