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中溶液pH的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了解指示剂的选择方法。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其在定量测定中的迁移应用。一、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和原理⑴概念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⑵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卜与碱提供的OH一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即:《11)”酸)=以0^1一〉mil<、(0H碱)#八七二c(H‘)W(酸)V(碱),则c(H)=或c(°H)=—丽西一。.主要仪器使用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ab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注意(1)活塞由聚四氤乙烯制成的酸碱通用滴定管。(2)盛放见光易分解物质的棕色滴定管。.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酸或甲基橙)。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下表所示: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V(HC1)=20.00mL时,pH=7,HC1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由c(HCl)V(HCl)=c(NaOH)V(NaOH)>c(NaOH)=c(HCl)V(HCl)=c(NaOH)V(NaOH)>c(NaOH)=c(HCl)V(HCl)=c(NaOH)V(NaOH)>c(NaOH)=c(HCl)MHCl)0.125molL-iX20.00mLV(NaOH)=25.00mLc(HCl)V(HCl)=c(NaOH)V(NaOH)>c(NaOH)=0.1mol-fo由Kw=c(H+〉c(OH-)知,0.1mol-L-1的NaOH溶液的c(H+)=10-13mol-L-1,即其pH=13o10.如图是常温下向20.0mL的盐酸中逐滴加入O.IOmoLL」NaOH溶液时,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mL)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所得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原盐酸的浓度为「x的值为2.0pH=12时,V的值为20.4D.原盐酸的浓度为答案A解析当V(NaOH)=0mL时,盐酸的pH=l,因此c(HQ)=0.10molL),A正确、D错误;当反应后溶液pH=7时,HCI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因此n(HCl)=/z(NaOH),故V(NaOH)=20.0mL,B错误:当反应后溶液pH=12时,-z.g5c[rV(NaOH)+20.0mL=IXI0_2mol-L-1,解得V(NaOH)*24.4mL,C错误。综合强化11.用滴定法测定Na2co式含NaCl杂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A.试样中加入酚瞅;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B.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C.锥形瓶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D.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mL进行滴定答案B解析此实险过程中,待测值为c(Na2co3),根据酸与Na2cO3的反应可知,c(Na2CO3)-V^=》。酸、酢伙为Na2cO3与标准酸反应时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项,加入酚肽时,对实脸数据无影响;B项,此操作使V械数值偏大,故使c(Na2co鼻)偏大,最终所得Na2cCh的质量分数偏高:C项,此操作对实验数据无影响:D项,此操作使c(Na2co3)数值偏小,最终使所得Na2c。3的质量分数偏低。

(2020•驻马店期末)室温下,向20.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中滴加0.1000mol未一।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①怆5比0.7:②甲基红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pH在4.4〜6.2区间时呈橙色,pHW4.4时呈红色,pH26.2时呈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酚瞅;I:|3酚瞅;I:|3反应终点突变泣国甲基红甲基橙1()20301()203040A.滴定时,需用盐酸润洗锥形瓶B.滴定终点后俯视读数,以此数据计算出的盐酸浓度偏高C.若c(HCl)=0.1000molL,*NaOH)=30.00mL时,pH=12.3D.由图知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答案C解析A项,滴定时,用盐酸泗洗锥形瓶会导致锥形瓶内〃(HC1)偏多,则消耗的“NaOH)偏多,导致测定值。(HC1)偏大,错误;B项,滴定终点后俯视读数,导致"NaOH)偏小,以此数据计算出的盐酸浓度偏低,错误;C项,若c(HCl)=0.1000molL「,V(NaOH)=30.00mLL.GA、..》_0.1000X(30-20)_+10-14时,混合溶液中c(OH)='nmol-L1=0.02mol-L则c(H)=777万mol-L1=5X10",3mobL_|,pH=-1gc(H+)=-1g(5X10-13)^12.3,正确;D项,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是3.1〜4.4,甲基红的指示范围是4.4〜6.2,甲基红的指示范围与突变范围重登更大,则使用甲基红的误差小,错误。(2020.辽源期末)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用酚酷作指示剂滴至溶液由红色刚变无色时,立即停止滴定B.用蒸储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最后加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C.用蒸储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标准盐酸,调节液面至0刻度后,进行滴定D.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储水稀释后进行滴定答案D解析A项,用酚酿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此时还没有达到滴定终点,造成消耗的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工,可知,测定结果偏低,错误;B项,传,则)蒸馅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泗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消耗的“标准)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C项,用蒸馅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标准盐酸被稀释,浓度偏小,造成消耗的1/(标准)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D项,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馅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储水进行滴定,对V(标准)无影喻,测定结果不变,正确。⑴选用以下主要仪器和试剂,是否可以达到测定NaOH溶液浓度的目的?(填“是”或“否”)。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试剂:NaOH溶液O.lOOOmolL।盐酸⑵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o卜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mL盐酸,请填写下列空白:①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填“甲”或“乙”)中。二%mL=_

