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检修与日常运用论文_第1页
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检修与日常运用论文_第2页
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检修与日常运用论文_第3页
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检修与日常运用论文_第4页
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检修与日常运用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摘要 1一、 绪论 2\o"CurrentDocument"1、 电力机车的发展历史 2\o"CurrentDocument"2、 HXD3电力机车转向架 3\o"CurrentDocument"二、 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简介 4\o"CurrentDocument"1、 转向架总参数 4\o"CurrentDocument"2、 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结构组成 4\o"CurrentDocument"三、 转向架的检修工艺 9\o"CurrentDocument"1、 轮对的检修工艺 9\o"CurrentDocument"2、 轴箱的检修工艺 11\o"CurrentDocument"3、 牵引杆的检修工艺 13\o"CurrentDocument"四、 转向架的日常运用与维护 14\o"CurrentDocument"1、 轮对电动机组 14\o"CurrentDocument"2、 基础制动装置 14\o"CurrentDocument"3、 弹簧悬挂装置 14\o"CurrentDocument"4、 电动机悬挂装置 15\o"CurrentDocument"5、 牵引装置 15\o"CurrentDocument"6、 构架 15\o"CurrentDocument"参考文献 16\o"CurrentDocument"结束语 17\o"CurrentDocument"致谢 18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检修与日常运用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的交通发展的日新月异,轨道交通凭着自身高效、快速、便捷的优势,己逐渐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转向架是机车车辆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起着承载车辆、提供牵引力(动力转向架)、减震、车辆的导向等作用。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机车车辆的运行质量、动力性能和行车安全。高速列车在全世界各地的疾速奔驰,现代轨道车辆的飞速发展,无一不与转向架技术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可见,转向架技术对靠轮轨接触驱动运行的现代机车车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和背景的不同,以及技术条件上的差异,致使各国研制的高速转向架结构类型所有差异。但是通过在设计原则上的共识和实践经验我们发现转向架形式上还是有众多相同之处,如采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无磨耗轴箱弹性定位、盘形制动为主的复合制动系统等。本文主要叙述了三个部分,分别为HXD3转向架的结构、检修与日常运用。转向架的结构各有不同的特点;检修工艺的操作步骤;日常运用与维护。关键词:电力机车转向架运用检修—、绪论1、电力机车的发展历史电力机车是由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因为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中的电力机车给,所以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始于1958年。