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兴煤矿地质特征与煤层煤质,地质工程论文_第1页
福兴煤矿地质特征与煤层煤质,地质工程论文_第2页
福兴煤矿地质特征与煤层煤质,地质工程论文_第3页
福兴煤矿地质特征与煤层煤质,地质工程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兴煤矿地质特征与煤层煤质,地质工程论文山东韩台煤田福兴煤矿在枣庄市市区东南约20km,位于华北陆块〔Ⅰ〕鲁西隆起〔Ⅱ〕鲁中隆起区〔Ⅲ〕枣庄断褶带〔Ⅳ〕河头集凸起〔Ⅴ,Ⅱ4a10〕的西北部。煤田为东西向狭长含煤条带,地处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北支及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复合部位。该区又为徐州弧形构造带北缘,受多期屡次构造运动的强烈作用,区域构造比拟复杂。因而,探1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对于其安全生产,非常重要。1福兴煤矿地质特征分析1.1地层井田煤系地层基底为奥陶系石灰岩,属华北型含煤岩系,由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构成。上覆地层为古近系、第四系。地层走向NE,倾向NW,现由老到新简述如下:〔1〕奥陶系马家沟组〔OM〕:厚约600m,为煤系地层沉积之基盘,区内上奥陶统缺失,岩性为深灰色厚层致密质纯灰岩及豹皮灰岩,夹白云质灰岩。顶部含珠角石化石,白云质灰岩中可见少许白色燧石,底部有一层角砾状灰岩与下奥陶统分界。根据区域资料,矿井内中奥陶统分为五段,华而不实二、四段含水丰富。据出露区找水经历体验,在垂深180m内因有数段岩溶发育而含水丰富。〔2〕石炭系本溪组〔CyB〕:平均厚度约23m左右,主要由灰~深灰色、杂色泥岩,G层铝土岩及奥陶系石灰岩风化侵蚀面上残存余留铁质泥岩〔山西式铁矿〕组成。G层铝土、山西式铁矿为本组之标志层。与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3〕石炭-二叠系太原组〔C-PyT〕:平均厚度约209m,为典型的海陆交相互沉积,由灰至灰黑色泥质岩、灰至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石灰岩和薄煤层组成。含海百合茎、单体珊瑚及蜓类化石。〔4〕二叠系〔P〕由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组成。①石盒子组〔PXii=1,2,3,,〔〕40〕:井田内推断最大残厚约900m,钻孔揭露最大残厚为791.16m.由于上、下石盒子组中的区域性标志层A层铝土、中粗粒厚层状奎山石英砂岩等在本井田内均无明显沉积,根据其岩性特征划分为上下两段,华而不实:上段:主要由黄、绿、灰、紫、红、杂色和灰~深灰色泥岩,绿灰色粉、细粒砂岩、灰白色中粒砂岩及少量粗粒砂岩组成。碎屑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及少量白云母片、岩屑、黑色矿物,多为泥质胶结及局部硅质胶结,纯硅质胶结者甚少。下段:杂色泥岩、砂泥岩层数较上段相对减少,颜色深度变浅或呈斑状,深灰及灰褐~灰黑色层相对增加。所含植物化石渐趋完好,含菱铁矿鲕粒渐增。中下部灰黑色泥岩中夹柴煤0~5层,厚度多在0.30m左右,层位不稳定,难以比照,无开采利用价值。底部以一层中~细粒底部含砾砂岩与山西组整合接触。本段多为内陆湖泊相、内陆河流相沉积,厚度变化较大。②山西组〔PyXii=1,2,3,,〔〕40〕:厚度99.27~127.25m,平均106.00m,为二叠系主要含煤组段,由深灰色至灰黑色泥质岩、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砂泥岩互层及2、3煤层两层中厚煤层组成。受燕山期岩浆活动影响较剧,岩浆岩在2、3煤层层位呈岩床式侵入煤层,将煤层全部吞蚀取代或将煤层上部变为薄层天然焦。岩浆岩楔入山西组中,造成山西组地层加厚。福兴井田为岩浆侵入扩散区,井下探2煤层钻孔仅在F2断层以南局部见岩浆岩沿2煤层底板侵入,使2煤层下部成为天然焦。〔5〕古近系固城组〔E1〕:固城组厚度297.10~554.80m,平均418.83m,东南薄、西北厚。其岩芯全为铁锈红色,由厚层砾岩、砂砾岩、砂泥岩组成,岩性变化较大。砾岩成分以石英砾为主,石灰岩砾含量较少。多呈次圆状,长轴有定向排列现象。分选极差,铁泥质及少量的钙质孔隙充填式胶结。砂砾岩层及砂泥岩层均为铁泥质胶结,较砂岩胶结强度差、易风化破碎。〔6〕第四系〔Q〕:厚度9.20~33.30m,平均20.60m.由黄褐色耕植土、棕黄色至黄褐色砂质粘土、姜结石及底部砂砾或薄层灰色粘土组成。耕植土中多见淡水贝壳,属湖泊相沉积。1.2构造根据钻孔揭露、地震勘探以及井下实际揭露资料,总体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但东南部伴有次一级褶曲,地层倾角变为急倾斜甚至直立、局部发生倒转,使煤层局部出现反倾向现象,给工作面的回采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南区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矿井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断层走向多以近EW或NE走向为主。