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全球排名第一的电源行业权威门户网站电源_第1页
动作全球排名第一的电源行业权威门户网站电源_第2页
动作全球排名第一的电源行业权威门户网站电源_第3页
动作全球排名第一的电源行业权威门户网站电源_第4页
动作全球排名第一的电源行业权威门户网站电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動作分析講師:程輝1動作分析1.動作分析的意義2.動作分析的方法3.動素4.動素檢核表5.動作經濟的意義6.動作經濟原則7.動作經濟原則之檢討8.動作改善的原則制技部工業工程課21.動作分析的意義動作分析的意義:是在縝密分析工作中的各細微身體動作(Motions),刪除其無效之動作,促進其有效之動作。動作分析的目的:簡列動作分析之主要目的有二:(1)發現人員在動作方面之無效或浪費,簡化操作方法,減少共疲勞,進而訂定標準操作方法;(2)發現閒余時間,刪除不必要的動作,進而預定動作時間標準。制技部工業工程課32.動作分析的方法動作分析,因精確程度之不同,往往采用下列幾種

方法:(1)目視動作分析:(visualmotionstudy)即以目視觀測方法而尋求改進。(2)動素分析:細分動作之構成要素,得17種動素,將工作中所用之各動素逐項分析,謀求改進。一般用在較具重復性且周期較短的手操作之研究中。(3)影片分析:(filmAnalysis)即以攝影機對各操作拍攝成影片,由影片放映而加以分析。影片分析因其拍攝速度之不同,又可分為細微動作研究(micro-motionstudy)及微速度動作研究(memo-motionstudy)兩種。制技部工業工程課43.動素從操作者手動作之研究,吉爾勃斯夫婦發現,所有操作是由一連貫之基本動作(Fundamentalmotion)所組成,經研究結果,統計人體動作之基本要素(或基本動作)可細分為十七種動素,為使讀者對這些動素之定義,範圍及其特性有所了解,故將此十七種動素歸成三大類:第一類:進行工作之要素。(1~8)第二類阻礙第一類工作要素之進行(9~13)第三類:對工作無益之要素(14~17)制技部工業工程課53.動素1.伸手(Reach-RE)定義:空手移動,或稱[運空](Transportempty)。起點:當手開始朝向目的物之瞬間。終點:當手抵達目的物之瞬間。特性:(1)當手朝向目的物或某一動素完成,手須伸回時發生[伸手]動素。 (2)[伸手]途中常有[預對]伴生。 (3)[伸手]常在[放手]之後,而在[握取]之前發生。改善:(1)縮短距離。距離之測量應實際路徑為準,而非兩端之直線距離。 (2)減少[伸手]時之方向意識(senceoforientation)。[伸手]依難易可分為下列數類:

A.伸手至一固定位置。 B.伸手至每次位置略有變動之目的物。 C.伸手至一堆中之目的物。 D.伸手至一甚小物手而須精確握取者。制技部工業工程課63.動素2.移物(Move-M)定義:手或身體之某一部位將物件由一地點移至另一地點。或稱運實(Transportloaded)起點:手有所負荷開始朝向目的地點之瞬間。終點:有所負荷之手抵達目的地點之瞬間。特性:(1)[移物]有空間之移動,推動,拉動,滑動,拖動,旋轉移動等。(2)[移物]途中突然停止即為[持住]。(3)[移物]途中常有[預對]伴生。(4)[移物]常在[握取}之後,而在[放手]或[對準]之前發生。改善:(1)縮短移動距離。(2)減少每次移動之重量。(3)分析移動之方法,檢討有無其他工具可代替。(4)減少移物時之方向意識。[移物]依其困難程度可分類如下:

A.移物至固定停靠處。

B.移物至大概位置。

C.移物至精確位置。

D.移物至不定位置。制技部工業工程課73.動素3.握取(Grasp-G)定義:利用手指或手掌充分控制物件。起點:當手指環繞一物體,欲控制該物體之瞬間。終點:當物體已充分被控制之瞬間。特性:(1)物體已被充分控制後之連續握取稱為[持住]。 (2)以器具來握取時,應視為[應用]而非[握取];至於戴手套握取時,則為[握取]而非[應 用],因手套之目的在於保護手。 (3廣義解釋,除手外,身體之某一部分(如足)用以控制物體時,皆可稱為[握取]。 (4)[握取]常在[伸手]與[移物]之間發生。改善:(1)減少握取之次數。 (2)盡量以[觸取]代替[拾取]。 A.拾取:物體確實被撿上而取之於手,並須充分控制方能移動。 B.觸取:只以手指按住物體,即可以將物體移行(或滑行)。 (3)檢討有無工具可代替。制技部工業工程課83.動素4.對準(Position-P)定義:將物體擺置於特定之方位。

