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冲刺_第1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冲刺_第2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冲刺_第3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冲刺_第4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冲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1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A.乙音调较高B.甲响度较大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声音声音强弱等级/dB频率/Hz甲701100乙110700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3.如图2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滚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A.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B.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C.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不一定成立D.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5.如图3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g/cm3)()A.aB.bC.cD.d6.导线a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a在磁场中按图中v的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在A、B选项中与磁感线平行,在C、D选项中垂直于纸面)()7.在如图4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8.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5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A.东B.南C.西D.北9.如图7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斜面从C点匀速拉至与B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C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A.B.C.D.10.在图8中,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EQ\o\ac(○,·)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F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下列哪个选项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与图中的F的方向相同()1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9所示状态。甲、乙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12.小明按如图10所示电路图做实验,闭合开关,两表读数如图11所示。L突然烧断,烧断后两表示数如图12所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流经定值电阻的电流为I。与L烧断前相比,烧断后()A.U变大,I变大B.U变大,I变小C.U不变,I变小D.U不变,I不变二、填空作图题(共25分)13.如图13所示,一束由A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14.如图14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2)目镜是______透镜(选填“凹”或“凸”)(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15.如图15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物体M沿粗糙地面水平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vA,在方框内以点代替M,画出M经过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图中已标示了弹簧对M的弹力F)。16.如图16所示,A点为硬棒的重心,O为支点,硬棒水平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硬棒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能否用图16中的弹簧测力计按图17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硬棒所受的重力?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通过表1、2推断海拔五千多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______。A.75℃B.83℃C.92℃D.100℃表1:海拔与大气压的关系海拔/km大气压/(×105Pa)0246表2:大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大气压/(×105Pa)水的沸点/℃100908075(2)如图18所示,瓶口扎上橡皮膜,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小明把此瓶从甲地带到海拔更高的乙地,发现橡皮膜向上凸出(如图19),瓶内气体在甲地的密度为ρ甲,在乙地的密度为ρ乙,根据公式ρ=_________,得ρ甲_______ρ乙(选填“>”、“=”或“<”)。18.如图20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为S=1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dm2,下底面积S2=12dm2,把零件分别按图21和图22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21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22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__F2,p1______p2(选填“>”、“=”或“<”)。19.(1)完全燃烧酒精释放的热量是完全燃烧酒精释放热量的_______倍,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104J。这些热量全部被100g的液体A吸收,液体的温度升高了50℃;完全燃烧酒精释放的热量全部被200g的液体A吸收,液体的温度升高了△t=_______℃(不考虑散热)。(2)现用图23所示装置加热200g的液体A,燃烧了酒精,液体升高的温度小于△t,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个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析题(共22分)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20.电鳗是一种能对外界施加电压的动物。如图24,为了研究电鳗的放电行为,研究人员把一根导体棒伸进水中,放电的电鳗可看成电源,A、B两点是电源两极。某次实验:(1)当电鳗跃起,头部碰到导体棒时,电流从A点经部分导体棒、水回到B点,形成闭合电路。电路图如图25所示,接入电路的导体棒及水的电阻R=5000Ω,电流I=,求此时AB间的电压U和R的电功率P。(2)电鳗头部接触到导体棒更高的位置时,R变大,电流I变为,判断U变大、变小还是不变?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人(包括装备)的质量为80kg。只考虑人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26所示。(1)人在前50s内下落了2100m,求这段时间内人的平均速度。(2)人在前30s内下落了1500m,求这段时间内人所受重力做的功和功率(g=10N/kg)。(3)从第10s到第30s这个过程中,人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是如何变化的?