当时的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也就是现在的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在协助湘潭电机厂制造工矿电力机车的同时,设计并试制铁路干线电力机车。1958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台干线铁路电力机车试制成功,命名为6Y1型。1968年,经过对6Y1型10年的研究改进,在中国半导体工业发展的条件下,将引燃管整流改为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试制出韶山1型,代号SS1。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大速度90km/h,车长19400mm。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69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联合研制了韶山2型电力机车试验车,代号SS2o株洲电力机车工厂1978年设计试制的大功率电力机车韶山3型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代号SS3。1989年开始批量生产至今。韶山3B型重载货运电力机车,代号SS3Bo株洲电力机车厂2002年在SS系列机车的设计平台上开发的一种12轴重载货运电力机车。韶山4改进型电力机车,代号SS4Go是在SS4、SS5和SS6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吸收了8K机车一些先进技术设计的。韶山6型干线客货运电力机车,代号SS6。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制造的国际招标中标机车。机车功率持续48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20200mm。韶山7型干线客货两用电力机车,代号SS7。是大同机车工厂自行研制开发的新型电力机车,该机车填补了我国山区小曲线区段线路客、货运电力机车的空白,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韶山7E型客运电力机车,代号SS7E。是最新开发的客运机车。韶山9型干线客运电力机车,代号SS9。以成熟的韶山型系列电力机车技术为基础,采用了许多国际客运机车先进技术,是我国干线铁路牵引旅客列车功率最大的机车。机车功率持续4800kW,最大速度170km/ho我国早期的电力机车为整流器式电力机车为交直传动的电力机车,采用脉流牵引电机,与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相比,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第一,同等功率的脉流牵引电动机体积比较大,而机车的结构本身已经限制了电机的安装空间;第二,同等功率等级的电机重量比较大,增加了机车转向架簧下质量,使轮轨的冲击比较大,不适合机车高速牵引的要求;第三,脉流牵引电机本身的特性比较软,机车的黏着利用率低,重载牵引时容易发生空转,制动时容易滑行,且空转后不易恢复;第五,由于牵引电机本身带有换向器,需定期维护,此外,高速、大电流运行时电机换相困难,容易出现电机环火等故障。HXD3型电力机车是目前世界上批量投入商业运行的6轴电力机车中功率最大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机车采用IGBT水冷变流器,交流电机矢量控制,采用轴控驱动方式,采用网络控制技术、CCBII制动系统。机车单机功率7200KW,牵引5000t列车运行最高速度132km/h02、HXD3电力机车转向架为使机车获得良好的动力学性能,保证机车运行的安全可靠,作为重载货运牵引的电力机车,在满足各项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转向架结构设计时,着重考虑机车粘着重量的利用率。该转向架具有以下的结构特点:牵引电机采用内顺置布置。