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庄子的《秋水》(节选)通篇以形式阐明观点()A.A.童话B.神话C.寓言D.传说

2.

3.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A.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B.色彩美、意境美、绘画美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D.节奏美、音乐美、形式美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

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5.我国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A.杜甫B.王维C.李白D.岑参

6.下列关于作家艺术风格方面的评论,错误的是()A.A.艾青的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7.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

9.“信誓旦旦”一语出自()

A.《诗经·卫风·氓》B.《短歌行》C.《国殇》D.《行路难》

10.下列句子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是()

A.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B.赏罚使天下必行之C.以身为苦而后化民D.处势而矫下

二、阅读理解(4题)11.阿庆

丰子恺①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仕②——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日: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略有删减)

【注】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仕: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D、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只得废然而罢”;也有通俗的口语,如“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

12.

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13.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为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也,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变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14.耕作的诗人

张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决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犬激动,人的激动。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的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②(他转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文中括号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

三、名句默写题(10题)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6.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17.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自居易《长恨歌》)

1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樽以相属。(苏轼《前赤壁赋》)

19.悠然心会,_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0.王睿楼船下益州,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1.伤心桥下春波绿,______________。(陆游《沈园二首》)

22.____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23.____________,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四、写作题(2题)25.请以“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6.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D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艺术成就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提到唐代的边塞诗,就不能不讲岑参。岑参与唐代的边塞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答这道题可使用排除法,李白、杜甫、王维都不是边塞诗人,只有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6.A

7.C

8.C

9.A

10.B

11.BD

12.①从其作品内容: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与土地的紧密结合。②从其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③从其创作观: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生活的真谛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①从其作品内容: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与土地的紧密结合。②从其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③从其创作观: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生活的真谛,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

1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4.①“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②“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托尔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地从事日常的劳作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农民生活的作品。①“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②“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托尔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地从事日常的劳作,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农民生活的作品。

1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16.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随天去秋无际

17.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

18.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19.妙处难与君说妙处难与君说

20.金陵王气黯然收金陵王气黯然收

21.曾是惊鸿照影来曾是惊鸿照影来

22.大漠穷秋塞草腓大漠穷秋塞草腓

23.斜月沉沉藏海雾斜月沉沉藏海雾

2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5.说“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26.生命的价值生命是宝贵的,他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可是,人究竞怎样活着才有价值呢?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地混日子吗?是整天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过那公子哥儿的生活吗?还是日夜打着小算盘,不顾他人,只想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吗?都不是!我们说:能够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不息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名言。是啊,活着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是生命有无价值的分水岭。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许多优秀人物,如夏禹为了治水,在外九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时珍为了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情愿餐风饮露,出没于深山老林之中,花了四十年功夫,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他们都名垂千古,博得人民的称赞。在现代,更有无数革命志士把个人的生命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全部和宝贵的生命都贡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为我们创造了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可以说,他们的生命的价值,达到了正数的极限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言。确实,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是临危不苟,舍生取义,还是奴颜婢膝,畏死偷生,这是检验生命有无价值的又一重要标尺。文天祥以他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他的名言,殊死抗元,九死不悔,最后被捕,囚禁三年,拒绝大元宰相的诱惑,慷慨就义,连敌人也叹服不止。这样的生命,真可说是永垂不朽呢!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更是英雄辈出,远远胜过古人,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罗盛教、蔡永祥、欧阳海?真是举不胜举。他们为人类的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