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_第1页
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_第2页
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_第3页
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_第4页
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训天气学原理学问点汇总(2023.09.12)1、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根本物理定律支配。2(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影响大气运动的视示力有(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3、(1)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叫气压梯度力,由表达式可知,

Gp 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P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摩擦力:单位质量气块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惯性离心力C2R A2V,地转偏向力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①.A与相垂直,而A在(纬圈)平面内; ②.A与V相垂直,因而地转偏向力对运动气块(不做功),它只能转变气块的(运动方向),而不能转变其(速度大小)。 ③.A在V的(右侧)A在V的(左侧)。④.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当V=0时,地转偏向力消逝。重力是(地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垂直于水平面)。重力在赤道(最小),极地(最大)。4、温度平流变化:气块在温度水平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内保持原有的温度作水平运动而对局地温度变化所供给的奉献。温度对流变化:空气垂直运动所引起的局地温度变化。局地温度变化=个别变化+平流变化+对流变化 ()05连续方程的表达式: t

V 表示大气(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连续方程)中(V称为质量散度(单位体积内流体的净流出量,净流出时散度为正,净流入时为负)。6、(尺度分析)是针对某种类型的运动估量根本方程各项量级的一种简便方法。通过尺度分析,保存大项,(零级简化方程),就是只保存方程中数量级最大的各项,略去其他各项。一级简化方程,是除保存方程中数量级最大的各项外,还保存比最大项小一个量级的各项。7、重力位势: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到高度Z抑制重力所做的功。位势的单位是(焦耳/千克)。8(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平衡的风称为地转风,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1

1 1 Vgfh

pk或Vg kf h满足水平运动的(零级简化)方程。①.严格地说,地转平衡只有在中纬度自由大气的大尺度系统中,当气流呈(水平直线)运动时,且(无摩擦)时才能成立,较大,地转风原理不能应用。②.地转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即气压梯度大)风也大,地转风仅与(位势梯度)成正比,与(密度)无关。③.地转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低压中风呈逆时针旋转,高压中,风呈顺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④.地转风速大小与纬度成(反比),水平气压梯度力一样时,纬度越高地转风速(愈小)。分析天气图时,在(密集)(稀疏)一些。假设风速一样,在低纬的等高线应比高纬的等高线分析得(稀疏)一些。9、梯度风:在没有或不考虑摩擦力时,(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由梯度风平衡,可以推断出大尺度运动系统中低压与气旋性环流相结合,低压中心就是气旋性环流中心。反之,高压与反气旋性环流相结合,高压中心就是反气旋性环流中心。在气旋中气压梯度和风速(可无极限),而在反气旋中则(有极限)。在气旋性环流中,地转风比梯度风(大),而在反气旋性环流中,地转风比梯度风(小)。在反气旋性环流中,最大梯度风为地转风的(两倍)。V(地转风与梯度风的关系:g

1Vf

,(V )

R fT )V fRf T

f max 210(了解)(流线)(轨迹)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空气质块运动的路径,轨迹不能表现在某一时刻的天气图上。11、热成风:由于两层等压面间(温度)分布不均匀,(地转风)随高度产生变化,形成热成风。(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与平均温度线(或厚度线)(右),低温在(左)。热成风大小与平均 g温度梯度(或厚度梯度)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注:V kh)T f热成风与冷、暖平流:当某层中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时有冷平流;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时有暖平流。不管低层(实际上就是北冷南暖温度梯度指向北),热层风向东,则越到高层地转风越向东偏,并渐渐与等温线平行,所以高层主要是西风气流。(如以下图)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212、正压大气: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仅仅随气压变化即:ρ=ρ(P);没有热成风,地转风不随高度变化。等压面=等密度面=等温面13、斜压大气:当大气中密度分布不仅随气压而且还随温度而变时,ρ=ρ(P,T),等压面与等密度面(或等温面)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14、地转偏差:地转平衡只是相对而言,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为地转偏差④。DVVg是造成垂直运动的主要缘由。

