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乌头类中药在类风_第1页
二月:乌头类中药在类风_第2页
二月:乌头类中药在类风_第3页
二月:乌头类中药在类风_第4页
二月:乌头类中药在类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头类中药在类风湿治疗中的应用

药房胡庆平类风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关节,以对称性、多发性为特点,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类风湿病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痹证,与顽痹、历节更为相似,其治疗以祛风除湿、活化瘀为主,同时加用部分有毒的乌头类(附子、草乌川乌等)中药,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

中医用乌头类中药治痹证由来以久,早在《金匮要略》就记载有"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此二方中就有附子和乌头,上述二方为后世治疗痹证的代表方,至今仍应用于临床。可见,从古至今,乌头类中药在痹证的治疗中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如今,其功效也正在被现代越来越多的药理研究所证实。1、乌头类中药治疗类风湿病的历史2乌头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侧根(子根)。乌头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辽宁南部、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主要栽培于四川。2乌头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附子附子味辛、甘,性热;有大毒;归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止痛的作用。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心腹冷痛,风寒湿痹等。本品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本品含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2乌头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附子附子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中乌头碱、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均有镇痛作用。附子是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发挥抗炎作用的。附子除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外,本身可能还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2乌头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川乌川乌为草本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主产四川,陕西省、湖北、湖南、云南、河南、江苏等省有栽培。本品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具有袪风湿,温经止痛的作用。本品辛热升散苦燥,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为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治寒湿侵袭,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常与麻黄、芍药、甘草等配伍,如乌头汤(《金匮要略》);若与草乌、地龙、乳香等同用,可治寒湿瘀血留滞经络,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日久不愈者,如活络丹(《和剂局方》)。2乌头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川乌本品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乌头次碱,其次为乌头碱、新乌头碱等,均系双酯类,易被水解。本药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于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川乌总碱能显著减少角叉菜胶性渗出物中前列腺素E(PGE)的含量,表明抑制PCE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川乌总碱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所含的东莨菪碱可加强其作用。

2乌头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草乌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块根,草乌生于山坡草地或疏林中。主产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味辛、苦,性热;有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等。主要化学成分为乌头碱,中乌头、阿替新碱等。乌头碱、次乌头碱有镇痛作用,乌头总生物碱有抗炎作用。临床上将草乌制成每2ml含总生物碱2mg的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神经疼痛等。

附子、川乌、草乌附子、川乌、草乌同为毛茛科植物,但不同属。川乌和草乌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川乌的茎是直立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开紫色花,根是团块状,侧根就是附子,炮制后就是常用的附片。因为是附生于川乌的主根上,故名附子。草乌的茎是蔓生攀援状藤本,一般长约三米左右,还是开紫色花。草乌的根是长块状,没有附子。附子、川乌系栽培品,草乌为野生植物。在性味与归经方面三者相同;

附子、川乌、草乌在功效方面,三者各有异同,附子散寒止痛作用强于川乌;草乌与川乌同样具祛风寒湿,散寒止痛作用,只是川乌侧重于祛寒湿痹症,草乌侧重祛风止痛。附子、川乌、草乌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有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其它化学成分各有所异。在药理作用方面,小鼠作实验表明,川乌、草乌镇痛作用较附子明显。川乌与草乌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北乌头略强于乌头2乌头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此类药物对类风湿病都有一些独特的治疗作用,但用药中要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并且要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环境等因素。同时还需要严格炮制,合理配伍,减少甚至消除毒性,增强疗效。乌头类经久煎可以减少毒性,久煎可使有毒成分分解、挥发;也可以利用适当配伍来减轻或消除其毒副作用,提高药效,如附子甘草配伍等。但由于乌头碱有大毒,在使用时要注意用法用量。一般宜从小剂量用起,逐渐加量,但不宜超过药物的最大常用量。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无中毒反应,并行相关的化验检查。如发现有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采取解毒措施。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头类药物具有镇痛、抗炎和抗免疫功能的作用。乌头类中药抗炎、镇痛和免疫抑制PGE合成环节,可以排除依赖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其镇痛作用与脑内5-HT水平有密切关系,而对免疫抑制作用则通过T细胞及其亚群产生抑制,从而影响B细胞的功能,这也是乌头类中药用于抗风湿的药效学基础3、乌头类中药的毒副作用

乌头类中药的毒理作用为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还能直接作用并毒害心肌,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中毒症状。中毒表现为:先有唇、舌、四肢发麻,并遍及全身,且痛觉减弱。迷走神经兴奋,可致恶心、呕吐、腹痛、出汗、流涎、视力模糊及心率减慢、心律紊乱。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对心肌的毒性可致频发室早,甚至阵发性室速、室颤,引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3、乌头类中药的毒副作用抢救措施:停药。中毒早期,应立即催吐、洗胃,并用硫酸钠口服导泻。危重患者,应配合西医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强心等治疗。阿托品可以抑制腺体分泌、抑制平滑肌收缩、阻断迷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