JUF匕mL?V|二二甲乙滴定前滴定后②某学生的操作步骤如下:A.移取VmL待测盐酸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配: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录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字母)。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o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③上图右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c(HCl)=mol-L-,o答案⑴否⑵①乙②BDCEAF洗去附着在滴定管内壁上的水,防止其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引起误差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z.0.1000(V2-Vi)③y解析(1)缺少酸碱指示剂,无法判断滴定终点。(2)①NaOH为强碱,应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中,故选乙。②按查漏一水洗一泗洗一装液一排气泡一调液而f读数一加待测液和指示剂一滴定一判断终点一读数、记录数据一计算的顺序思考。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③滴定过程中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吻一匕)mL,因此c(HCl)=

0.100O(V2-V1)ymol-Lo.如图是用0.1()()0n】ol.Lr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图和某次滴定前、后盛放盐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0.02000L则c(NaOH)=ci(NaOH)+c、0.02000L则c(NaOH)=ci(NaOH)+c、3(NaOH)=0.1100molL⑴仪器A的名称是。(2)盐酸的体积读数:滴定前读数为mL,滴定后读数为mLo(3)某实验小组同学的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平均浓度是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实验编号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盐酸的体积读数/mL滴定后盐酸的体积读数/mL120.001.2023.22220.001.2129.21320.001.5023.48(4)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①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②若滴定前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③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o答案⑴酸式滴定管(2)0.8022.80(3)0.1100(4)①偏低②无影响③偏高解析(2)滴定管的刻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精确度为0.01mL,因此滴定前的读数为0.80mL,滴定后读数为22.80mL。(3)第2组读数与其他两组差别较大,属异常值,应舍去,0.1000mol。」义(23.22-1.20)X10、ci(NaOH)=(),020(X)L=0.109=0.1099mol-L=0.1099mol-LC3(NaOH)=0.1000mol1一।X(23.48-1.50)=0.1099mol-LC3(NaOH)=(4)①会使V(HC1)偏小,c(NaOH)偏低;②对测定结果无影响;③会使V(HC1)偏大,c(NaOH)偏高。.滴定法是化学分析的常用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确度。酸碱中和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是常见的两种滴定方法:I.氧化还原滴定:双氧水常用于医用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化学兴趣小组欲准确测定某市售双氧水中比。2的含量:取双氧水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储水稀释。用一定浓度的高镒酸钾标准液滴定,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j+5H2。2+6《=2Mn2++5O2t+8H2O。⑴滴定时,将高钵酸钾标准溶液注入(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2)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II.酸碱中和滴定: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1图2⑶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填“1”或“2”)。(4)滴定前CHsCOOH的电离度为。答案(1)酸(2)滴入最后半滴高钵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3)1(4)1%解析(1)由于高镒酸钾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只能使用酸式滴定管。(2)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半滴高镒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3)HC1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浓度相同的HC1和CH3coOH的pH:HCKCH3COOH,根据图知,未加NaOH时,pH较小的是图1,所以图1是滴定盐酸的曲线。(4)滴定前CH3coOH|x]0-3溶液的pH=3,溶液中c(H‘)=10-3moi・L「,所以电离度X100%=1%。石蕊<5.0红色5.0〜8.0紫色>8.0版色酚儆<8.2无色8.2〜10.0浅红色>10.0红色甲基橙<3.1组色3.1-4.4橙色>4.4黄色指示剂变色范围(颜色与pH的关系)4.实验操作(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I检一一水洗一涧洗一装液一排气泡一调液面一初始读数水洗~装待测液~加指示剂⑵滴定£于9迫叁、眼睛注视锥形瓶