,(地转偏差)①.摩擦层中,地转偏差由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平衡(低压)一侧,地转偏差指向摩擦力方向的(右侧),并与摩擦力垂直。在低压中摩擦作用使空气(水平辐合),并引起(上升运动);在高压中,使空气(水平辐散),并引起(下沉运动)。摩擦层中的地转偏差②.一项为哪一项(变压风),用三小时变压推断;一项为哪一项(横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来推断;还有一项为哪一项(纵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曲率来推断。③.在中纬度地区,陆地上的地面风风速约为地转风风速的(35%--45%),在海上约为(60%--70%),风向与地面风的交角,陆地上约为(35º--45º),海上约为(15º--20º)。④.地面图上,负变压中心区,变压风辐合,引起(上升)运动。正变压中心区,变压风辐散,引起(下沉)运动。15、按水平运动对运动系统进展分类:行星尺度(104km),大尺度(天气尺度)(103km),中尺度(102km),对流或小尺度(10km).16(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千千米,垂直范围可达几千米到十几千米,常常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顶。气团的分类主要有地理分类和热力分类两种。①.地理分类法气团可分为北极气团(或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②.依据热力分类方法可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③.我国境内消灭的气团多为变性气团。17、在天气图上,温度水平梯度大而窄的区域,假设它又随高度向冷区倾斜,这样的(等温线密集带)通常称为锋区,所谓锋区,就是(密度)不同的两个气团之间的过渡区。由于密度不能直接测量,所以密度的不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31010如有错误,敬请谅解!同主要表现为(温度)的不同。锋区一般上宽下窄,锋区在天气图上由于比例尺小,锋区的宽度表示不出来,可把它看作为空间的一个面,称为(锋面)。锋面和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18、依据锋面坡度公式:(公式不用记)tg

fTVN

TVL

f gN (≈ T

)可知:(选择题能选出)g T TN L

g mT①.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当锋面南移时,其坡度变小;在赤道上φ=0,tgα≈0,故没有锋面存在的可能。②.锋面两侧温差愈大坡度愈小;当温差△T=0时,tgα=∞,α=90°,实际上就不会有锋面。③.当锋面两侧风速差△Vg=0tgα=0,锋面亦不存在。④.在我国,南方锋面的坡度约为1/200~1/500,1/50~1/200.19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按锋的伸展高度不同分为对流层锋、地面锋和高空锋三种;依据气团的不同地理类型锋分为冰洋锋(北极锋)、极锋和副热带(热带)锋三种。(重点是按冷暖气团分类)20、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将冷锋后部冷气团与暖锋前面冷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锢囚锋)。锢囚锋又分为三种:假设暖锋前的冷气团比冷锋后的冷气团更冷,其间的锢囚锋称为(暖式锢囚锋);假设冷锋后的冷气团比暖锋前的冷气团更冷,其间的锢囚锋称为(冷式锢囚锋);假设锋前后的冷气团属性无大差异,则其间的锢囚锋称为(中性锢囚锋)。(69页有锋面的概念模型)21、锋面四周温度场特征(选择题)①.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远比其两侧气团大行。,水平温度梯度越大,锋区越强③.等压面上,锋区内有冷平流,地面对应是冷锋;暖平流对应暖锋④.锢囚锋温度分布的共同特点:暖式锢囚锋的暖舌位于地面锢囚锋的前方;冷式位于前方。22、以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面时,①.等压线在锋面处产生折角,折角指向(高压),锋区处于(低压槽中)②.锋前的变压代数值(小于)锋后的变压代数值③锋面四周的锋场具有(气旋性)切变,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向偏离等压线向低值区吹,一般状况下,锋面四周气流是(辐合)的。23、锋面四周的湿度场特征:一般来说,暖空气来自南方比较潮湿的地区或洋面上,气温高、饱和水汽压大、露点高;冷空气来自北方内陆,气温低、水汽含量小、露点温度也低,所以锋面四周(露点温度差异)常比(温度差异)显著。24、锋面天气(简洁了解)①.锋前坏天气:当700hP①高空槽线位于地面锋线四周或锋前时(这样的冷锋称Ⅱ型冷锋),锋前由较远处向锋线一般依次消灭以下云系:卷云→卷层云→高层云或复高积云→降水性高层云或层积云等。高空槽和冷锋过后,偏北风加大,云层变薄,天气即转好②.锋后坏天气:当700hP①的高空槽线落在地面锋线的后面时(这样的冷锋称Ⅰ型冷锋),假设暖空气比较湿(中高云)700hP①高空槽过后大雨即停,转500hP①高空槽过后才会转为晴或高云天气。③.暖锋低空的辐合强度和高空槽线的位置700hP①槽线或气旋式曲率大的地方大致在地面暖锋上空,则暖锋前降水较大。④.锢囚锋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及降水区多位于(锢囚锋)地面锋线至700hP①槽线。25、冷锋后常为较强的+△P3,冷锋前常为较弱的+△P3或—△P3,暖锋前有较强的—△P3,暖锋后为较弱的—△P3或+△P3;锢囚锋后往往是+△P3,锋前为—△P3〔常常出选择题〕26、锋生是指〔密度不连续〕形成的一种过程,或是指已有的一条锋面,其温度(或位温)水平梯度加大的过程;(华南到长江流域)和(河西走廊到东北)两个地区,常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我国的锋消区主要是在(30°~40°N)一带。F27、锋面生成的条件是:F>0,n