这种布置可使机车在牵引工况获得较小的轴重转移。为此现在大多数机车转向架均采用牵引电机内顺置。低位推挽式单牵引结构。加以合理的悬挂参数选择,使机车轴重转移减小,满足机车牵引要求。构架刚度和强度,侧架与端梁、横梁连接处采用圆弧连接的结构形式,降低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二系悬挂高圆弹簧组每侧一组由三个弹簧组成,这种布置使弹簧接近回转中心,可减小弹簧的回转位移,降低弹簧的剪切应力。一系弹簧采用单圆、小静挠度值,使一、二系弹簧参数搭配趋于合理。基础制动采用KNORR公司的轮盘制动,使轮对受力形式较踏面制动更加合理。驱动装置采用德国VOITH公司设计的滚动抱轴式半悬挂结构。抱轴箱体采用高强度、高冲击韧性的球墨铸铁材料,与“U”形管式抱轴箱相比,装配结构更加简单,适用性强。

二、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简介1、转向架总参数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表1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参数项目参数项目参数传动方式交直交车体底架长度19630mm轴式Co-Co机车宽度3100mm轴重23+2t机车高度4100mm总重138t、150t机车全轴距14700mm轨距1435mm转向架固定轴距2250+2000mm机车前后轴中心距20846mm车轮直径1250mm功率因数)>98%受电弓滑板工作范围5200mm〜6500mm启动牵引力520kN、570kN最高速度120km/h持续功率7200kW电制动方式再生制动2、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结构组成(1)转向架构架构架是转向架众多部件联结的主体骨架,也是承载和传力的基体,通过构架保证转向架内各部的互相定位和必要的运动关系,是由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侧梁、前端梁、后端梁、牵引横梁和各种附加支座等组成构架是转向架的重要承载部件,是转向架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基础,构架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必须满足要求,以确保机车的安全性。HXD3型机车的转向架是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引进西门子公司的技术,用于120KnVh速度级重载货运电力机车的转向架,由于机车的牵引力大,所以对转向架构架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三轴转向架构架传统的“目”字形焊接钢结构,由前端梁、后端梁、牵引梁和2根鱼腹形侧梁组成,所有梁体都是箱形梁焊接结构,除个别安装座外,基本上是对祢结构。构架的侧梁与横梁、侧梁与端梁通过上下盖板对接,对接处不在同一截面内。HXD3:牵引电机采用内顺置布置、低拉推挽式单牵引杆结构加上选择合理的悬挂参数,可减少机车的轴重转移,满足牵引要求。图1构架三维图⑵轮对装配轮对是转向架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机车各部分的载荷均通过它传递给钢轨,牵引电动机所产生的扭矩也是通过它传至钢轨产生牵引力。机车运行时,它还承受钢轨接头、道岔、曲线通过和线路不平顺时所引起的垂向作用力和水平作用力。所以,轮对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该转向架由3组轮对电机顺置安装,每组轮对电机主要由轮对、牵引电机、抱轴承箱和传动齿轮及箱体等组成,轮对由车轮、车轴和轴箱装配组装而成,轮对设计及装配的技术满足标准UIC813及EN13260的要求。车轮与车轴的装配按照标准UIC813要求,采用注油压装的方式进行装配,过盈量为0.31〜0.37mm。要求保证轮毂内、外侧面均突出车轴轮座。轮毂两侧突悬,可减小微动磨损对车轴的影响及将轮对压装的拉应力从轮座转移到轴肩圆弧处,有效地提高车轴轮座的疲劳强度。抱轴承箱采用管柱面封闭的球墨铸铁的管状结构,这种封闭结构改善了铸造的工艺性,减轻应力集中,同时由于球墨铸铁的结构特点,能够提高抱轴承箱的抗振疲劳强度。