/内溶液♦色变化右手摇动锥形版(3)终点的判断:等到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回原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数据处理: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实验2〜3次,求出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再求出测定数值的平均值。|■正误判断」(1)锥形瓶在水洗后,要用待测液润洗2〜3次()(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是因为石蕊变色不明显()(3)滴定实验中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4)当观察到锥形瓶中颜色发生变化,立即停止滴定并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5)量取20.00mL待测液时可用量筒量取()答案(1)X(2)V(3)V(4)X(5)Xr深度思考」.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酸性溶液?提示酸式滴定管有磨砂的玻璃活塞,碱液容易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NazSiO."使玻璃活塞与滴定管壁粘合在一起,碱式滴定管有胶皮管,容易被酸性溶液腐蚀。.强酸与强碱恰好中和时pH=7,而甲基橙、酚儆的变色均不在pH=7时,为什么还可以用它们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提示以O.lOOOmolLr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1HCI溶液的滴定曲线为例。

「w点4甲基糙—突变范围10「w点4甲基糙—突变范围V(NaOH)/mL由曲线可以看出,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过程,在此范围内,滴加很少的酸(或减),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变化,能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所以即使酚觥、甲基橙的变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点上,但体积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应用体验」1.用0.01mohL「硫酸滴定0.01mol.L「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硫酸;②少加了1滴硫酸(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中pH相差O答案4解析①多加了1滴硫酸时,溶液呈酸性,则c(H+)=00lm['=]X1111LIO-5molL_1,pH=5;②少加了1滴硫酸时,则NaOH剩余的物质的量为0.05mLH2so4未•一,…_0.01mol-L-,X2X0.05mL+中和的部分,溶液呈碱性,c(OH)=析方=1X105molLc(H+)=IniL।X[0-M.vin-smolL-,=1X10_9molL_,,pH=9,所以①和②中pH相差4。IAIU.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卜列问题:(1)准确称量8.2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填字母)称量。A.小烧杯中B.洁净纸片上C.托盘上(2)滴定时,用ONOOOmol.L」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填字母)作指示剂。A.甲基橙B.石蕊C.酚酸⑶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o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溶液体积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10.000.4020.50第二次10.004.1024.00答案(1)A⑵B(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4)0.400097.56%解析(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2)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选甲基橙、酚献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荔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易造成误差。(4)根据c(NaOH)="哪t港:”分别求第一、二次的值,再求平均值,解得得c(NaOH)=0.4000mol-L_1,ZP(NaOH)=得c(NaOH)=0.4000mol-L_得c(NaOH)=0.4000mol-L_1,ZP(NaOH)=X100%^97.56%o-归纳总结(1)锥形瓶在装待测液前不能用待测液润洗。(2)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或氧化性溶液。(3)滴定管量取液体读数记录到0.01mLo.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氟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D.酚配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答案B解析当曲线a所表示的中和反应刚开始时,溶液的pH=l,说明原溶液是盐酸,所以曲线a表示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故c(HCi)=c(H+)=10"|molL-|=0.1mol-L-1,A、C项错误;P点时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生成氟化钠,溶液呈中性,故B项正确;甲基楂的变色范围是3.1〜4.4,酚配的变色范围是8.2〜10.0,且变色现象较明显,所以该中和滴定实验可以用酚酿或甲基橙作指示剂,故D项错误。二、中和滴定误差分析.误差分析依据(一元酸、碱的中和滴定)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侍鬻=写匕”,当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待测碱溶液时,C标准、V待刊均为定值,CW.的大小取决于”的大小。.常见的误差分析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步骤操作c(NaOH)洗涤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偏高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偏高未用待测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偏低锥形瓶洗净后瓶内残留有少量蒸储水无影响读数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偏低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偏高滴定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偏低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偏高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偏低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镯水无影响r应用体验」.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NaOH放在锥形瓶内,盐酸放在滴定管中)。用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填写下列各项操作会给实验造成的误差。(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的零点()(2)将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时,加入水的体积不准确()(3)滴定管装入盐酸前未用盐酸润洗()(4)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气泡排出()(5)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刻度线“0”或“0”以下,结束时初读数按0计算()⑹在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7)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8)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俯视()答案(1)D(2)C(3)B(4)B(5)A(6)B(7)A