起點:當操縱之手開始擺動,扭轉或滑動物體至一定方位之瞬間。終點:物體已被安置於正確方向之瞬間。特性:(1)對準有下列之各處情形: A按照一定對之方向對準。 B.數種方向均可。 C.任何方向均可。 (2)[對準]常在[移物]之后。改善:(1)盡量使用工具。 (2)檢討制品之容差(Tolerances)是否可以改變。 對准與放手的關連呢?制技部工業工程課93.動素5.裝配(Assemble-A)定義:兩個物體配合在一起。

起點:兩個物體開始接觸之瞬間。終點:兩個物體完全會合之瞬間。特性:(1)較簡單之[裝配]幾乎與[對準]無甚區別時,應以[對準]視之。 (2)可能與其他動素復合發生。 (3)[裝配]常在[對準]或[移物]之後,而在[放手]之前發生。改善:盡量使用工具。制技部工業工程課103.動素6.拆卸(Disassemble-DA)定義:使物物體脫離其其他物體。。起點:當物物體被控制制(握取),而已於於可拆除狀狀態之瞬間間。終點:零件件完全被拆拆除之瞬間間。特性:(1)[拆拆卸]視其其難易有下下列數種情情形:A.鬆動B.稍緊C.緊合(2)可能與與其他動素素復合發生生。(3)[卸卸拆]常在在[握取]之后,而而在[移物物]或[放放手]之前前發生。改善:盡量量使用工具具。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113.動素7.應用(Use-U)定義:為操操作之目的的而使用工工具或設備備。起點:開始始控制工具具進行工作作之瞬間。。終點:工具具使用完畢畢之瞬間。。特性:(1)可可能與其他他動素同時時復合發生生。(2)當以手手或手指代代替工具使使用時,亦亦以[應用用]視之,如以手指指割裂紙或或以手指沾沾漿糊塗塗擦於紙紙上等。改善:檢討討工具或設設備是否可可合並或改改良。手工作業工治具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123.動素8.放手(Release-RL)定義:將所所持之物放放開。起點:手指指開始離開開物體之瞬瞬間。終點:手指指完全離開開物體之瞬瞬間。特性:(1)為為[握取][持住住]之相反反動素,是是所有動素素中費時最最少者。(2)[放手手]有下列列諸形式。。A.拾取之手:1.將物體放置置後再鬆手手。2.在半空中讓讓物體自由由落下。3.投放放。B.觸取之放手手。(3)廣義解解釋,身體體之某部位位控制物體體狀態之解解除,亦可可以視為[放手]。。改善:檢檢討[放放手]之終終點是否為為一次動素素開始之最最佳位置。。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133.動素9.尋找(Search-SH)定義:眼睛睛或手摸索索物體之位位置。起點:眼睛睛開始致力力於尋找之之瞬間。終點:物體體已被發現現之瞬間。。特性:(1)著著重於心心理活動之之動素。(2)復雜之之操作須費費力記憶及及操作不穩穩定時,尋尋找費時最最多。(3)物體體愈小,尋尋找費時愈愈多。改善:(1)零零件,工具具預放於固固定位置,並限於正正常作業領領域之內。。(2)零件件裝於特殊殊設計之盒盒內。(3)訓練工人熟熟悉工作方方法,使運運動方向自自然而習慣慣。真的要尋找找嗎?一定定要嗎?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143.動素10.選擇擇(Select-ST)定義:從兩兩個以上相相類似的物物體中選取取其一。起點:[尋尋找]之終終點即為[選擇]之之起點。(此瞬間即即使運用細細微動作研研究亦難以以決定)終點:物體體被選出。。特性:(1)一一般在[伸伸手]與[握取]之之間發生。。(2)常與[握取]復復合發生。。(3)物體體愈小,選選擇愈費時時。改善:(1)與與[尋找]動素之改改善著眼點點同改善:(a)零件,工具具預放於固固定位置,並限於正正常作業領領域之內。。(b)零件裝於特特殊設計之之盒內。(c)訓練工人熟熟悉工作方方法,使運運動方向自自然而習慣慣。(2)統一一零件規格格,使彼此此可相互代代替。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153.動素11.檢驗驗(Inspect-I)定義:檢驗驗物體是否否合乎標準準。起點:開始始檢查試驗驗物體之瞬瞬間。終點:品質質之優劣(或是否可可接受)被被決定之瞬瞬間。特性:(1)檢檢驗之標準準,通常有有大小,數數量,品質質,性能,色澤等。。