传动齿轮采用一级减速圆柱直齿传动,牵引电机输出的扭矩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传递到轮对,实现轮对牵引力的产生。图2轮对三维图⑶牵引装置牵引装置是连接机车车体与转向架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传递机车的牵引力或制动力。机车运行时牵引装置应适应机车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各种相对运动,对这些运动不应存在约束,其中包括:转向架相对于车体的横动、在水平面内的回转,车体相对转向架的浮沉振动、点头振动及侧滚振动。通过控制牵引点高度和悬挂系统,使启动和牵引时机车的轴重转移最小,通过轴控技术的应用,对轴重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机车的粘着重量利用率。采用单推挽水平短牵引杆结构。图3牵引杆三维图(4)一二系悬挂装置一系悬挂系统:用来保证一定的轴重分配,缓和线路不平顺对车辆的冲击,并保证车辆运行平稳。它包括轴箱弹簧、垂向减振器和轴箱定位装置等。:一系悬挂装置采用独立的轴箱弹簧悬挂结构,每个轴箱有两个螺旋弹簧和两个橡胶垫承载,螺旋弹簧和橡胶垫串联安装在轴箱的两侧,轴箱两侧还各安装有一个在三向不同刚度的弹性拉杆定位装置,机车运行时,弹性拉杆起到传递牵引力、制动力、横向力的作用,另外为了达到衰减振动和吸收振动能量的目的,配置了一系垂向油压减振器。每个轴箱设置了2个相同的圆弹簧,圆弹簧的材料为60Si2CrA,旋向为右旋。圆弹簧的基本参数有;簧条外径①40mm、平均直径®190mm.有效圈数3.6圈、总圈数5.1、自由高276.5mm、工作高232mm。二系悬挂装置是构架与车体间的二系悬挂系统,它由高柔螺旋圆弹簧、橡胶垫串联作为承载主体;同时在构架与车体间设置垂向、横向和抗蛇行减振器,以衰减各向产生的振动。SS9型电力机车二系圆弹簧材料为50CrVA,簧条采用拉光(磨光)技术,一次加热成型,从而获得较小的脱碳层,提高其抗疲劳性能。簧条外径①48mm、平均直径①238mm、有效圈数6.2圈、总圈数7.7、自由高489mm、工作高400mm。橡胶垫由两层钢板中间夹着橡胶硫化而成。SS9型电力机车油压减振器有垂向、横向和抗蛇行三种。垂向包括一系垂向减振器和二系垂向减振器。一系垂向减振器阻尼系数为80kN.S/m,二系垂向减振器阻尼为120kN.S/m横向减振器阻尼为90kN.S/m。抗蛇行减振器阻尼为1000KN.S/Mo二系悬挂系统:又称为支撑装置,HXD3型机车的支撑装置由高圆弹簧和二系垂向减震器和横向布置抗蛇行减震器组成。高圆弹簧支撑着机车的上部结构重量,并通过它实现车体上部的垂向静载荷,动载荷及横向载荷。当机车通过曲线时,它可使转向架与车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使机车顺利通过曲线;当通过曲线后,它可使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快速恢复原来的平衡位置。图4悬挂装置三维图(5)电动机悬挂装置电动机悬挂方式为滚动抱轴式半悬挂。牵引电机一端通过滚动抱轴箱装配支

承在车轴上,另一端通过一根两端带橡胶关节的吊杆弹性悬挂在勾结的横梁和后端梁上。电动机悬挂装置的吊杆一方面承受牵引电机的静载荷,另一方面承受牵引电机工作时的反力,同时在牵引电机过程中,它可以随电机纵向和横向自用摆动,并且橡胶关节可以衰减牵引电机传给结构和振动。图5电动机平面图(6)基础制动装置基础制动装置是对运行中的机车执行减速和停车的一种装置。本车采用的是轮盘式制动,每个车轮安装一套独立的单元制动器,每个转向架还装有二套带有弹簧停车储能制动的单元制动器,安装在第一、六轴车轮上。当机车制动时制动单元得到压缩空气,通过制动缸活塞杆推动卡钳和闸片,压力作用到安装在车轮辐板上的摩擦盘上,使闸片与摩擦盘产生摩擦,消耗功率,将动能转变为热能散发掉,从而使机车达到减速和停车的目的。图6基础制动装置三维图图6基础制动装置三维图三、转向架的检修工艺本小结主要设计了轮对、轴箱、牵引杆的检修工艺,具体如下:1、轮对的检修工艺基本技术要求表2轮对主要技术参数限度序号名称限度禁用1车轴轴颈直径N①158.272车轴端面磨耗量W13滚动圆直径N①1190W①11504轮辗宽度N1365轮对内侧距离1353+1.5-16同轴轮对内侧距离差小于等于17滚动圆直径差同一轴>1N2同一转向架>2N3同一机车>2N48轮缘厚度233.5W249轮缘高度N2710踏面偏差W0.511踏面磨耗深度N7擦伤深度N0.7缺陷Nl*40设备与工具车轮车床、卧式篷床、立式车床、天车、注洗设备、超声波探伤仪、电磁探伤器、检点锤、专用吊装工具及钢丝绳、塞尺、铜锤、角磨机、油光铿、半圆铲、扁锤、手锤、油石、轮耦厚度尺、踏面外形样板、轮径专用量具、齿形样板、卷尺、齿厚卡尺、窄塞尺、游标卡尺、毛刷工艺过程解体、清洗将轮对装配解体出来后,用专用清洗设备煮洗轮对装置,然后对煮洗干净的轮对装置放置到轮对检修工作区。