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片断段及问题讨论_第1页
《文具店》片断段及问题讨论_第2页
《文具店》片断段及问题讨论_第3页
《文具店》片断段及问题讨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具店》教学片断段及问题讨论数学情境与数学化是现实主义数学课程的两个核心概念。本文结合课堂实录片断来初步探讨这个问题。[课堂实录片断]上课了,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小数的乘法。请看,这是文具店。”(屏幕呈现出“文具店”的情境图文具柜里摆着铅笔、铅笔刀、橡皮和尺子等学习用品,但它们都没有标出单价。)老师问“你们想买点什么”学生随心所欲地回答,接二连三。这时,屏幕上出示各种文具的标价,老师继续问“根据图中的信息和刚才你们要购买的数量,能提出哪些实际问题呢”学生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实际问题。老师走到黑板前,写下一个实际问题“每块橡皮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并要求大家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在小组进行交流。到全班汇报交流时,学生先后提出了以下4种解法第一种解法×4=(元)老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为什么计算结果是”经过讨论,答案明晰了这个问题实际就是求4个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得数是;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可以用乘法列式。第二种解法×2+×2=(元)经过议论,大家认为这也算一种解法,老师也给予肯定。第三种解法+++=(元)老师问大家“这种方法好不好”“不好。”“麻烦。”大家意见一致。第四种解法元=2角,2×4=8(角),8角=(元)老师评价“这是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的计算方法。这种想法有价值。还有别的解法吗”没有一个学生想到在格子图上涂色的方法,老师自己演示了这种方法,直观验证了前面计算的结果。课行将结束时,教师出示下面几道算式,要求学生口答:×24××35×4××5学生们能迅速说出每个算式的答案。[问题讨论]1.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情境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数学情境,就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和对象,也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和根据。一种常见的现象,数学情境呈现后,老师一般会这样设问“你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前一问没有挑战性,学生不用什么周密的思考都可以随口应答;后一问过于开放,没有边际,提出的数学问题未必能满足教学需要。这样的设问一般效果不佳。面对数学情境,怎样设问能够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能够在学生取得学习的乐趣与满足教师教学的要求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这节课的数学情境,如果提出下面两个问题,也许效果就不一样①你能提出一个连加运算的实际问题吗②你能提出一个相同小数连加的实际问题吗小数的加法运算是上一节刚学过的内容,小数加法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基础;相同小数的连加运算很自然地引入小数乘整数的课题学习。事实上,每个课题的数学情境都有具体的内涵,需要用心设计有意义有个性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2.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如何体现数学化特征的“每块橡皮元,买4块橡皮一共多少元?”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它能转化(抽象、简化)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能转化为如下数学问题①4个是多少②的4倍是多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两个数学问题都可以列乘法算式×4来计算,如此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现实世界引到符号世界,是横向数学化的过程;接着,在符号世界里探索×4怎么算,则是纵向数学化的过程。而在这节课中,教师的指导没有体现上述数学化的特征,而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直接探索算法,解决问题;在探索算法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抽象和深度的引导。我们看到学生能够自发地发现如下两种算法算法一×4=+++=,这个算法是依靠整数乘法意义的迁移,把小数乘整数的运算转化为相同小数的连加运算。算法二元=2角,2角×4=8角,8角=元,这种算法是把小数乘法建立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通过币值单位元、角之间的转换,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法一把小数乘整数与相同小数的连加运算联系起来,虽然有助于理解小数乘法的原始意义,但它没有实用价值;算法二,虽然在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建立了联系,但这种联系还没有脱离具体情境,还不能产生广泛的迁移。因此,对×4算法的探究不应该就此罢休,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不应该就此结束。继续引导学生探究的关键是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用更为抽象的数学语言(算式)表达出算法二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熟悉元=2角,也懂得就是2个的,即=2×,但他们对元=2角与=2×缺乏沟通,无法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事实上,后者就是前者抽象的表征形式。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如下算法算法三×4=(2×)×4(小数的意义)=(2×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8×(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算法三是算法二进一步的抽象化和形式化。它不仅揭示了小数乘法的算理,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基本运算律的价值。如果说算法二还紧扣着问题情境中数量的具体意义,那么算法三则是抽象的数字计算了。3.小学四年级学生能否达到算法三的水平诚然,算法三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仅靠他们个人的努力是想不到这种算法,达不到这种水平的。但算法三是在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框架内,是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从算法二提升到算法三的水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上位学习,这类学习比较困难,学生要过这个坎,不能缺少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不仅可以而且应该达到这种水平。目前,我们的教材并没有把算法三作为学习目标,更强调直观(画图)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教学要求比美国2000年颁布的课程标准还低。美国三至五年级的代数标准中写道“理解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样的法则,并应用这些法则进行运算。”而我们却没有这个要求。这节课行将结束时,我们看到学生们能迅速进行诸如4×=等小数乘法的口算。学生的这种表现似乎已经超越了教材的要求,但显然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