(2)檢檢驗時,常常用視覺,聽覺,觸觸覺,嗅覺覺,味覺等等官能。(3)檢驗驗費時之長長短,視標標準品質之之要求規格格是否嚴格格與檢驗人人員心理反反應之快慢慢而定。改善:(1)檢檢討品質要要求之規格格。(2)減少檢驗驗次數。檢查是手的的動作還是是眼的呢??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163.動素12.計劃劃(Plan-PN)定義:操操作進行中中,為決定定下一步驟驟所做的考考慮。它是是一種心理理活動,表表現在外則則為猶豫之之時間耽擱。起點:開始始考慮之瞬瞬間。終點:決定定行動之瞬瞬間。特性:(1)在在操作中中,其[計計劃]甚難難正確地觀觀測出來。。(2)常與其其他動素復復合發生。。改善:(1)訓訓練工人。。(2)簡化操作作程序。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173.動素13.預對對(Preposition-PP)定義:將將物體在對對準之前,先擺置於於預備對準準之位置。起點與終終點:與與[對準準]之起起終點同同。特性:(1)甚甚少單獨獨發生,幾乎都都與其他他動素(常與[移物])復合合發生。。(2)其其起終終點甚難難正確區區分,所所費時間間亦難以以測定。。改善:與與[對準準]同同(1)盡盡量使用用工具。。(2)檢檢討制品品之容差差(Tolerances)是否可以以改變。。制技部工工業工程程課183.動素素14.預預定(Hold-H)定義:手手指或手手掌連續續握取物物體並保保持靜止止狀態。。起點:用用手開始始將物件件定置於於某一方方位上之之瞬間。。終點:當當物體不不必再定定置於某某一方位位上,而而開始次次一動素素之瞬間間。特性:(1)連連續之[握取]或[移移物]中中途突然然停止,皆可視視為[持持住]。。(2)廣廣義解解釋,手手以外身身體之某某部位亦亦可有[持住]發生。。(3)維護護身體與與對角之之不平衡衡亦應視視為[持持住]。。改善:力力求使用用工具,設備等等。制技部工工業工程程課193.動素素15.遲遲延(UnavoidableDelay-UD)定義:在在操作程程序中,因無法法控制之之因素而而發生不不可避免免之遲延延,使工工作中斷斷。起點:開開始等候候之瞬間間。終點:等等候結束束,繼續續恢復工工作之瞬瞬間。特性:(1)通常常因現行行製造程程序所需需,等候候機器工工作或等等候身體體之其他他部位(如另一一只手)工作而生。(2)工人人未熟練練或怪癖癖而引起起遲延。。改善:(1)因工工人無法法改善此此類遲延延,欲加加改善只只有變制制造程序序,改變變生產計計劃。(2)調調整工人人工作量量,利用用人機程程序圖及及操作人人程序圖圖分析工工人之閒閒餘,並並善加利利用。(3)訓練工工人,使使其熟練練。制技技部部工工業業工工程程課課203.動動素素16.故故延延(AvoidableDelay-AD)定義:在操作作程序中,因因工人之事故故(故意或疏疏忽)而使工工作中斷。起點:對於製製造程序無益益之工作開始始之瞬間。終點:無益之之工作停止之之瞬間。特性:(1)此種[故延]發生生時,不必顧顧及更改整個個製造程序。。(2)[故延]通常由於工工人之工作方方法錯誤,不不注意或怠慢慢所致。改善:加強工工人之督導。。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213.動素17.休息(Rest-RT)定義:工人因因過度疲勞而而停止工作。。起點:停止工工作之瞬間。。終點:恢復工工作之瞬間。。特性:(1)通常在在操作周期與與周期之間發發生。(2)休息時間之之長短視工作作之性質,工工人工作之程程度以及工人人之體力而定定。改善:(1)檢討工工人之工作域域是否正常。。(2)使使用較低級之之動作(動作作經濟原則)。(3)注意工作環環境(溫度,濕度,通風風,音響,光光線等)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223.動素動素表: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233.動素動素之檢討:欲欲詳加分分類此十七種種動素可細分分為四類:(1)實體性性或生理性的的(physical)(2)心智性或半心心智性(mentalorsemimental)(3)目標性(objective)(4)遲延(delay)。從理想而言,一項操作,應是實體性性和目標性兩兩種動素群之之組合。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243.