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并有少量逆断层,见图1.1.3岩浆岩福兴煤矿3煤层-123m水平巷道揭露点发现岩浆沿3煤层上部侵入,造成3煤层上部煤层变质为天然焦0.80m,下部为正常煤层1.20m;在3煤层-99m大巷中施工7个井下探2煤层钻孔中,有3个孔揭露发现岩浆沿2煤层底部侵入,造成2煤层下部煤层变质为天然焦。1.4岩溶陷落柱福兴煤矿的煤系基底是巨厚的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岩溶均较发育,具备构成陷落柱的地质条件。当前尚未揭露陷落柱。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岩溶陷落柱位置及其富水性的探测研究工作,采取必要的防备措施,确保矿井生产安全。2煤层煤质2.1煤层2.1.1含煤性该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山西组、石炭-二叠系太原组,煤系平均厚度315m,共含煤10层〔2、3、6、9、10、13、14、15、16、17〕,煤层累计平均厚度11.01m,含煤系数3.50%.华而不实山西组2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3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太原组14、16、17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南区东翼含太原组可采煤层三层〔14、16、17煤层〕,煤层平均总厚度1.94m,太原组煤层北区无钻孔揭露,外围14、16、17煤层偶达可采。山西组含可采煤层二层〔2、3煤层〕,煤层平均总厚度6.63m,含煤系数为6.25%.2.1.2可采煤层〔1〕2煤层。位于山西组的中部,上距石盒子组底界砂岩46.56~97.73m,平均为83.98m.煤层厚度1.37~4.88m,平均2.92m.煤层厚度变异系数为39.40%.煤层构造较简单,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可采区位于南区北翼和北区。〔2〕3煤层。位于山西组的底部。上距2煤层10.07~29.64m,平均为20.84m.全部可采,煤层厚度1.72~5.10m,平均3.71m.煤层构造简单,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3〕14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3煤层110.00~126.00m,平均在113.00m左右。厚度0.51~1.92m,平均1.08m.煤层构造较简单,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4〕16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14煤层37.15m~74.25m,平均64.00m.煤层厚度0.68~0.95m,平均0.86m.煤层中部多含一层炭质石英砂岩夹矸,构造较简单,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5〕17煤层。上距16煤层6.58~17.41m,平均12.60m.下距十二灰平均在16m左右。可采区域位于南区范围内,煤层厚度0.53~0.89m,平均0.73m.可采区位于南区南翼,煤层不含夹矸,构造简单,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2.2煤质2.2.1煤的物理性质各煤层颜色均为黑色,褐黑色、黑褐色条痕。2、3煤层为玻璃光泽、沥青光泽,阶梯状、贝壳状断口;14、16煤层为玻璃光泽、油脂光泽,阶梯状、参差状断口。各煤层内、外生裂隙较发育,14、16煤层裂隙常被黄铁矿、方解石充填。视密度值采用:2煤层1.35g/cm3;3煤层1.38g/cm3;16煤层1.46g/cm3;14、17煤层1.33g/cm3.2.2.2煤岩特征〔1〕宏观煤岩特征:各煤层均以亮煤、暗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及丝炭。条带状构造、层状构造,半亮煤为主,其次半暗煤。〔2〕显微煤岩特征:根据以往资料,各煤层有机显微组分含量均以镜质组为主,其次为惰质组,少量壳质组,有机组分总量占90%以上;无机组分主要是粘土类矿物,少量硫化物。显微煤岩构造以条带状构造为主,显微煤岩类型多为微镜煤。〔3〕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变质程度及变质类型:2煤层镜质组最大反射率0.85%,3煤层0.82%,变质程度属Ⅲ阶段。14煤层平均0.66~0.70%;16煤层平均0.69~0.82%,变质程度均属Ⅱ~Ⅲ阶段。各煤层变质类型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局部叠加了岩浆接触变质作用。2.2.3煤的可选性根据煤芯煤样浮煤回收率划分等级标准,2、3煤层浮煤回收率分别为70.15%、88.14%,均属优等选煤;14煤层为30.25%,属低等选煤。