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交通、通讯_第1页
第12、13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交通、通讯_第2页
第12、13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交通、通讯_第3页
第12、13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交通、通讯_第4页
第12、13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交通、通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事侵略商品倾销这些“屈辱历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贫穷、落后;另一方面,先进文明传入,中国近代化起步、发展。1、“断发易服”时间表现特点清朝民间:政府:民国政府: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颁布男女礼服形制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生活的演变及交通、通讯的变化一、社会生活的演变改革官服形成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与新式旗袍服饰演变:随西式服装传入的影响,但仍保留传统的民族特色,形成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与旗袍。——近代习俗变迁演变的表现:断发:不缠足运动:妇女放足说明妇女逐步摆脱封建礼教的约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1910年清政府颁布法令准许臣民自由剪发;民国政府《剪辫通令》,结辫陋习彻底革除。图二:时髦的高跟鞋观察下列两幅图:请思考:图一到图二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试举出两个对不缠足运动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男人剪辫带有摆脱专制束缚、民族压迫的意味人物:康有为、康广仁等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2、大众传媒——近代文化变迁

出现近代报刊

报纸成为抢手货

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

成民众生活不可缺的内容19世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申报》维新运动中新文化运动后读报刊:(1)概况:看电影: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拍电影《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红牡丹》《难夫难妻》(2)影响:中国近代报刊、电影事业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唤醒了民众,对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起了推动作用。3、礼仪的革新——近代礼仪变迁跪拜、作揖——鞠躬、握手大人、老爷——先生、君厚葬——文明、卫生、简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见面礼:称谓:婚姻:葬礼:演变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传入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政府改革的推动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政府政策旧俗不适合近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先进人物的倡导近代工业的发展物质条件——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主动地接受西方文明演变的特点:演变的影响: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时代变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近代交通(1)铁路交通的发展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有利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意义:概况:——铁路、水运、航空时间重大事件结果及作用1876年英国商人建造了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从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1887年延至津沽1888年南起西苑中海瀛秀门经紫光阁至北海镜清斋(今静心斋),总长2000米的铁路落成西方列强在中国争夺铁路修筑权;中国掀起修建铁路的高潮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修建了江浙地区的杭江至椒江的铁路,山西境内的同蒲铁路后被清政府赎回拆毁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宫廷专用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铁路,同时使清朝官员认识修路的急迫。因政局动荡,成效不大。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民国以后甲午战后(2)水运交通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内江和外海。1900年前后,民间兴起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概况:1872年,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3)近代航空业1918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订民航线路。1920年,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随后发展很快。1949年,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概况:问题: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原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凭借其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特点铁路、水运、航空等同时发展的特点;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影响积极: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消极: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2、近代通讯——邮政、电信(1)近代邮政:②1866年,中国试办邮政③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不久,设邮传部。⑤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①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领事邮

政代办所”,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④1911年,中国邮政已初具规模,各种邮政局或代办机

构遍及城乡,计6000多所,邮政里程约19万千米。⑥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数年后,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

一律撤销。⑦20世纪30年代,全国邮局达到12000所,邮路近50万

千米。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短短数年,电报线遍及各省,民用电报也普遍发展。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所改变。(2)近代电信业:问题:如何认识列强在中国开办邮政和电报等近代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