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知识点复习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唐诗五首》知识点复习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唐诗五首》知识点复习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唐诗五首》知识点复习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唐诗五首》知识点复习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五首13适用:八上

期中

期末

复习目录野望

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壹贰叁肆伍钱塘湖春行野望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房舍东边的高地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遂愿而归。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叙事、抒情远景、静态近景、动态巧用典故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起承转合孤独无依前途渺茫结构1、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2、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放牧的人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描绘出一幅带着牧歌式情调的山家田园图。重点赏析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B.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C.“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渴望贤才的迫切心情。D.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野望

(唐)王绩

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释: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②徙倚:徘徊义。

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C2、请简析这首诗是怎样扣住“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

诗人举目四望,写秋色先从大处着眼,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略带萧瑟的背景,而后又在这背景上增加关于牧人与猎马的特写,使整个画面动起来,营造出一种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或答:诗歌由远景到近景,注意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结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山野秋景”不施脂粉”的朴素之美)1、C.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2、得分点:要求答出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能够说出整幅画面自然、朴素的总体风貌赏

析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荡。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借用传说引出黄鹤楼感慨仙人一去不复返描写登楼所见抒发思乡之情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起承转合吊古怀乡愁而不怨结构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乘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飘渺的感觉,其实苍莽,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1、诗歌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C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1、诗人远眺望烟波浩渺、芳草萋萋,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使至塞上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孤独苦闷慷慨悲壮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叙事抒情绘景叙事出示边塞内心感受塞外风光战事紧张结构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1、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炼字:“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的独特景象。情感: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A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1、A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尾联合江月云生怜水送行舟叙事写景写景首联颔联颈联起承转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平野江流展现喜悦心境抒发思乡之情结构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赏析。

“入”:写出了江水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的开阔境界。“随”: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原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形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2、赏析“万里送行舟”“送”字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故乡的水对自己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3、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一、选择“水中映月图”。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的澄澈明净,抒发诗人出游的欣喜之情。二、选择“天边云霞图”。以静观的视角,描写黄昏时江上云霞的变幻多姿,令人陶醉。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C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万里送行舟”拟人的修辞手法,主体是故乡的的山水而不是故乡人。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交代游踪描写禽鸟描写植物直抒胸臆春意盎然由衷喜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转合寺北亭西水平云低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最爱湖东地点、时令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喜爱、愉悦起承结构1、情感抒发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2、作者是如何表现初春的?“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附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暖还寒时候。“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字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浅”字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突出春草生机盎然的特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C1、C“隐含的惋惜之情”理解错误,因为《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