2.2.4煤类2煤层以气煤、1/3焦煤为主、其次为弱粘煤、1/2中粘煤、天然焦等;3煤层以1/3焦煤为主,其次为1/2中粘煤、弱粘煤〔2、3煤层局部受岩浆影响煤类复杂化〕;14煤层为气煤、气肥煤;16、17煤层为气煤。2.2.5煤的风化和氧化本矿区基岩风化带内的岩石具有一定的膨胀性,泥岩遇水,可崩解为泥状,具有一定的隔水作用。基岩风化带深度一般在10~20m左右,本区地面标高+33.77~+34.30m,为此,本区岩层的风化带深度确定标高为+20m.煤层氧化带高度:福兴煤矿在开凿风井时和北翼开拓3煤层0平巷道时,巷道曾发生过冒落,冒落高度至+3m~+5m.在这个高度上下均发现煤的外观有明显不同,在+3m~+5m之上,煤的光泽变弱,构造松懈,裂隙发育,硬度变小,易碎或成粉末状。而在这个高度之下,煤层外观正常。因而,煤的氧化带高度确定为+3~+5m.2.2.6煤的工业用处炼焦配煤:2、3煤层煤类主要为气煤、1/3焦煤,浮煤为低灰、特低硫~低硫、特高发热量、特低磷,浮煤回收率达70%以上,具有中粘结性、燃烧性能好,因而,2、3煤层是良好的炼焦配煤。另外14、16、17煤层浮煤可以用作炼焦配煤,但硫分均较高,经过洗选后要控制配煤比,或应用缚硫焦等工艺,使其硫分符合炼焦配煤的要求。动力用煤:各煤层原煤挥发分产率、发热量、灰分、硫分、灰熔融性均符合火力发电固态除碴煤粉锅炉用煤要求,可以做蒸气机车用煤。局部因岩浆侵入烘烤变质的天然焦可作为烧制水泥和石灰的燃料,可以做民用生活燃料。3福兴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分析3.1水文地质条件福兴煤矿南区主采2、3、14煤层,北区主采2、3煤层。2、3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其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多以顶板进水方式为主,三灰上距3煤层平均41m左右,当井巷工程穿过或接近时,是开采3煤层底板进水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开采14煤层,受采掘毁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主要有七、八灰。预算南区-450m水平开采2、3煤层正常涌水量为72m3/h,最大涌水量采用136m3/h;-203m水平开采14煤层的正常涌水量为50m3/h,最大涌水量采用75m3/h;南区全井合计正常涌水量为122m3/h,最大涌水量采用211m3/h.预算北区-680m水平的估计正常涌水量为95m3/h,最大涌水量为143m3/h.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根据福兴煤矿受采掘毁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福兴煤矿开采2、3、14煤层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3.2工程地质条件福兴煤矿各可采煤层的顶底板都较为平整,抗压、抗折强度较高,但断裂附近岩石较破碎,对煤层顶底板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矿井工程地质条件类型确定为中等。3.3环境地质条件采矿可产生局部地表变形,目前福兴煤矿塌陷面积约为22.27hm2,主要分布在南区,华而不实已复垦6.85hm2,最大塌陷深度为1.502m,塌陷区内没有常年积水区域,但塌陷区内农业生产遭到影响。地面变形与沉降会使区内部分良田雨季积水和渍化,对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区内无重大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较好。矿坑排水量小,对水环境污染较小。煤矸石主要用于填筑工业场地、公路路基及充填塌陷区。本区为湖积平原地貌,地形较平坦,自然状态下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中等。3.4开采技术条件综合类型确定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的要求,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综合确定福兴煤矿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矿床〔Ⅱ类〕.4结论福兴煤矿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山西组、石炭系太原组,煤系平均厚度315m,共含煤10层,煤层累计平均厚度11.01m,含煤系数3.50%.2煤层为低灰、低硫、中高发热量的气煤、1/3焦煤,属构造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大部可采的中厚煤层;3煤层为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1/3焦煤,属构造简单、厚度稳定、全区可采的中厚煤层;14煤层为中高灰、中硫、中高发热量的气煤、气肥煤,属构造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大部可采的薄煤层;16煤层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