清扫轮对、清除油垢:用汽油棉丝及毛刷清理各死角,特别是需要检查和测量的部位。其中包括:车轴抱轴颈、轴颈、车轮内外表面、从动齿轮表面等。其清洁度符合有关标准。车轮检修目视检查车轮与车轴的配合状态,不许有位移和松动现象。用超声波探、磁探对车轮各部进行探伤,不得有超标缺陷。检测轮辗宽度、厚度、轮缘宽度、厚度;检测车轮踏面的磨耗深度、擦伤、缺陷及轮缘的垂直磨耗情况,踏面不得有裂纹、黑皮和夹渣。确定是否需要镰轮及镰轮的范围。检查轮辗侧面不得有横向裂纹、圆周向裂纹,对外侧面不大于7mm,内侧面不大于3mm的裂纹,允许用角磨机打磨消除,或用半圆铲铲除,深度不得超限,同一侧面上的铲沟不得超过两处,且轮缘部位不得有铲沟,轮耦禁止焊修。然后超声波探伤须合格,不得有超标缺陷。检查车轮轮辐、轮毂状况,轮辐、轮毂表面的圆周向裂纹可用半圆铲铲除,内外侧铲沟深度不得超限。同一侧面上的铲沟不得超过两处,轮辐两侧同时有裂纹时禁止铲修,车轮工艺孔不允许有裂纹,车轮不允许焊修。然后超声波探伤须合格,不得有超标缺陷。镰轮。在专用镰轮机上镰修车轮,吊装时,不得碰伤轴端面及轴中心孔。镰修时,允许在轮耦内侧面上,留有两处总长度不超过400mm,每处长度不超过200mm,深度不超过1mm的黑皮。在轮缘的外侧面上由轮缘顶部量起,在范围内,允许留有深度不超过2mm、宽度不超过5mm的黑皮。镰完后,应用踏面外形样板,轮耦厚度尺、游标卡尺、轮径专用量具对车轮进行检查,其踏面偏差、轮辐厚度、轮辐宽度、轮缘高度及轮缘厚度轮径符合限度规定,且两轮轮径差不得超限。检测轮辐内侧距离,须符合限度要求。从动齿轮检修外观检查从动齿轮与车轴的结合状态、齿圈与齿轮心结合状态,两者不得有松动及相对位移。外观检查齿轮齿面剥离、齿边角折损、点蚀包罗面积、深度等齿面状态,超限者更新。用电磁探伤器探伤检查齿部,必要时齿轮心也要探伤检查,并作好记录,有裂纹的齿轮应更新。用齿厚塞尺及齿形样板测量检查法面固定弦齿厚和齿形偏差,超限者更新。车轴检修先外观检查车轴轴端中心孔、螺纹孔。轴端面不得有明显的擦伤及碰伤,螺纹孔螺纹应良好,中心孔不良及端面拉伤影响探伤的可在锁床上镰修,镰修后表面粗糙度Ra应不高于3.2um,最大镰修量每端不得大于1mm,端面镰修后需重新打原轴号钢印。检查轴颈状态及尺寸,轴颈不得拉伤、碰伤或裂纹,否则更换新品。检查抱轴颈部分,不得有锈蚀、碰伤、拉伤等不良现象。如轻微锈蚀、碰伤、拉伤深度不大于1mm(禁用限度),可用细油石及砂布打磨消除。用电磁探伤器对车轴可见部分进行探伤,并作好记录,有横向裂纹者更新,轴身部分深度不大于1mm的轴向裂纹允许镰修或铲沟消除。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车轴可见部分进行探伤,并予以记录,有裂纹者更新。完工轮对组装完工后,按要求进行油漆。并有专职人员对其检查合格,予以记录方可交验到下一道工序。注意事项作业过程中使用工具适当,并注意人身及部件安全对关键紧固件打防缓油漆标记良好部件注意做好防护工作2、轴箱的检修工艺轴箱基本技术要求表3轴箱主要技术参数限度序号名称原形限度1车轴对轴箱横动量端轴0.6~1.8端轴0.6~1.8中间轴30中间轴30+22轴承组装径向游隙0.165〜0.2150.315—0.355设备与工具天车、退装轴承(外圈)压力机、风动扳手及专用套筒、吊具、套筒扳手、铜锤、黄铜锤、机械钳工常用工具、清洗油盘、游标卡尺、油石、塞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毛刷、钢丝刷、轴承径向间隙测量仪、轴箱拉杆两芯棒中心距测量仪、轴箱拉杆解体组装压力机及专用工具。工艺过程解体拆除油压减震器。拆除接地装置、内外端盖螺栓。取下轴箱体、前后端盖、防尘圈、轴承等相关部件。清洗、检查及修理将轴箱体外表面、前后盖外表面、拉杆体等拐角处的油垢用钢丝刷及汽油棉丝擦拭,清洁度符合有关标准。轴箱体及前后盖表面用汽油清洗干净,清洁度符合有关标准,轴箱体内表面上有锈蚀时允许用0#砂布打磨处理。外观检查整体轴承,不得有变形、过量磨耗和松动,否则应更新。