2Fn2

0 F;锋面消逝的条件是F<0,n

2Fn2

0。(选择题,F为锋生函数)28、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大尺度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的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相反,在气压场上气旋又称为低压。气旋的水平尺度以最外一条闭合等压线的直径长度来表示。气旋的平均直径在1000km,大的可达3000km,平均而言,东亚气旋一般要较欧洲和北美气旋水平尺度小。29、①.依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大类;按其形成及热力构造,则可分为(无锋气旋)和(锋面气旋)。无锋气旋有(热带气旋)和(地方性气旋)—地形低压或热低压。②.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按热力构造则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30、在温带形成和活动的气旋和反气旋,大都是锋面气旋和冷性反气旋。温带气旋的生命史包括波动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四个阶段。温带气旋主要是在〔锋区〕上进展起来的,有很大的,在其进展过程中温度场位相〕于高度场。31、在同一锋系上消灭的气旋序列,称为〔气旋族。32、气旋和反气旋的强度一般用其〔中心气压值〕来表示。33〔25°—35°N〕〔南方气旋〔江淮气旋〕和〔东海气旋〕等,其典型的气旋为〔江淮气旋;另一个位于〔45-55N〕之间,习惯上称为〔北方气旋,有〔蒙古气旋〔东北气旋〔又称东北低压〔黄河气旋黄海气旋。其典型的气旋为〔蒙古气旋。蒙古气旋一年四季均可消灭,但以〔春秋季〕为最多,江淮气旋一年四季均可消灭,但以〕较多,江淮气旋的形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倒槽锋生气旋。黄河气旋介于蒙古气旋和江淮气旋之间,形成于黄河流域,以夏季最多。34、从〔蒙古西部到我国河套地区〕呈西北—东南向的狭长地带内反气旋消灭频数最高,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北和西南方向削减。35、锋面气旋的移动方向均沿对流层〔500hP①或700hP①〕气流的方向移动。3624h24hP①是称为〔爆发性气旋。37、涡度方程各项的物理意义〔3739简洁了解即可〕d(f)

(u

v)(f)(u

v)t yp xp x y①.平方向不均匀分布时所引起的涡度变化。②.相对涡度散度,当ζ>0时,水平辐散使气旋性涡度减小,水平辐合使气旋性涡度增加,当ζ<0时,水平辐散使反气旋性涡度减小,水平辐合使反气旋性涡度增加。其次局部:地转涡度散度:辐散时有反气旋性相对涡度产生,辐合时则有气旋性相对涡度产生。38、位势倾向方程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位势倾向方程可以用来推断等压面高度的变化,进一步可推断地面气旋与反气旋的发生进展。(2

