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_第1页
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_第2页
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艺术硕士教育的历史还不到十年,这项强调高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有别于艺术专业着重理论研究的文学硕士。在这项教育体系建立的初始阶段,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传统理论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是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弱化相关课程的要求,加大演唱演奏实课的比重和舞台表演理论的时间等。整体课程设置的种类与多样性、生源差异不同、学术沟通活动等问题,尚没有系统性的经历体验总结与可供参考借鉴的权威性、开放性的资料。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跨学科项目的目的,就是试图系统性、专业性地针对多年以来全国主流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经历体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分析与归纳,以理论调研和科学数据作为根据,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国内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经过中各个环节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研究,把这个教育体系中看似无关的信息进行提炼归纳、找出规律、印证推理。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的核心内容,是依靠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学建模的分析结果,来印证理论的分析和推断。数学建模分析之前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挑选各种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性质的断定,理清建模的思路,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断。其中,建立标记性参数是一个关键的步骤。标记性参数,是代表一个教学环节或者到达一个教学要求的标记性数据。指标性参数设立能否合理、数据获得能否科学、能否具有充足的代表性,是决定这个数学模型能否成功的因素之一。整个原始数据的构成包含两部分:客观数据和主观数据牵涉学校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师资状态等客观数据和学生、老师调盘问卷结果综合内容的主观数据。在客观数据中针对课程科目的构造、各科课程时长〔学分〕的比例关系、课程科目与培养目的、师资的构成状态等数据进行再比对,找出需要的比例关系,具有标记性意义的数据就显现出来了。经过几个教育周期之后,在这个艺术硕士教育构造表层下,国内院校在艺术硕士教育观念、教学目的、教学理论结果给处于教育第一线的师生留下什么样的感受,是主要的主观数据。这是通过一系列的调盘问卷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标记性意义的参数,就来源于这些原始数据的归纳与分析。所有原始数据来源于三个部分:课程设置、师资状态和调盘问卷。这三项数据均为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的调盘问卷所得。一、课程设置数据课程设置的数据是客观数据。所有信息收集的初始状况都以数据形式呈现。数据代表的对象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属性:课时数、课目种类。课程设置数据收集的原始分类状况是:将所有抽样院校课程属性经过分析与挑选,归纳为专业必修课总课目数、选修课总课目数。从这当中再划分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经过这样分析归纳的专业课数据,就带有明确的属性,为下一步分析奠定了基础。在专业课目中,被选最多的课程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数据。这个数据能够衡量国内主流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基本课程表示清楚了艺术硕士教育的主流方向。各个院校对基本课程的选择状态和学分值,从一个侧面标记着这些院校音乐教育的专业水准。在剔除各个院校对同一门课程不同命名的因素之后,下面7类课程被选最多:专业史学类、分析类、文献阅读类、音乐美学类、钢琴伴奏类、钢琴教学法、论文类,称之为基本课程。我们国家的艺术硕士学位教育脱胎于文学硕士。教育部教学指点委员会为此要求专业理论课的学分比例必需到达总学分的60%。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理论课的课目和课时数对应着这个要求,具有指标意义。专业理论课占总学时的比例H将是一个指标性参数:H=专业理论课课时/总课时100%同时,在必修课当中,专业理论课与专业理论课的比值说明专业课当中两者之间的关系。设定这个比值为R。R=专业理论课时/专业理论课时这一指标反映在专业必修课当中理论课所占份额。这个数值R=1,说明理论课与理论课所占的份额一样;R1,说明理论课的学分少于理论课;R1,说明理论课的学分多于理论课。指标性数据具有典型的意义:理论课的课时与课目、比例关系、基本课程的比例数据等都直接标记着学校的培养思路和培养方向。这些客观数据还将作为数学模型的自变量进一步分析。二、师资状态数据师资状态与艺术硕士教育结果的关系非常亲密:师资的构成和教学质量直接关联。但是,实际情况非常复杂。项目中借用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的学科比照分析报告中的部分数据作为背景参考和比对。详细借用的数据包含各个抽样院校的专家团队情况〔得分统计〕及排位状态、专职老师数量〔得分统计〕及排位状态、突出中青年专家数〔得分统计〕及排位状态。三、调盘问卷调盘问卷中获得的数据属于主观数据。问卷中的问题经过精心设计,得到的反应信息是设计者希望得到受访者对特定问题的主观态度〔答案:〕。通过对这些答案:的统计、分析和归类,得到统计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经过统计运算得出的百分比数值。项目要求进行两次学生问卷和一次老师问卷。问卷问题的设计直接反映出项目关心的问题。学生问卷一的重要目的是得到学生对课业的总体态度。问卷问题的内容包括牵涉综合感受的有两个问题;针对课程设置的反映有四个问题;学生年龄〔来源〕一个;课外活动的感受一个。在处理问卷的经过中,除了对问卷问题做微观分析之外,将各个问题赋予不同权重、归类,构成单一数值作为一个综合性数值,使其成为标记性参数。比方,M是将问卷中的三个与课程设置有关的问题:专业理论课与专业理论课的比例能否适宜课外活动对自己的帮助和你心中的课程设置经过微观分析之后,将结果分别赋予40%、30%和30%的权重,作为标记性参数的。N是将问卷中三个考察学生对总体课业态度和学习预期的问题合并,作为一个衡量学生对艺术硕士教育感性认识的标记性参数。学生问卷二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经过艺术硕士阶段学习之后对学习经过的综合评价。在问卷的10个问题中,有5个题完全针对课程设置;4个题针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感受。将4个题整合为一个参数S,代表学生对艺术硕士学习经过的整体评价。将5个题整合为一个参数T,代表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老师问卷问题设置的目的,是了解老师对课程设置以及对艺术硕士培养中关键问题的看法。相对于学生问卷,问题的性质愈加理性和详细,技术性更强。参数U是针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值;参数V是针对培养方式合理性的评价值。最后将M、N、S、T、U、V几个参数进行综合评价,构成两个指标性参数作为数学计算的因变量X和Y。艺术硕士教育的结果是以学生演奏能力的提升为标记的。这样的标记性问题难以量化衡量。通过间接的数据进行模仿和假设这个复杂经过的变化规律,通过现有的数学模仿计算方式对可能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加以印证。将在教学和学习一线的受访者的主观感受〔不管学术上的理性分析还是随机的感性认识〕作为衡量艺术硕士教育计划发展的一个结论性指标作为数学模型的因变量,进行建模分析,符合对问题进行基本分析和研究的逻辑。音乐艺术硕士能力提升的指标性指标参数将基于此类数据产生。完成了标记性参数,就是完成了项目中关键问题的量化〔参数化〕工作,为数学模型中设定各种变量奠定了关键的基础。这些参数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关系,它们所代表的关键问题能否如我们理论研究和教学理论中主观感受的结论一样能够影响艺术硕士教育,是下一步建立数学模型工作的目的。〔注:本文基金项目名称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基金北京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