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民风民俗_第1页
襄阳民风民俗_第2页
襄阳民风民俗_第3页
襄阳民风民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襄阳民风民俗襄阳民风民俗作文

襄阳民风民俗作文500字篇一:

清早,虎头山展现一轮红日,仲宣楼迎来第一缕阳光,汉江粼粼金光倒映着古城墙,这美观如画的风景,就是我的家乡——襄阳。

襄阳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紧靠汉江两岸,被人们誉为汉江上一颗绚烂的明珠。作为在汉江明珠上成长的孩子,我感到无比高傲与骄傲。我的家乡之所以如此美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了汉江母亲河的装扮。

襄阳的美观,汉江功不成没。襄阳尤如一条龙,汉江就是一双明眸,没有了眼睛,襄阳就没有了神韵。人们常说黄河是“祖国的母亲河”,在我眼中,汉江可以与其相媲美。汉江虽说没有黄河的波涛汹涌,却拥有一份安详与静谧;汉江虽说没有黄河的波澜壮阔,却凝结一份清澈与淡泊;汉江虽说没有黄河的雄奇险峻,却给人一种高雅与秀美的感觉。汉江母亲河教会她的儿女以友爱、平和的.心态去做事、做人,教会他们淡泊名利,恬静致远。

美观的襄阳,还涌现出大量优良的历史名人——伍子胥、刘秀、诸葛亮……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光芒的踪迹。大量文人墨客也在襄阳流连忘返,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创造了璀璨的荆楚文化。

襄阳是如此美观,作为一个襄阳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家乡创办得更加美好。我相信,在襄阳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古城襄阳确定会变得更加光辉夺目。面对美观的襄阳,我愿唱出这世界上最美的赞歌:襄阳秀美传四海,九省通衢居要塞。土地肥腴气候适,人文荟萃多楚才。改革开放三十载,经济腾飞震内外。中部崛起鼓声起,飞跃进展指日待。

襄阳民风民俗作文500字篇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迎着欢声笑语,我们迎着噼里啪啦鞭炮声,我们迎着满心的期望,我们来到了挂念已久的祖国大地——湖北.大年初二我们在襄阳观看了古城墙、米公祠、古隆中。现在我把它们给你们介绍介绍吧!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樊城内,为北宋出名书画家米芾所建。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人称“米襄阳”。米芾很热爱珍藏砚台。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受到人们的爱戴。在他离任去世后,建米公祠以示纪念。

古城墙位于襄城区境内,原筑于汉初,略呈正方形。其东南隅有仲宣楼、夫人城等。城垣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城北以汉水为池,东、南、西三面凿有城濠,濠宽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它雄伟宏伟,真是令人感叹不已!

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古隆中,谈起古隆中大家断定都想到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的蜀国的丞相、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字孔明,他17岁-27岁在古隆中隐居。幼年失去了父母,后随叔父至荆州,17岁叔父亡,便来到襄阳隆中苦读,被称为“卧龙”。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等。研发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分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使刘备茅塞顿开。进入隆中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绿树成阴的树木,我们持续往里走,就看到了雄伟宏伟的古隆中大门,这大门很独特,由三个门组成,正中间是个大门,大门上印着三个红艳艳的大字古隆中;两旁各有一个小门,三个门中间有两根柱子,上面写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三顾频频天下计,下联是两朝开济老臣心。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三顾堂,这可是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的地方。那里有一块浮雕:诸葛亮和刘备相对行礼,张飞却双眼圆瞪,眉毛倒竖,一副气鼓鼓的样子。疑?那边怎么有一口六角形的井?原来是诸葛亮在这打水用的,现在它还是那么清澈见底,被光一照还是那么波光粼粼,使人叹为观止。

其实人生下来不是什么都懂的,就像爱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