) fVfσ2fσ22P2φt

(ζg

f) f2Pf2Pg

)ppfc2RppdQdt①.〔波长<3000km〕的地转涡度平流较小,地转风在等高线均匀分布的槽中,槽前脊后沿气流方向为正等压面高度没有变化。槽脊没有进展,只是向前移动。②.右端其次项为厚度平流〔或温度平流〕暖平流区中,当暖平流〔确定值〕随高度减弱〔随气压增加〕时,等压面高度上升;冷平流区中,沿气流方向温度上升,当冷平流〔确定值〕随高度减弱〔随气压增加〕时,等压面高度降低。③.〔强对流潜热加热高度以下的等压面上,如台风系统的进展〕,等压面高度将降低,反之,当非绝热加热项随高度减小时〔感热加热,如地球外表对大气的加热,等压面高度将上升p22p22p(2

f

) f [Vg

(g

f )] 2(Vg

) 2pRcpdQdt①.右端第一项:涡度平流随高度变化项,当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加时,有上升运动〔ω<0〕;当涡度平流随高度减小时,有下沉运动〔ω。②.其次项:厚度平流〔或温度平流〕在暖平流区,有上升运动ω<运动ω>0;③.第三项:非绝热加热的拉普拉斯:在非绝热加热区有上升运动ω<0,在非绝热冷却区有下沉运动ω>040〔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动的根本状况。这种大尺度运动的水平尺度在数千千米以10km1~2日以上。41、冬季北半球的对流层中部〕三槽三脊,三槽分别位于亚洲东岸〔部〔欧洲东部。与这三个槽并列的三个平均脊分别位于〔阿拉斯加〔西欧沿岸〕和〔青藏高原的北部。脊的强度比槽的强度弱得多。42、掌握大气环流的根本因子是地球自转〕和地面摩擦〕43、在赤道四周对流层中〔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集合的地带称为〔赤道辐合带〔IT③Z〕。44极夜急流平流层相应消灭一支强西风急流,中心风速达40米/100米/〔推断题的可能性大〕45、堵塞高压与切断低压〔通常为选择题〕堵塞高压:在西风带中长波槽脊的进展演化过程中,在脊不断北伸时,其南部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会被冷空气所切断,在脊的北边消灭闭合环流,形成暖高压中心,叫做堵塞高压。堵塞高压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中高纬度〔50ºN以北〕高空有〔闭合暖高压中心〕存在,说明南来的强盛暖空气被孤立于北方高空;②暖高压至少维持〔三天以上;③在堵塞高压区域内,西风急流主流显著减弱,同时急流自高压西侧分为南北两支,绕过高压后再会合起来,其分支点与会合点的范围一般大于40~50个经度。切断低压:在西风带中长波槽脊的进展演化过程中,在槽不断向南加深时,高空冷槽与北方冷空气的联系被暖空气切断,在槽的南边形成一个孤立的闭合冷性低压中心,叫做切断低压。46急流〕必需大于或等于30米秒,它的风速水平切变量为每100公里5米秒,垂直切变量级为每公里~10米秒。急流轴的左侧具有〔气旋性〕切变,右侧风速具有〔反气旋性〕切变,假设流线曲率很小,那么急流轴的左侧相对涡度为正,右侧相对涡度为负。对流层上部的三种急流: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热带东风急流。47、槽脊移动的定性规章:①槽线沿变压〔变高〕梯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压〔变高〕升度方向移动。②槽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变高〕梯度〔升度〕成正比,与槽〔脊〕的强度成反比,即在变压〔变高梯度〔升度〕一样的状况下,强槽〔脊〕比弱槽〔脊〕移动得慢。48、当气旋中心或槽上消灭负变压〔正变压〕时,气旋或槽将加深〔填塞〕当反气旋中心或脊上消灭〔正变压〔负变压〕时,反气旋或脊将加强〔减弱。49、高空天气形势预报:以平均层涡度方程作为高空形势预报的根本方程〔方程略。平均层接近600hPa,实际应用中近似的把500hPa〔平均层也可称为无辐散层,在此层确定涡度守恒。平均层上的涡度局地变化是由该层〔涡度平流〕及〔热成风涡度平流〕所打算的。高空形势预报的定性阅历:①.对称性的槽〔脊〕没有进展,疏散槽〔脊〕是加深〔加强〕的,集合槽〔脊〕是填塞〔减弱〕的。②.槽〔脊〕前疏散,槽〔脊〕后集合,则槽〔脊〕移动快速;槽〔脊〕前集合,槽〔脊〕后疏散,则槽〔脊〕移动缓慢。③.假设考虑热成风涡度平流,假设冷舌落后于高度槽,在槽中有正热成风涡度平流,槽将进展。脊中将有负热成风涡度平流,脊将加强。反之,当高度槽〔脊〕落后于冷舌时,槽〔脊〕将减弱。50、地面天气形势预报:一般在高空形势预报的根底上,加以订正,作地面形势预报,通常用1000hPa等H H R P