(4)人在第30s时所受空气阻力_______第50s时所受空气阻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四、实验探究题(共17分)2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小明连接了如图27所示的电路,灯泡上标有“”。(1)在方框内画出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AA图27-1(2)闭合开关,看不到灯亮,电流表有示数,小明认为灯不亮的原因是灯丝断了,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芳想通过测量ab接线柱间、cd接线柱间的电压找出看不到灯亮的原因,请在图28中补充完整用电压表测ab接线柱间的电压时的实物图。图28-1图28-1测量时若出现下表中的情况,请根据数据判断可能导致看不到灯亮的原因。Uab/VUcd/V电流表示数I/A看不到灯亮的原因情况一0情况二情况二中,看不到灯亮,通电10s灯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____J。24.质量可忽略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金属螺母,做成摆长为L的摆(如图29所示),让螺母在竖直面内小幅度往返摆动,每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均为(g=kg)。请你根据推测,螺母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的质量m是否有关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现有足量的细绳、大小相同的金属螺母。这些螺母有的质量相等,有的质量不等,写出验证你的推测的实验步骤(若有需要,可补充器材):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1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A.乙音调较高B.甲响度较大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声音声音强弱等级/dB频率/Hz甲701100乙110700【考点】声的特性【答案】D【解析】声音的强弱表示响度,其大小用单位分贝(dB)表示,分贝值越大表示声音的响度越大;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而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由表知,声音甲的分贝值小于乙声音的分贝值,故甲声音的响度较小;甲声音的频率高于乙声音的频率,故甲声音的音调较高。故应选D。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考点】物质的组成【答案】C【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应选C。3.如图2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滚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A.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B.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C.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不一定成立D.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考点】机械功、能量转化【答案】D【解析】A.小轮在滚动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B.正常运行时,小轮存在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所以其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故B错误;C.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小轮的机械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在转化过程总的能量保持不变,所以能量守恒定律一定是成立的,故C错误;D.小轮在往返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从而使机械能减少,但为了使小轮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就要使小轮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则需要提供另外一种能量来补偿减少的机械能,而这个另外的能量正是由电源提供的,因此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故应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考点】内能【答案】D【解析】A.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分子动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见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所以两物体温度相同,其内能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B.因为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所以分子动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就大,故B错误;C.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只能说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而温度并非决定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C错误;D.扩散现象是指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所以在扩散现象中,分子一定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故D正确。故应选D。5.如图3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g/cm3)()A.aB.bC.cD.d【考点】液体压强【答案】A【解析】液体压强的常用计算公式是,其中h是指研究位置离自由液面的深度(即竖直距离)。因此,由图知,四个处离自由水面的深度关系是ha<hb<hc<hd,则有pa<pb<pc<pd,故应选A。6.导线a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a在磁场中按图中v的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在A、B选项中与磁感线平行,在C、D选项中垂直于纸面)()【考点】电磁感应【答案】D【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二:一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二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里提到的“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可以形象来理解,就是将导体比喻成一把菜刀,磁感线比喻成韭菜,若菜刀在运动过程能切割韭菜,则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可见,只有D选项中的导体菜刀才能切割磁感线韭菜,所以应选D。7.在如图4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考点】温度、晶体【答案】A【解析】由图4知,当时环境温度始终为25℃,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当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即温度计内的液体的体积先减小),然后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不变(即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待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又开始上升直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即为25℃,这个过程对应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是由0℃变成25℃,最后不变(即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先变大后不变)。