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品油“先征后返”的背后情况分析前几天,国家财政部在其网站上挂出一则信息,标题为《财政部关于成品油进口税收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大体内容是,今年二季度,中石油、中石化的部分成品油进口税将实行“先征后返”。
此前,关于“先征后返”方案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并被看作是在既不上调成品油价格,又鼓舞进口满意市场需求的双重前提下,一个最现实最可行的方案。而当方案真正水落石出,人们发觉,与坊间风传的版本,还是有着重要的差别。也就是,预期中针对原油进口的“先征后返”,变成了针对成品油进口“先征后返”。
隔靴搔痒之嫌?
《通知》指出,经国务院批准,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对中国石油自然 气集团公司进口的50万吨汽油、100万吨柴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进口的50万吨汽油、150万吨柴油实行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
涉及的详细进口企业包括中国石油自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东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自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南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自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东北销售分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等。
据悉,我国原油消费中七成以上依靠进口。中石化相关人士透露,中石化的原油加工量中,外购原油占80%左右。依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原油455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9%;为此支付了300.31亿美元,加上美元贬值因素,今年一季度进口原油所支付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6%。与之相比,成品油的进口增幅虽高,总量却不行同日而语。一季度,全国累计进口成品油908万吨,同比增长13.8%;为此所支出的美元为60.3亿美元,同比增长82.8%。
明显,“先征后返”针对成品油而非原油进口更多了一层隔靴搔痒的意味。
不过,政策出台,还是聊胜于无。事实上,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始终在不断增长,而油价倒挂导致部分油企炼油乐观性降低,使国内成品油供应越来越跟不上需求的进展。成品油完全自给自足,已经不太可能。中石化一位相关负责人告知记者,“现在每个月除了加紧炼油,还需要直接从国外进口成品油。”
去年底和今年初,国内部分地区成品油市场都一度消失“油荒”危机。为保障国内供应,国家发改委要求中石化与中石油增加成品油进口。例如中石化,去年11月份从国际市场高价进口了28.7万吨柴油,12月份支配进口42.3万吨柴油。由于进价高,对于部分增加的进口成品油,两大集团不得不亏本销售。
能否根本性减亏?
对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而言,先征后返多多少少可以缓解大量进口带来的亏损。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平稳较快进展,对成品油的正常需求稳步增加。此外,南方遭受罕见雪灾,灾后重建对成品油的需求增加较多。目前,我国又进入了春耕用油高峰期。不久前,国内部分地区甚至传出柴油告急的“油荒”消息。为保证市场供应不断档,大型国有油企肩负着供应重责。除了承受着进厂原油价格与出厂成品油批发价格倒挂、“越炼越亏”的局面,还要从国际市场直接购进肯定量的方案外进口成品油,以解国内“燃油之渴”。
目前,由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居高不下,使得国际市场上随原油而动的成品油价格,与国内市场尚未开放的成品油定价相比,也高出不少,且差价正呈现越拉越大之势。也就是说,国有油企不但是越炼越亏,在成品油进口上也是“越进越亏”。
从国内几大石油巨头公布的2022年年报看,虽然其总体利润依旧很高,但增速已明显放慢。中石油去年净利润1456亿元,同比增幅2.4%,明显低于上一年的6.6%;中石化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5.5%,也远低于上一年的28.08%。
因此,此番部分成品油进口实施“先征后返”,很明显是一个针对性的政策,有石化行业分析师指出,对成品油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中石油、中石化等几大石油公司无疑是最大受益者,进而确保国内市场的成品油供应。
但也有不同看法认为,对部分成品油进口“先征后返”,能起到的作用有限。“进口原油的量远远大于成品油,仅靠对成品油进行变相减税,对大型油企减亏抑损如同杯水车薪。”
中石化有关人士表示,成品油进口“先征后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亏损问题。据悉,假如将目前国际上的成品油价格折算成以吨计算,则每吨汽油和柴油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大约为7035元和6825元,进口到国内后还要征收1%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到岸完税价格约为每吨8300元和每吨8000元。这个价格,即便返还一部分增值税,与国内成品油出厂价相比,还是存在每吨1000元到1500元的价差。
权衡后的变通?
部分成品油进口税“先征后返”,有人说它治标不治本,有人说它避重就轻,有人说它可能收效有限。
但在一个特别的背景下,这可能是一个经过反复权衡后的变通之策。这个所谓的“特别的背景”,正是当下国内正在面对的通胀压力。通胀压力下,既不能轻易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又要平稳满意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
巨亏之下,企业最希望的无非是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从而根本上转变油企在炼油和进口成品油上的亏损怪圈。但是,现在上调价格缓解亏损,却不太合适。去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今年一季度CPI累计上涨8.0%。这种状况下,实行各种措施抑制那些完全市场化的消费品价格上涨还来不及,对于尚处掌握之中的成品油价格,要上调明显不合时宜。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表示,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社会各方影响较大,需要统筹考虑国内经济形势特殊是物价形势。
中石化董秘陈革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政府部门综合考虑经济进展、物价稳定等多种因素,对成品油、水电气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价格实行从紧掌握。“从长期看,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国内经济形势看,物价上涨压力很大,近期能否调整成品油价格,的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被普遍解读为“成品油近期涨价可能性较小”。
而对于国有大型油企的压力,各相关政府部门的确心知肚明,并开头讨论相关政策措施。不久前对中石化等的炼油补贴,就是措施之一。此次实施“先征后返”也是一种方法。经济学者分析,当前我国正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而国际油价持续高涨无疑是我国重要的输入性通胀因素之一。假如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交易免责协议书范本
- 贷款订单转让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大学化学试题理解与运用试题及答案
- 《Part I》获奖教案下载七年级上册初中英语北师大版
- 玻璃钢航空警示球不同颜色的含义是什么
- 2025年理疗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6届化学初赛试题及答案
- 商业房意向协议合同协议
- 怀孕上班安全协议书模板
- 商业经营服务合同协议
- 居间人居间费用分配协议范本
- 锂电池起火应急演练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2024年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银行理财双录培训课件
- 乾坤未定吾皆黑马+高考冲刺百日誓师主题班会
- 2025年4月自考00160审计学押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通过饮食调理改善肠道功能
- 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和解决方法
- 住培临床技能教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