1dQ压面作为地面图。依据地面形势预报方程,

0 ln 0[VT(

t t 9.8 P

d c dtp地面〔1000百帕〕的高度变化是由四项因子所打算的。第一项为哪一项平均层的高度变化项。其中又包括涡度平流和热成风涡度平流两局部。其次项是平均冷暖平流〔即厚度平流〕项。冷平流(VT<0)时,地面加压。其意义就是,冷平流使温度局地降低,平均层与1000百帕间的厚度缩小,当不考虑平均层的高度变化时,1000在稳定的大气中〔d

0,有上升运动时〔0故地面加压。反之,当有下沉〔0〕运动时,地面减压。第四项是非绝热变化项。当加热时,温度局地上升,故地面减压。反之,当冷却时,地面加压。51、地形造成的涡度变化:当气流过山时,在迎风坡,有上升运动,因而气旋性涡度减弱,反气旋性涡度增加。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因而气旋性涡度增加,反气旋性涡度减弱。由地形造成的涡度变化,可定性地解释下面的事实:高空槽和地面气旋移近大山脉时,在山前填塞,山后重进展。高空脊和地面反气旋移近大山脉时,在山前加强,山后减弱。52、我国常见的大风有冷锋后偏北大风高压后部偏南大风低压大风,以及台风大风〕和雨冰雹大风〕等。53、降水的形成,大致有三个过程:首先是水汽由源地水平输送到降水地区,这就是〔水汽条件是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中绝热膨胀冷却分散成云,这就是〔垂直运动的条件,最终是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这就是云滴增长的条件。云滴增长的两个过程冰晶效应〕和并作用。54充分的水汽供给猛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55、降水率或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总降水量。56、可降水量:将一地区上空整层大气的水汽〔全局部散〕并降至地面的降水量称为该地区的可降水量。57、在肯定条件下,地形对降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二是形的,其次还表现在地形使系统性的风向发生转变,从而在某些地方产生地形辐合或辐散,因而影响〔直运动〕和降水。58、中国的暴雨主要由〔台风〔锋面〕和从青藏高原东移过来的〔气旋性涡旋〔西南涡、西北涡〕引起的。暴雨的极值同地形有亲热的关系,暴雨的极值多消灭在山脉的〔迎风坡,平原与山脉的〔区〕或〔河谷地带。5935月上旬称为江南春雨期;56月上旬称华南前汛期盛期;67月上旬称江淮梅雨;78月下旬华北和东北雨季及华南后汛期。8月下旬大雨带快速南撤,910月上旬称为淮河秋雨期。60、影响我国的行星尺度天气系〔一〕西风带长波槽〔巴尔喀什湖大槽、贝加尔湖大槽、太平洋中部大槽、青藏高原西部低槽〔二〕堵塞高压〔—加尔湖堵塞高压〔三〕〔四〕热带环流61、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①低空切变线:一般把消灭在低空〔850hPa700hPa百帕面上〕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从流场上看切变线可分为〔冷锋式〕〔暖锋式〕切变线和〔准静止锋式〕切变线三种。一般江淮切变线是〔准静止锋〕式的,当切变线上有西南涡活动时,则在低涡前方的切变就成为〔暖锋式〕的,低涡前方的切变线就成为〔冷锋式〕的。两高之间的切变线则是〔准静止式〕的。低空低涡:多存在于离地面2-〕公里的低空,如生成于四川的西南涡,生成于青海高原的西北涡,生成于西藏地区的高原涡〕70〔或85〕旋性环流的闭合小低压。其直径一般在300-400公里左右。③.高空冷涡:高空冷涡是大尺度的环流系统,从低空到高空都有表现,是比较深厚的系统,如东北冷涡。东北冷涡是指在我国东北四周地区具有肯定强度〔闭合等高线多于两根、能维持〔3-4〕天,且有深厚冷空气〔300-400米〕高空的〔气旋性〕涡旋。