可见,从计时开始,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不变,再变大后不变。故应选A。8.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5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A.东B.南C.西D.北【考点】惯性、参照物【答案】B【解析】杆与球原来是静止的,当杆开始运动后,由于惯性,小球会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之后由于缺少杆的支撑,小球会由原来位置竖直下落),由图6知,小球相对于杆的位置是向北的,说明杆在向南运动,据此确定装置是向南运动的,故应选B。9.如图7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斜面从C点匀速拉至与B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C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A.B.C.D.【考点】简单机械【答案】A【解析】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得用斜面拉物体乙时所做的有用功为,由题意知,,故得;用斜面拉物体乙时所做的总功为,故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故应选A。10.在图8中,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EQ\o\ac(○,·)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F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下列哪个选项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与图中的F的方向相同()【考点】电与磁、安培定则【答案】B【解析】影响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方向的因素有二:一是磁场方向,二是导体中的电流方向。若只改变磁场方向,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方向发生改变;若只改变电流方向,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方向发生改变;若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方向不改变。由图8知,磁场方向为向右,电流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方向向下;A.由安培定则可判定磁场方向向左,而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方向与图8相反,即向上。B.由安掊定则得磁场方向向左,而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方向与图8相同,即向下。C.由安培定则得磁场方向向右,而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方向与图8相反,即向上。D.由于缺少电源,通电导线所处空间没有磁场,所以通电导线没有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综上所述,应选B。1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9所示状态。甲、乙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考点】浮力【答案】C【解析】由于甲、乙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甲、乙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故应选C。12.小明按如图10所示电路图做实验,闭合开关,两表读数如图11所示。L突然烧断,烧断后两表示数如图12所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流经定值电阻的电流为I。与L烧断前相比,烧断后()A.U变大,I变大B.U变大,I变小C.U不变,I变小D.U不变,I不变【考点】欧姆定律、动态电路【答案】A【解析】由图10知,L与R并联,此时电压表测量L与R两端的电压,由图11知,L烧断前,电压表示数为,即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L烧断后,电压表变成测量R两端的电压,由图12知,电压表示数为,即此时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可见与L烧断前相比,烧断后,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得,R一定时,U增大,I增大,所以流经定值电阻R的电流I变大,故应选A。二、填空作图题(共25分)13.如图13所示,一束由A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考点】平面镜作图、光的反射作图【答案】见解析A1B1A1B1图13-114.如图14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2)目镜是______透镜(选填“凹”或“凸”)(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考点】透镜及其成像【答案】(1)见解析(2)凹(3)倒立缩小【解析】(1)由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得,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射出,据此即可作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如图14-1所示。(2)由图14知,目镜对光线a、b有发散作用,说明目镜是凹透镜。(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由于物距u>2f,所以月球经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nnjnjvcvnjc图14-115.如图15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物体M沿粗糙地面水平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vA,在方框内以点代替M,画出M经过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图中已标示了弹簧对M的弹力F)。【考点】力与运动【答案】见解析【解析】物体M在A点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G、弹力F、支持力FN和摩擦力f。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FN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因为物体M相对地面向左运动)。据上述各个力的情况可作出M经过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如图15-1所示。ffGFN图15-116.如图16所示,A点为硬棒的重心,O为支点,硬棒水平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硬棒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能否用图16中的弹簧测力计按图17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硬棒所受的重力?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弹簧测力计、杠杆【答案】不能硬棒的重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解析】由图16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指针刚好指在2N~3N之间的第2条刻度线处,所以读数为;设弹簧测力计对硬棒的拉力为F,硬棒所受的重力为G,两个力的力臂分别为L1和L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L2=FL1,即G×=×,解得G=;用图16中的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出硬棒所受的重力,原因是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只有5N,而硬棒的重力为,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17.