外观检查前、后盖及轴箱体,不得有裂纹及变形外观检查轴箱拉杆体,不得有裂损及变形。橡胶件更新。外观检查圆簧不得有裂纹、折断、倾斜,圆簧有裂损时应更新。在平台上检测各圆簧自由高在224〜220mm范围内,检测轴重23t时的压缩高在180.5〜176.5mm范围内,并按同一转向架圆簧组装压缩高之差不大于2mm选配成组,否则应加垫调整。组装及性能测试组装轴承时轴箱体应清洗干净,轴箱轴承的组装采用整体冷压方式,压装终止贴合压力为55t〜60t,并且压力应平稳上升,不得抖动。轴箱螺栓拧紧应用扭矩扳手,用规定的扭矩拧紧,并应使用LT262紧固胶。组装弹簧时应按每个弹簧标注的工作高度进行选配,同一转向架各弹簧的工作高度之差不大于2mm,同一台机车不大于4mm,当达不到要求时,允许用调整垫片调整。调整垫片的安装数量根据组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组装防尘圈时,其槽内应涂少许油脂。组装前、后端盖时应尽量使两者与轴箱体的间隙均等注意事项作业过程中使用工具适当,并注意人身及部件安全对关键紧固件打防缓油漆标记良好部件注意做好防护工作3、牵引杆的检修工艺牵引杆的基本技术要求表4牵引杆主要技术参数限度序号名次限度禁用1连接杆销^0692连接杆组装村套370.53拐臂销N①744拐臂组装村套W①75.55连接杆销与套的间隙0.25—1.5N1.56拐臂销与套的间隙0.35—1.5N1.57牵引杆销II与车体牵引座糟的底部间隙3〜8NO.5设备与工具油压顶镐、电磁探伤设备、液压小车、专用支承座工艺过程解体各部件、冲洗、除垢。探伤检查牵引杆、连接杆、拐臂、各销,不许有裂纹。检查各销磨耗量与衬套间隙应符合限度,带油路的销各中心油孔应畅通。检查各球关节、各类套、压盖不得有破损;牵引橡胶件无老化、裂损、剥离。关节轴心轴与车体牵引座组装间隙应符合限度要求。组装后检查各紧固件、防缓件良好,不许有松弛。注意事项作业过程中使用工具适当,并注意人身及部件安全。对关键紧固件打防缓油漆标记。良好部件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四、转向架的日常运用与维护1、 轮对电动机组外观检查齿轮箱各板、座及焊缝不许有裂纹、开焊及漏油现象;齿轮箱油位在标尺范围内;各安装螺栓不许有松动现象:检查驱动系统各件不许有裂纹、磕碰及相关联件接磨现象。检查橡胶关节,不许有外环翻边裂纹,橡胶与金属件黏结处剥离,橡胶老化,龟裂等缺陷存在。接螺栓、销、止动垫等不许有松动、脱落(需认真检查)轮对各部位不许有裂纹。检查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轮缘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轮缘厚度不小于24mm,踏面磨耗深度不大于7mm。外观检查轮对,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0.7mm,踏面上的缺陷或剥离长度不超过40mm且深度不超过1mm。当车轮踏面磨耗到限或规定的技术参数到限时必须重新旋轮。用中,电动机输出端轴承,驱动轴承由传感器测出的最高温升为55K,最高温度为90°C,在运用中若发现轴温报警,必须降速运行回段修理,如降速后仍报警必须及时检查。查齿轮箱牵引齿轮油的油位,应在油尺上、下刻度之间。严禁无润滑运行。中注意监听牵引齿轮啮合情况,发现异常时,应拆检齿轮表面状况,避免齿轮失效破坏。每20km,应对抱轴箱轴承及轴箱轴承内各补充0.2kg机车轮对滚动轴承脂检查牵引软风道应连接牢固、不许有破损。2、 基础制动装置检查闸瓦、闸瓦托及安装座不许有裂损。检查制动器各件动作应灵活,轮瓦间隙、闸瓦磨耗必须在规定范围内。检查制动器体不许有裂损及泄漏。检查各紧固件,不许有松动。闸瓦到限、破损及时更换。3、 弹簧悬挂装置外观检查弹簧状态应良好,不许有裂纹、断裂、倾斜,簧圈压并现象,否则更换。机车运用中,轴箱轴承由传感器测出的最大温升为55K,最高温度为90°C。在运用中若发现轴温报警,必须降速运行,到段后查明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使用,若降速后任然报警必须及时检查。检查轴箱装配中的各个紧固件,不许有松动现象。4、 电动机悬挂装置检查电动机悬挂座、上下吊杆、支座等无裂损、变形等现象。检查所有连接螺栓不得松动、脱出、连接止口不得损坏。检查防落装置状态必须良好。5、 牵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