動素1.有效動素素:(1)實體性性或生理性動動素:(a)伸手(b)移物(c)握取(d)放手(e)預對(2)目標性性動素:(a)應用(b)裝配(c)拆卸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253.動素2.無效動素素:(1)心智或或半心智性動動素:(a)尋找(b)選擇(c)對準(d)檢驗(e)計劃(2)遲延性性動素:(a)遲延(b)故延(c)休息(d)持住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264.動素檢核核表一.關於[伸伸手]和[移移物]:1.這些動作作可否刪除?2.距離是否否最適當?3.有否應用用適當的媒介介?如手,鑷鑷子及輸送器器等。4.是否應用用了正確的身身體部位,如如手指,前臂臂和上臂。5.能否使用用滑道或輸送送器?6.輸送單位位增大是否較較有效率?7.能否用腳腳操作之裝置置來輸送?8.輸送是否否因接下去有有較難做的[對準]而緩緩慢下來?9.工具於使使用處之附近近是否能夠減減少輸送?10.較常常使用用之零零件是是否置置於使使用點點附近近?制技部部工業業工程程課274.動動素檢檢核表表11.有否否使用用適當當之托托盤或或箱子子?操操作是是否經經過正正確地地排列列?12.前一一動作作和後後一動動作是是否與與此地地動作作互相相關連連?13.能否否避免免突然然之轉轉變方方向?能否否去除除障礙礙物?14.對於於物之之移動動是否否使用用身體體最耐耐久之之部位位?15.有無無可刪刪除之之身體體移動動?16.手臂臂之移移動能能否同同時,對稱稱而依依相反反方向向行之之?17.能否否以滑滑動代代替拾拾取?18.眼球球之移移動是是否與與手之之動作作配合合?制技部部工業業工程程課284.動動素檢檢核表表二.關關於[握取取]:1.是是否可可以一一次握握住一一件以以上之之物件件?2.能能否以以[觸觸取]代替替[拾拾取]?3.儲儲物箱箱之前前緣能能否減減化握握取之之動素素?4.工工具或或零件件能否否預對對,以以便握握取容容易?5.能能否使使用特特殊的的螺絲絲起子子或其其他工工具?6.能能否使使用真真空,磁鐵鐵,橡橡皮指指尖等等工具具?7.物物體是是否由由一只只手移移至另另一只只手?8.工工具和和夾具具之設設計是是否使使用零零件移移動之之握取取較為為容易易?制技部部工業業工程程課294.動動素檢檢核表表三.關關於[對準準]:1.對對準是是否必必要?2.容容差能能否增增大?3.方方形邊邊能否否避免免?4.能能否使使用導導路,漏斗斗,襯襯圈,量規規,止止楔,托架架,定定位木木箱,彈簧簧,沖沖子,壁籠籠,鑰鑰匙,螺絲絲上之之排障障器?5.能能否使使用手手臂扶扶架來來穩定定手,以減減少對對準之之時間間?6.握握取之之物件件是否否易於於對準準?7.能能否應應用腳腳操作作之簡簡夾?制技部部工業業工程程課304.動動素檢檢核表表四.關關於[裝配配][拆拆裝]與與[應應用]:1.能能否使使用工工具或或夾具具?2.能否使使用自動認認儀器或機機器?3.裝配能能否交互進進行?製造造程序能否否交互進行行?4.是否能能夠使用更更有效率的的工具?5.能否使使用止楔?6.當機器器在切削時時,其他工工作能否進進行?7.能否使使用動力工工具?8.能否使使用凸輪或或空氣操作作之工具?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14.動素檢檢核表五.關於[放手]:1.能否刪刪除此動作作?2.能否使使物體自由由墮落?3.能否於於運動中放放手?4.是否需需要小心地地放開物件件?能否避避免如此?5.能否使使用排出器器(Ejector)?6.材料盒是否否經過適當當之設計?7.在[放放手]之末末端,手或或輸送工具具是否在最最有利之位位置,以便便次一動作作之進行?8.能否使使用輸送器器?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24.動素檢檢核表六.關於[選擇]:1.是否布布置得當以以減少尋找找物體之浪浪費?2.工具和和材料是否否能標準化化?3.零件和和材料是否否各予適當當之標記?4.排列是是否良好,以便易於於選擇?例例如用托盤盤預置零件件,使用透透明容器等等。5.一般零零件之排列列是否有互互損性?6.零件和和材料是否否混在一起起?7.亮度是是否良好?8.在前一一操作里,是否可以以同時把零零件預對好好?9.能否利利用顏色來來使零件易易於選擇?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34.