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模压强浮力专题复习_第1页
中考物理一模压强浮力专题复习_第2页
中考物理一模压强浮力专题复习_第3页
中考物理一模压强浮力专题复习_第4页
中考物理一模压强浮力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34帕68帕34帕68帕C.136帕D.6.8帕2.如图22.如图2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确的是(C).的实验,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3、F,下列等式正皆空桶F二F-F浮2 1图2F皆空桶F二F-F浮2 1图2F二F-F浮4 3F二F-F浮2 3盛有溢出的水F二F-F浮2 43、如图1所示,鸡蛋浮在盐水面上,现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帼】关于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年 级:初二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老师授课类型复习授课内容压强浮力专题讲义教学内容一、选择题1.九年级第一学期的物理课本共有68页,当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先变小,后不变D.始终变小A..始终保持不变 C.先变小,后不变D.始终变小4.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则A.B.鸡蛋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甲D.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密度小于乙的密度,且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体积,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A4、Am部分的体积分别为AV甲、A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则A.B.鸡蛋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甲D.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密度小于乙的密度,且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体积,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A4、Am部分的体积分别为AV甲、A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A”甲一定小于Amc.am甲可能等于△叱D.AV甲一定大于A匕图2.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AP甲〉P乙;F甲〉F乙B。甲<P乙;J<F乙CP甲二p乙;F甲〉F乙.如图6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相同深度、密度为P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且p甲〉p乙。现将体积为va、vb的两球分别浸没在甲、DP甲二P乙;"乙乙两种液体,甲、乙液体对乙两容器的液体中,无液体溢出,甲、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a<VA.Va<V(C、v=vAIB,B、Va>Vb, p甲,p乙B,D、Va<V8.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8.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若将一个物体分别轻放入两容器中,其静止后状态如图2放入两容器中,其静止后状态如图2所示,则此时(B)A.物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浮甲A.物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浮甲<F浮乙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容甲二F容乙二、填空题1、三峡大坝水库水面下10m深处水的压强是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勺夜甲>F液乙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甲<p液乙帕;大坝边上修筑的船闸是利用15.3原理工作的;大坝修筑成上窄下窗的原因是 (12)。 1、9.8X104,连通器,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一重为10牛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蓄水池的水面。若该池水位由5米降低到4.5米时,池底所受水的压强(7),木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8),木块所受的浮力(9)。(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7)变小; (8)不变; (9)不变。一木块受到的重力为4.9牛,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牛,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米3.若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总体积为 米3. 3.49;5X10-4;6.25X10-4;如图7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1,乙=3:2。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1,拿走物块乙,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则G甲:G乙是(12),p甲:p乙是(13);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甲 乙压强为匕则?(14)P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3 1 图74(12)2:1;(13)16:27;(14)大于。.某研究小组同学用硬纸片、水、刻度尺及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做覆杯实验,如图7(a)(b)(c)所示。(1)由图(a)和(b)和(c)可知:大气压是 的,且很大。(2)同学们,仔细分析了图a和图b和c产生了测定大气压值的想法,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 的知识和二力平衡的知识等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于是他们采用图7(d)实验装置在物理实验室测定大气压的值,不过却没有成功,你认为他们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 ------- -----(a) (b)图4((a) (b)图4(c) (d)答案:i :..为研究物块浸入水中时,物块的密度对其在水中最终状态的影响,某小组同学选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