常造成东北华北和内蒙的雷阵雨天气。≥〔12〕m/s。一般为西南风低空急流,其两侧有较强的风速水平切变。日常工作中常把〔850hPa〕或〔700hPa〕等压面上,风速≥〔12〕m/s的西南风极度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62、我国与暴雨相联系的西南风低空急流存在于副热带高压〔西侧〕或〔北侧,它的左侧常常有〔低空切变线〕和〔低涡〕活动。低空急流多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东部脊线四周。在这种环流背下,与低空急流相伴的强降水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侧,低空切变线的右侧。63、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制约和影响形成暴雨的〕的活动,供给暴雨区的水汽当天气尺度系统猛烈进展或〔停滞摇摆〕时,则易造成〔较强而持续〕的暴雨〔选择题〕64、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量并非由一次连续降水所组成,而是由于在此期间中尺度雨团〕不断生成和移动的结果。中尺度雨团是由〔10km〕左右的降水单体组成的,并伴有〔10-4/s〕的低空辐合。与中尺度雨团相协作的中尺度系统有〔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中心〔中尺度辐合线〕和〔中尺度切变线〕65、在大尺度天气背景下产生的中尺度雨团,有时排列成带状,称为中尺度雨带。66、中尺度雨团或雨带总是在肯定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生成的,这些背景包含两方面条件:一是使中尺度系统得以〔不稳定进展〕的环境条件,另一是〔不稳定进展的触发条件。67、当大气处于弱的层结稳定状态时,虽然在垂直方向上不能有上升气流的猛烈进展,但在肯定条件下可以进展斜升气流。这种机制称为(对称不稳定)。68、暴雨中尺度系统生成的触发条件?〔选择题〕①锋面抬升、②露点锋或干锋抬升、③能量锋与Ω系统的触发、④地形抬升作用、⑤近地层加热的不均匀性、⑥重力波的抬升作用、⑦雷暴前方伪冷锋的抬升作用、⑧海陆风辐合抬升。69、华北与东北雨季降水特点:①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②降水的局地性强,年际变化大;③降水时段集中;④暴雨与地形关系亲热,华北暴雨主要消灭在山脉的迎风面和山区。华北与东北暴雨的共同特征是:行星尺度系统稳定,而是〔制约〕影响天气尺度系统在一固定地带活动,从而产生持续性降水。此外,它还能将南海、孟加拉湾和太平洋的〔地点〔强度〔持续时间。70、雷暴一般伴有阵雨,有时则伴有大风、冰雹、龙卷等天气现象,通常把只伴有阵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而把伴有暴雨大风龙卷〕等严峻的灾难性天气现象之一的雷暴叫做强雷暴71、产生雷暴的积雨云叫雷暴云,一个雷暴云叫做一个雷暴单体,多个雷暴单体成群成带地聚拢在一起叫〔雷暴群或雷暴带〔温差起电以及其他作用所造成的〔-20℃〕等温线高度以上是才产生雷电。72、雷暴天气的温、压、湿的变化这个高压叫〔雷暴高压,当雷暴云向前移动经过测站时,使该站产生气温〔下降、气压〔涌升、相对湿度〔上升、露点或确定湿度〔下降〕等气象要素的显著变化。73、以严峻降雹为主的雷暴叫〔暴,以猛烈阵风为主的叫飑暴,强雷暴和一般雷暴的区分是中的垂直气流的强度〔垂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不对称性。74、当强雷暴云降临的瞬间,风向突变,风力猛增,由静风突然加强到大风以上的强风。与此同时,气压涌升、形成明显的雷暴鼻,气温急降,相对湿度也大幅度上升。一般把具有上述气象要素剧烈变化特征的、随强雷暴云降临而突然发作的猛烈阵风叫做“飑”。75、雷暴云底伸展出来并到达地面的〔漏斗状〕云叫做龙卷。