動素檢檢核表七.關於[檢驗]:1.能否刪刪除。2.能否使使用多重量量規或試驗驗器?3.能否使使用壓力,振動,硬硬度或閃光光試驗器?4.能否增增加照明強強度,或重重新安排光光源,以減減少檢驗時時間?5.目視檢檢驗能否代代替機器檢檢驗?6.操作者者使用眼鏡鏡是否有益益?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44.動素檢檢核表八.關於[預對]:1.物體能能否於運送送中預對?2.能否使使工具平衡衡,使其把把柄處於直直立位置?3.[持住住]之裝置置是否使工工具把柄處處於適當位位置?4.工具能能否懸挂起起來?5.工具能能否存放於於工作之適適當位置?6.能否使使用導路?7.物體之之設計能否否使其各邊邊相同?8.能否使使用加料管管道?9.能否使使用堆筒裝裝置?10.能否否使用旋轉轉夾具?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54.動素檢檢核表九.關於[持住]:1.能否使使用夾鉗,鉤子,架架子,夾具具或其他機機械裝置?2.能否應應用粘性或或摩擦?3.能否用用止楔以免免[持住]?4.如[持持住]不能能避免,能能否提供手手臂扶架?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65.動作經經濟的意義義1.動作經經濟的意義義:利利用動動作經濟原原則為改善之工具具,其重點不在於改變變整個製造造程序的工工作計劃,工作說明明書的內容容,不良的的機器,生生產進度跟跟催或耽擱擱等問題,而而是在於以以上條件不不改變之下下使工人工作效率提提高,並使工人人本身確感感身心舒適適愉快。2.動作經經濟原則的的目的:(a)減少工人的的疲勞(b)縮短工人的的操作時間間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76.動作經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原則共二十十二項並歸歸納為下列列三大類1.關於人人體之運用用:(1)雙手手應同時開開始並同時時完成其動動作。(2)除規規定時間外外,雙手不不應同時空空閒。(3)雙臂臂之動作應應對稱,方方向並同時時作業。(4)手之之動作應用用最低等級級而能得到到滿意結果果者為妥。。(5)物體體之動作量量應盡可能能利用之,但如需肌肌力制止時時,則應將將其減至最最小度。(6)連續續之曲線運運動,較含含有方向突突變之直線線運動為佳佳。(7)彈道道式之運動動,較受限限制之運動動輕快確定定。(8)動作作應盡可能能使用輕鬆鬆自然之節節奏,因節節奏能使動動作流利及及自發。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86.動作經經濟原則2.關於操操作場所布布置:(9)工具具物料應放放於固定處處。(10)工工具物料及及裝置應布布置於工作作者之前面面近處。(11)零零件物料之之供給,應應利用其重重量墮至工工作者手邊邊。(12)[墮送]方方法應盡可可能利用之之。(13)工工具物料應應依照最佳佳之工作順順序排列。。(14)應應有適當之之照明設備備,使視覺覺滿意舒適適。(15)工工作台及椅椅之高度,應使工作作者坐立適適宜。(16)工工作椅式樣樣及高度,應可使工工作者保持持良好的姿姿勢。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396.動作經經濟原則3.關於工工具設備:(17)盡盡量解除手手之工作,而以夾具具或足踏工工具代替之之。(18)可能能時,應將兩兩種工具合並並為之。(19)工具具物料應盡可可能預放在工工作位置。(20)手指指分別工作時時,其各個負負荷按照其本本能,予以分分配。(21)手柄柄之設計,應應盡可能使與與手之接觸面面積增大。(22)機器器上槓杆,十十字槓及手輪輪之位置,應應能使工作者者极少變動其其姿勢,且能能利用機械械之之最大能力。。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407.動作經濟濟原則之檢討討細研以上之二二十二條原則則,即可發現現它們其實是是下列四基本本原則之延伸伸:(1)兩手同同時使用。(2)動作單單元力求減少少。(3)動作距距離力求縮短短。(4)舒適的的工作。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417.動作經濟濟原則之檢討討動作經測原則則: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427.