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最终效率探讨_第1页
太阳能电池的最终效率探讨_第2页
太阳能电池的最终效率探讨_第3页
太阳能电池的最终效率探讨_第4页
太阳能电池的最终效率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能电池的最终效率探讨背景

化石能源过度消耗并且伴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太阳能电池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拥有可再生、清洁、安全、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虽然光电转化效率在10%~18%的太阳能电池已经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依然是研究者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目录1234Shockley-Queisser转换效率极限标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极限高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结论与展望Shockley-Queisser转换效率极限典型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极限,也就是所谓的S-Q效率极限(Shockley-Queisserlimit),一直是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理论瓶颈.光电转换过程中能量损耗的原因主要有3个:光子能量低于半导体材料的带隙能量时,光子不会被吸收,能量大于带隙的光子,其超过带隙能量的那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损失。黑体背景辐射.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任何绝对温度不为零的物体都会不可避免地向外辐射电磁波。电子-空穴的辐射复合.根据细致平衡原理(detailedbalance),电子和空穴在吸收层中相遇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辐射复合,重新产生光子辐射出去.太阳能电池的S-Q转化效率极限图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公式其中,q是电子电荷,V是器件电压,和分别是入射太阳和辐射复合的光子流强度,是Stefan-Boltzmann常数,Tsun是太阳的温度.根据公式,单节太阳能电池在非聚光条件下的效率峰值是33.7%.标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极限标准太阳能电池主要指单结器件太阳能电池硅基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转换效率标准太阳能电池情况填充因子表征太阳能电池的优劣,在一定光谱辐照度下,FF愈大,曲线愈“方”,输出功率也愈高。填充因子硅基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的带隙约1.12eV,其非平衡载流子寿命较长,电池稳定性较好.目前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已可以达到25%左右,但是单晶硅的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单纯从电池结构优化上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的可行性并不高,转换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多晶硅的原子基本排列形式与单晶硅相同但排列晶面不同,因此多晶硅各向异性不明显,晶体缺陷相对较多,电阻率较大,转换效率也较低,目前最高转换效率在15%左右.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成熟的方法来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单晶硅表面微结构处理和分区掺杂,将表面制成倒金字塔结构,或者在表面涂一层减反射层来提高光吸收.晶体硅的带隙为1.12eV,只能够吸收波长短于1100nm的近红外光.为了拓展对更长波长范围的光吸收,可以利用上转换材料把亚带隙(sub-band-gap)近红外光(波长大于1100nm)转换为可见光/近红外光(波长小于1100nm).

Trupke等人计算了标准空气质量地面谱条件(AM1.5)下,单结电池结合理想的上转换材料后,光电转化效率上限可以达到50.7%.

松下公司今年3月宣布,公司的光伏组件已在研究层面实现高23.8%(采光面积*3:11,562cm2)的转换效率,该数据远远打破晶体硅光伏组件此前的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14年4月,松下宣布公司的硅异质结电池实现高达25.6%*4的世界最高转换效率。因此,松下同时保持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晶体硅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世界记录。松下公司的成果化合物太阳能电池

化合物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CdTe,GaAs,CIGS等化合物材料组成的太阳能电池.通常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更高、更耐高温、更耐辐照.

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已经接近28.8%,而多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可达到38%以上,是目前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经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Re-newableEnergyLaboratory)测试及认证,目前CIGS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了21.7%.若利用聚光装置的辅助,效率可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为具有光吸收强、载流子迁移率高、易加工等优点而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尤其近几年其光电转换效率不断刷新,2009年的3.8%到目前为止报道的超过20%,发展十分迅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通过调节钙钛矿材料的组分来调节带隙,从而调节吸收范围.通过界面调控来提高电子和空穴的抽出.优化钙钛矿成膜过程.通过减反射手段(anti-reflectivestrat-egy)来减少这种损失.

理论预测,利用朗伯光诱捕,带隙为1.55eV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上限为31%.为了突破上述效率极限,可以拓宽电池对于入射光的吸收范围.钙钛矿材料的光谱吸收范围为300~800nm,结合晶体硅(300~1200nm)制备成叠层结构,吸收范围可拓展至红外区域.理论计算显示,对于双结钙钛矿/单晶硅堆积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的上限为40.6%高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寻找新的材料、改善器件结构、降低能量损耗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此,近年来许多新型电池概念被提出,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工作使这些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有可能突破S-Q效率极限.多结太阳能电池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多激子太阳能电池其他新概念太阳能电池多结太阳能电池

单一半导体材料组成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受到单一带隙极限转换效率的限制,无法超越S-Q效率极限.因此,采用多结(multi-junction)结构(表2),以多种带隙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叠层电池从而最大化利用光能,成为突破光电转换效率限制的途径之一.多结太阳能电池

多结太阳能电池一般是将2个或多个带隙不同的子电池按带隙从宽到窄、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在聚光条件下,无穷多节太阳能电池的极限效率为86%,这是目前太阳能电池能够达到的最高理论效率.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2014年由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法国微电子研究机构CEA-Leti与法国Soitec公司共同开发一款用于聚光光伏(CPV)系统的Soitec多结太阳能电池日前成为该公司最新的达到世界纪录的电池,转换效率为46%,这是上述机构在一年内第二次刷新世界纪录,此前一次公布的世界纪录是在2013年9月份。2016年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员与奥地利半导体工艺公司EVGroup连手大幅提高了硅基多结面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30.2%,写下目前的最新记录。中间带太阳能电池

中间带太阳能电池是在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区域引入连续的电子能带,即在导带和价带之间增加1个能带,低于带隙能量的光子可以首先被价带上的电子吸收,跃迁到中间带上,再继续吸收光子,达到足够的能量后再次跃迁到导带上.

中间带的材料必须具备下列性质:价带到导带的吸收系数比价带到中间带的吸收系数大,价带到中间带的吸收系数比中间带到导带的吸收系数大;中间带必须是半满的,且应有足够的电子空穴对浓度,从而能够满足电子从价带到中间带的跃迁和中间带到导带跃迁的要求。

根据理论计算,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的极限转换效率在1sun和全聚光条件下分别可以达到46%和63.2%.如果考虑无穷多中间带的存在,中间带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可达77.2%.中间带太阳电池能带结构及电子跃迁示意图中间带太阳电池结构多激子太阳能电池

多激子过程是指把1个高能量光子转换为多个电子-空穴对的过程[38],在太阳能电池中可以使光电流增大,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多激子产生需要的条件包括:多激子产生的速度要大于热载流子冷却速度;材料需要有很强的光吸收能力,碰撞离化后能产生大量多激子.

根据理论计算,在非聚光下,单结多激子太阳能电池的极限转换效率可以达到44.4%

分裂的三重态激子电荷分离其他新概念太阳能电池热载流子电池通过理论计算在1sun和全聚光条件下的极限转换效率可以达到66%和85%。理论计算表明在1sun和全聚光条件下,热光伏太阳能电池的极限转换效率可以达到54%和85%。

结论与展望

对于传统单结太阳能电池,由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相互制衡,发展合适的带隙、强吸收系数、高迁移率的新材料是提高电池效率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们惊喜地看到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CIGS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不断发展,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越来越逼近S-Q效率极限.另一方面,随着多结太阳能电池、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多激子太阳能电池等新概念太阳能电池的出现,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纪录在不断地被改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