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分别将物块A、B、C和D浸入水中,待其最终静止,并将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图4(a)、(b)、(c)和")。已知物块密度跟水密度的情况是pA>p水〉pB>pC>pDo①分析比较图4中(a)和(b)或(a)和(c)或(a)和(d)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18)o②分析比较图4中的(11)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块漂浮在水中时,(28)。6.(18)当物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在水中最终漂浮。(19)(b)和(c)和(d); (20)体积相同的物块密度越小,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小。三、计算题1、如图8所示,水平放置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x10-2米2,内装有重为9.8牛的水,现将体积为2x10一4米3、重为4.9牛实心金属块A用细线拴着浸没在水中。①求金属块A受到的浮力F浮。②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③现将绳子剪断,求绳子剪断前后容器对水平地面压的变化量卸。2、①F浮=P液8丫排=1000kg/m3X9.8N/kgX2X1Q-4m3=1.96N②F压=6水+:?浮=11.76N③4P=F浮=pgh=1.96N,G=4.9N; 4F=G水+GA-g水+F浮), 所以△P=(4.9-1.96)N/0.02=147Pa.如图14所示,底面积为10一2米2、高为0.4米长方体甲(P田=2X103千克/米3)和底面积为2x10一2米2的薄壁柱甲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足够高,内盛有0.1米深的水。(1)求甲的质量m甲。(2)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3)现沿水平方向将长方体甲截取一定的厚度,并将截取部分竖直放入乙容器中,使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且长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最小,请求出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 _|II①m=pV=2X103kg/m3X1X10-2m2X0.4m=8kg 甲乙_甲甲甲 图14②p=pgh=1X103kg/m3X9.8N/kgX0.1m=980Pa水③当切割部分恰好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最小。设水面最终深度为h',得:$乙八'=V水+AV甲$乙八'=V水+S甲h' 2X10-2m2Xh'=2X10-2m2X0.1m+1X10-2m2Xh得h'=0.2m AV甲=2X10-2m2X(0.2m-0.1m)=2X10-3m3Ah=-甲= =0.2m Ap=pgAh=2X103kg/m3X9.8N/kgX0.2m=3920Pa甲S 1x10-2m2 甲甲.如图15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实心圆柱体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容器为3h,底面积为2S,内盛有深为2h的水;圆柱体乙高为4h,底面积为3So①若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水的质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若h等于0.1米,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③现沿竖直方向在圆柱体乙上切去底面积为S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置于容器甲中后,自然静止沉在容器底部,此时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切去后的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之比为5:8.求圆柱体乙的密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OC\o"1-5"\h\z3、【解答】 ■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_m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箜-III③甲容器中剩余空间体积为2Sh,乙被切去的体积为4Sh,故将切去部分的乙放在甲 …吁…渊泞…中后,甲容器要溢出部分水,溢出部分的体积为③甲容器中剩余空间体积为2Sh,乙被切去的体积为4Sh,故将切去部分的乙放在甲中后,甲容器要溢出部分水,溢出部分的体积为+m)q Jtj_1 康.戒ifi曰 十小 厂乙,忒QjU二 2s- 7.S_r即水h+4PMJg二 2二 2112PE$h=4p/Sh)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h4-h4-4pzh)g;4p/h=5:8解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其底面积为2x10-2米2,甲和乙是由同种金属制成、体积不同的圆柱体。若只在圆柱形容器内轻放入甲(或乙)时,甲(或乙)浸没在水中,且有水溢出容器。现测得甲(或乙)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以及溢出水的质量m,并记录在下表中。①求容器的高度h①求容器的高度h。②求放入甲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③(a)求甲、乙质量的差值Am;(b)求制成圆柱体金属的密度。所放的圆柱体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帕)溢出水的质量m(千克)甲980049002乙1176049004①h容=h水=p_①h容=h水=p水g=1.0X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5米②F甲=p甲s=9800帕X2X1O2米2=196牛a,、 G^ F 196牛 “一击③(a)m容甲=T=1=9.8牛/千克=20千克

G容乙=F乙=p乙S=11760帕X2X10-2米2=235.2牛G— 235.2牛 〒士m容fT=9.8牛/千克=24千克Am=(24千克+4千克)一(20千克+2千克)=6千克Am(Am(b)AY=Y=-水>

水溢p口水2千克1.0X103千克/米3=2.0X103米3AmAm 6千克AY=2.0X10-3米3=3.0X103千克/米3四、实验题1•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李用图10甲、乙、丙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①图10甲所示装置的名称是 。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位置(请填写字母),并观②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察。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位置(请填写字母),并观③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8)位置(请填写字母)。①U型管压强计, ②a、b,"^型管内部液面差 ③b、c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祛码、木板)设计了图小)、(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用门) 臣llr:)用门) 臣llr:)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Pc(小于/等于/大于).(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3、(1)受力面(海棉和木板表面)的形变程度;(2)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3)相等;(4)必须在相同的物

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两个底面积S不同的容器进行研究,并在容器内倒入深度h不同的液体,用压强计分别测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将s、h和p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做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P的变化量Ah和4p,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表(表(P,=0.8x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h(米)S(米2)P(帕)△h(米)△p(帕)10.150784//20.12007840.0539230220015680.178450.3200235260.420031360.2156870.62004704表二(“=1X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h(米)S(米2)P(帕)△h(米)△p(帕)80.150980//90.12009800.04392100.142001372110.220019600.08784120.282002744130.420039200.161568140.562005488(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8与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 (17)(选填“有关”或“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条件。(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0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Ap和A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20)。(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和9〜14中Ap和A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21)。(17)无关;(18)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19)1与8(4与11或6与13);(20)同种液体中,Ap与Ah的比值相同;(21)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A)与Ah的比值越大。4.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都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P、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三位同学各自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材料密度的合金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都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并测出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强p的大小,表中为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同学合金圆柱体密度P(*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高度h(米)圆柱体底面积S(X10-4米2)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帕)甲210.05598020.15196030.25392040.2103920乙450.055196060.15392070.257840

①甲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实心圆柱体底面积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 (选填“有关”或“无关”)。②各位同学分析了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同学由实验序号」14 初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高度成正比。③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了实验序号1、5、8(或2、6、9或3、7、10)的数据,初步得出:(15)。④丙同学在交流中发现从自己的数据得不出②中乙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于是把表中“2939帕、5879帕、11759帕”分别修改成“2940帕、5880帕、11760帕”,甲同学说他不能这样做,理由是(16)。⑤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17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无关; 5、6、7;当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圆柱体的材料密度越大,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