動作經濟濟原則之檢討討1.動作經濟濟原則第一基基本原則:兩兩手同時使用用兩手同時使用用之目的在於於避免單手負負荷過多,而而另手來去空空閒浪費。工工作範圍之設設計以及零件件之擺置影響響左右手工作作量之關係至至多,通常右右手負擔較難難之工作,而而左手則操作作簡單。兩手手同時使用其其程度上之難難易須視各操操作之性質而而異,玆取若若干常用之動動素,依其左左右手同時使使用之困難程度編成下表表,供參考:(兩手手同時使用時時,如取對稱稱,反向的路路徑,在感覺覺上較為自然然而和諧,並並能配合人體體構造,而減減輕疲勞)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437.動作經濟濟原則之檢討討兩手同時使用用表注:A:兩手可同時使使用B:困難C:不可能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447.動作經濟濟原則之檢討討2.動作經濟濟第二基本原原則:動作單單元力求減少少欲求動作單元元之減少,當當然首須刪除不必必要的動作,並設法將兩兩種或兩種以上之動素結合而而得到同一目目的;同理,兩種種以上之工具具亦可設法合合並。刪除或或省略某一動動素應极為謹謹慎,務必擬擬刪減少之動動素對整個製製造程序之貢貢獻以及其所所佔地位均予予適當之衡評評。其次,材料,零件以及工工具應按操作作之順序排列列於適當位置置,而使其處處於即可工作作之狀態,尤其是工具具,切戒因尋尋找或抓取而而花費時間及及注意力。裝配用之材料料與零件應利利用容器安裝裝,至於容器器之設計應注注意下列三點點:(1)容器不不可大於必要要之尺寸,以以免徒佔空間間。(2)容容器底部應有有適當之傾斜斜,使零件恰恰可藉重力而而墮至工作者者手邊。(3)容容器之開口處處不可過小,致使零件往往下墮時,因因相互碰撞而而塞阻。制技部工業工工程課457.動作經濟濟原則之檢討討3.動作經濟濟第三基本原原則:動作距距離力求縮短短欲求縮短動作作距離,首須須考慮身體部部位之最小使使用範圍。工工作時,人體體之動作可分分為下列五級級:(1)手指指動作(2)手指指及手腕動動作(3)手指指、手腕及及前臂動作作(a)肋肋處為移動動之軸心(b)肋處處手臂旋轉轉之轉軸(c)扭轉轉移動(4)手指指、手腕、、手臂及上上臂動作(a)肩部為為移動之軸軸心(b)扭轉移移動(轉下頁)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467.動作經經濟原則之之檢討3.動作經經濟第三基基本原則:動作距離離力求縮短短(5)手指指、手腕、、前臂、上上臂及身體體之動作(a)軀軀干動作-----臂部為移移動之軸心心(b)軀軀幹動作-----膝蓋為移移動之軸心心(c)腿部部動作1>前前進或後退退2>旁旁移(d)膝部部動作(e)足踝踝動作(f)聯合合動作顯然的,級級次愈高,所耗之時時間體力均均愈大,因因此,務須須盡量利用較低級級之動作,以縮短動動作距離。。其次應注意意兩手作業業範圍。裝裝配之零件件與工具應應置於工作作範圍內,並力求接接近裝配區區域。縮縮短動作距距離,亦可可使用零件件或制成品品本身之重重量,使其其墮送裝配配區域或制制成品箱內內。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477.動作經經濟原則之之檢討4.動作經經濟第四基基本原則:舒適的工工作動作分析之之首要目的在於減減輕工人的的疲勞,而疲勞有生理理疲勞及精精神疲勞。以上所提提之三個基基本動作經經濟原則,較偏重於於強調生理疲勞之減輕或工工作時間之之縮短,而而第四基本本原則,則則較偏重於精神神疲勞之減減輕。動作本身之之[困難性性]引起的的躊躇心理理最易引起起工人精神神疲勞。欲欲求舒舒適的工作作,就須避避免此等動動作之困難難性或設法法加以減少少。例如:(1)盡量量使用日常常生活已熟熟悉的動作作,流利而而自然。(2)采用用曲線之圓圓滑動作。。(3)利用用慣性,重重力以及自自然力。(4)工作作地點應予予適當之高高度,而決決定適當之之高度,應應考試下列列因素:(a)配合操操作周期(b)工工人體型(c)可可見之距離離(d)用用力所需之之程度(e)身體之之平衡性。。制技部工業業工程課488.動作改改善的原則則動作改善,必須從排排除下列工工作開始:(1)需要要用力氣的的工作,亦亦即即必必須須用用手手,腳腳或或全全身身用用力力方方能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