(1)通过表1、2推断海拔五千多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______。A.75℃B.83℃C.92℃D.100℃表1:海拔与大气压的关系海拔/km大气压/(×105Pa)0246表2:大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大气压/(×105Pa)水的沸点/℃100908075【考点】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答案】B【解析】由表1知,海拔五千多米处的大气压处于×105Pa~×105Pa之间,又由表2知,这个范围内的大气压对应水的沸点应该低于90℃而高于80℃,故应选B。(2)如图18所示,瓶口扎上橡皮膜,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小明把此瓶从甲地带到海拔更高的乙地,发现橡皮膜向上凸出(如图19),瓶内气体在甲地的密度为ρ甲,在乙地的密度为ρ乙,根据公式ρ=_________,得ρ甲_______ρ乙(选填“>”、“=”或“<”)。【考点】大气压强、密度【答案】>【解析】在甲地时,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甲地处的大气压,当瓶被带到乙地时,由表1知,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乙地处的大气压,使橡皮膜受到向上的压强,橡皮膜便向上凸出。而由于橡皮膜的凸出,使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大,而质量不变,根据公式便得瓶内气体的密度变小。18.如图20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为S=1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dm2,下底面积S2=12dm2,把零件分别按图21和图22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21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22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__F2,p1______p2(选填“>”、“=”或“<”)。【考点】固体压强【答案】==【解析】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得F1=F2;由图21和图22知,两种放置方式展示台的受力面积均等于展示台的底面积S,由得,,而F1=F2,可见有p1=p2。19.(1)完全燃烧酒精释放的热量是完全燃烧酒精释放热量的_______倍,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104J。这些热量全部被100g的液体A吸收,液体的温度升高了50℃;完全燃烧酒精释放的热量全部被200g的液体A吸收,液体的温度升高了△t=_______℃(不考虑散热)。(2)现用图23所示装置加热200g的液体A,燃烧了酒精,液体升高的温度小于△t,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个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比热容、热值【答案】250酒精没有完全燃烧【解析】(1)根据Q=qm,在热值一定的情况下,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跟其质量成正比,所以完全燃烧酒精释放的热量是完全燃烧酒精释放热量的2倍;设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1,吸收热量的液体A的质量为m1,升高的温度为△t1,则有①;设完全燃烧酒精放出的热量为Q2,吸收热量液体A的质量为m2,则有②;由题意及上面分析知,Q2=2Q1,m2=2m1,则②:①即得即。(2)实际燃烧酒精,液体A升高的温度小于△t,原因可能有:酒精没有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液体吸收、液体A边吸收热量边蒸发带走了热量等。三、解析题(共22分)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20.电鳗是一种能对外界施加电压的动物。如图24,为了研究电鳗的放电行为,研究人员把一根导体棒伸进水中,放电的电鳗可看成电源,A、B两点是电源两极。某次实验:(1)当电鳗跃起,头部碰到导体棒时,电流从A点经部分导体棒、水回到B点,形成闭合电路。电路图如图25所示,接入电路的导体棒及水的电阻R=5000Ω,电流I=,求此时AB间的电压U和R的电功率P。(2)电鳗头部接触到导体棒更高的位置时,R变大,电流I变为,判断U变大、变小还是不变?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欧姆定律、电功率【答案】(1)100V2W(2)变大因为U=IR,所以当R变大、电流I变大时,U必然是变大的。【解析】解:(1)由欧姆定律得此时AB间的电压为U=IR=×5000Ω=100V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P=I2R=2×5000Ω=2W(2)因为U=IR,所以当R变大、电流I变大时,U必然是变大的。21.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人(包括装备)的质量为80kg。只考虑人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26所示。(1)人在前50s内下落了2100m,求这段时间内人的平均速度。(2)人在前30s内下落了1500m,求这段时间内人所受重力做的功和功率(g=10N/kg)。(3)从第10s到第30s这个过程中,人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是如何变化的?(4)人在第30s时所受空气阻力_______第50s时所受空气阻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速度、机械功、功率、机械能、力与运动【答案】(1)42m/s(2)×106J4×104W(3)人的动能先增大后不变,人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人的机械能一直减小(4)等于【解析】(1)人在前50s内的平均速度为(2)人在前30s内所受重力做的功为人在前30s内所受重力的功率为(3)由图26知,人的速度在第10s到第30s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因此,人的动能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不变。由于人一直在下落,则人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人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一直减小。而人在下落过程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人的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一直减小。(4)设人在第30s时和在第50s时所受空气阻力分别为f1、f2,因为人在第30s时和第50s时均处于匀速状态,得f1=G人、f2=G人,可见f1=f2。四、实验探究题(共17分)2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物态变化【答案】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而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解析】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加快了酒精的蒸发,而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小;而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只是加快温度计周围的空气流动而已,不能起到改变玻璃泡温度的作用,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不变。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而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23.小明连接了如图27所示的电路,灯泡上标有“”。(1)在方框内画出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AA图27-1(2)闭合开关,看不到灯亮,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