龙卷伸展到地面时会引起猛烈的旋风,这种旋风叫〔龙卷风。76、天气系统按其空间、时间尺度可以划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三类。有人还把介于大尺度与中尺度之间的系统又划为一类,称为中间尺度〔或次天气尺度〕天气系统。近年来普遍承受Orlanski提出的尺度划分方案,水平尺度在〔2〕公里以下的系统称小尺度系统〔2~2023〕公里的称中尺度系统〔2023〕公。中尺度可分为三个等级〔200-2023公里的为中〔20-200公里的为中〔2-20中系统是中,中则是中间尺度或次天气尺度系统。77、和飑现象相联系的一类中系统叫飑中系统,它包括雷暴高压〔飑线〔飑线前低压〔尾流低压〕等中系统。78、飑线和锋面的区分是什么?〔常常出选择题〕不同点:①.锋面是两个气团之间的分界面,飑线则是同一气团中形成和传播的中系统;②.从气象要素变化的剧烈程度来看,飑线比锋面更猛烈;③.飑线是中尺度系统,其长度只有二三百公里,生命期约十几小时,而锋面是大尺度系统,其长度可延长到千余公里,生命期可达几天。共同点:都是冷暖空气的分界面。79、在中尺度天气图上,可分析出一些水平尺度为一百公里至二三百公里的小型低压,这些低压叫中尺度低压〕系统。且它可分为两类,一类叫〔中低压,另一类叫〔中气旋。在风场上,中低压没有明显的气旋式环流,中气旋有闭合的气旋式环流。80-T/z表示〔环境的垂直温度递减率-d/dz表示〔气块绝热运动时的温度垂直递减率;s表示〔湿绝热递减率,d表示〔干绝热递减率。在)〕叫确定不稳定〔s(<γd)〕叫确定稳定〔s 〕叫条件不稳定。81LC〕.T-lnP状态曲线而大气实际温度分布曲线叫〔层结曲线,在抬升分散高度以上,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第一个交点,叫自由对流高〔LF〕,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其次个交点,叫对流上限,也称平衡高度E。82、对流性不稳定:实际大气中常会发生整层空气被抬升的状况气层被抬升后它本身的γ会发生变化。设气层下湿而上干,则原来为稳定的,甚至确定稳定的气层,经抬升后,也会变成不稳定气层。对流不稳定的判据:对流性不稳定:эθse/эz<0 对流性稳定:эθse/эz>0〔主要了解判据〕83、形成对流性天气的根本条件有三个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84、在通常的天气学尺度的条件下,温度的局地变化取决于(温度平流)〔垂直运动〕及〔非绝热因子〕引起的温度变化。85。86、强雷爆发生、进展的有利条件有〔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凹凸空急流中小系统。87沙氏指数的含义及意义S:小块空气由850500500百帕上的大气实际温度与该上升气块到达500百帕时的温度的差值,即为沙氏指数S,当S〉0时,表示气层稳定,当SI<0时表示气块不稳定。88强冷空气猛烈降温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或霜冻。中心气象台寒潮标准:以〔过程降温〕与〔温度负距平〕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89、影响我国的冷空气的源地:第一个是在地岛以西的洋面上,其次个是在地岛以东的洋面上,第三个是在冰岛以南的洋面上。寒潮关键区是在西伯利亚中部〔7~90,4~65N〕地区,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这里并在这里积存。90、寒潮天气系统包括〔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和〔寒潮冷锋。极地高压是一个〔深厚的暖性〕高压,极地高压的定义:①500hPa上有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