解析(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零点,不能确定称量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2)锥形瓶内是否含水或加多少水并不影响NaOH与HQ的中和反应。(3)滴定管中装盐酸前未润洗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4)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相当于待测液比实际用量多了,导致结果偏低。(5)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小,导致结果偏高。(6)滴定过程中漏液使读出的待测液的体积比实际消耗量多,导致结果偏低。(7)摇动锥形瓶时,用力过猛,使少量液体溅出,致使一部分NaOH未被中和,消耗待测液体积减小,使测定结果偏高。⑻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使结果偏高。.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确)()A.配制500mL1molL-1稀硫酸实验中,用量筒量取18mol-L「浓硫酸时俯视读数B.配制100mL5moi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答案C解析A项,先计算所需体积再量取,俯视读数使得所量液体体积小于所需的体积,使得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当液面已超过刻度线后才认为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使得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C项,如使用藏式滴定管放出20.00mL待测NaOH溶液到锥形瓶中,起始时液面在“()”刻度处,俯视使液面已超过20.00mL刻度后才认为恰好为20.00mL,实际放出的液体偏多,消耗的盐酸偏多,所测待测液浓度偏高;D项,NaOH是标准溶液,俯视使读数偏小,V除偏小,所测待测液浓度偏低。-归纳总结滴定管读数误差分析滴定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试分析下列图示读数对滴定结果的影响:(1)如图I,开始仰视读数,(2)如图(1)如图I,开始仰视读数,(2)如图II,开始俯视读数,滴定完毕俯视读数,滴定结果会偏小。滴定完毕仰视读数,滴定结果会偏大。课时对点练课时对点练对点训练题组一仪器的选择与使用(2020・沈阳高二检测)准确量取25.00mL酸性高镭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0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答案C解析准确量取25.00mL液体,要用滴定管,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酸式滴定管。.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加入().1molL-i的盐酸,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然后用0.1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D.等于5mL答案A解析V(HCl)>20mL,所以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20mLo.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Ch溶液的浓度,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序号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①碱酸石蕊甲②酸碱酚配甲③碱酸甲基橙甲④酸碱酚猷乙C.C.③④C.③④D.C.③④答案c解析酸碱中和滴定中一般不选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①错误;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②错误。题组二滴定操作及数据处理.(2020•南昌月考)下列有关中和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中所用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3mLB.滴定管、锥形瓶均应先水洗后润洗C.进行滴定时眼睛应注意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而不应注意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若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值偏大答案C解析中和滴定实验中,标准溶液越浓误差越大,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3滴,A错误;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测定结果偏大,B错误;滴定前读数时仰视,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读数偏小,致使读取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偏小,故测定值偏小,D错误。.(1)取一锥形瓶,用NaOH待测溶液润洗两次;(2)在锥形瓶中放入25.00mLNaOH待测溶液;(3)加入几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4)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5)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6)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7)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标准酸溶液液面的变化,直至滴定终点。以上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⑷⑹⑺B.⑴⑸⑹⑺C⑶⑸⑺D.⑴⑶⑸⑺答案D解析锥形瓶不用润洗,操作(1)错误;一般不用石蕊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操作(3)错误;滴定管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才能注入待装液,操作(5)错误;两眼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操作(7)错误。.(2020•银川高二月考)室温下,用0.1mo卜「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