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C.使用托盘天平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2036反应后质量/g待测5328A.待测值为3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是1:2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10°C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30°C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D.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C降到20°C都会有溶质析出4.甲、乙两个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气体b能用排水法收集D.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食盐水 C.液态氧 D.食醋6.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铁丝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C.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D.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7.硫酸钠(Na2SO4)用于洗涤剂、玻璃、染料和纺织等,硫酸钠属于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氧化物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镁、铁、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其他金属也能反应产生氢气9.2019年3月,凉山木里森林火灾扑救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30名救火英雄牺牲,下列救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着火可以设置隔离带,清除部分可燃物B.救火时要注意观察火场地形是否复杂,避免遇到林火“爆燃”现象C.发生险情时,要顺风逃生,要往山上逃生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10.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B.农家肥腐熟 C.食物腐败变质 D.干冰升华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丝,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12.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B.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C.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D.用酚酞试液区别稀盐酸和食盐水13.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本胺中含有一个氧分子B.西达本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C.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D.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0g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1∶2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 D.反应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1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装置F中放人干燥剂浓硫酸后,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检脸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尿素[CO(NH2)2]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试计算:(1)尿素中碳元素、氧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2)120kg尿素中的含氮量与多少kg硝酸铵NH4NO3中的含氮量相等?18.(8分)大型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回答问题:(1)磷酸亚铁锂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2)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I.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1)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2)建造航母用到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4)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Ⅱ.文化自信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6)战国时《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所得的碱液可用来洗涤帛丝。(“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得到的碱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使用托盘天平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后调节天平平衡;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0+20+3+6=待测+5+3+28,则待测值为3;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过程中,甲和乙的质量变小,丙的质量没有改变,丁的质量增大,可以表示为:甲+乙→丁,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后丙的质量没有改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是(10-3):(20-5)=7:15;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A、不指明溶液的温度,没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错误;B、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没法比较物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C、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质量分数=<60%,故选项错误;D、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受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C降到20°C都会有溶质析出,故选项正确。故选D。4、D【分析】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甲:H2O+Cl2=HCl+HClO;乙:2HClO2HCl+O2↑【详解】A、图中包含一种氧化物,物质a是水,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故选项错误;C、气体b是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错误;D、甲、乙两个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5、C【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食盐水、食醋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食盐水中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液态氧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B【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铁丝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混合搅拌后,浮渣到,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来吸附水中的杂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硫酸钠(Na2SO4)是由钠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C。8、B【分析】【详解】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的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的说法正确;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C的说法错误;D、镁、铁、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因为镁、铁、锌的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前,在氢之后的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9、C【详解】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救火时要注意观察火场地形是否复杂,避免遇到林火“爆燃”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发生险情时,要逆风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燃烧所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10、D【解析】A、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农家肥腐熟,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变质,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干冰吸热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11、B【详解】A、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的描述,选项错误;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燃烧,选项错误;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丝,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选项错误。故选B。12、C【详解】A、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故错误;B、四氧化三铁和铁都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故不能鉴别,故错误;C、过氧化氢遇到二氧化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水没有,故可以鉴别,故正确;D、稀盐酸先酸性,食盐水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错误。故选C。13、C【详解】A、西达本胺是由西达本胺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错误;B、西达本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9)=264:19,故错误;C、由西达本胺的化学式C22H19FN4O2可知,它是由C、H、F、N、O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故选C。14、B【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方程式为:。【详解】A、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物均为化合物,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2:3,故B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5、B【详解】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中的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瓶中较大的压强将瓶中的水压到长颈漏斗中,从而使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故选B。点睛: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导管口刚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内未装满水,留有气泡aBD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收集满【详解】(1)A装置是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且试管口放置了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2)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不纯可能是氧气收集过早,导管口刚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也可能是刚开始集气瓶未装满水,有气泡,故填:导管口刚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内未装满水,留有气泡。(3)万能瓶用作干燥装置时,气体长进短出,故气体从a端进入,故填:a。(4)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收集满,故填:BD;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收集满。(5)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装置内为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石遇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故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3:4:7:1;160【详解】(1)尿素(CO(NH2)2)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2):(1×2×2)=3:4:7:1;(2)设120kg尿素中的含氮量与质量为x的硝酸铵NH4NO3中的含氮量相等,则:120kg×=x××100%x=160kg。18、(1)P:O=1:4(2)7:31(3)35.4%【详解】根据磷酸亚铁锂的化学式计算解答。(1)根据磷酸亚铁锂的化学式为LiFeP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