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总结)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_第1页
(第四单元总结)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_第2页
(第四单元总结)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_第3页
(第四单元总结)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_第4页
(第四单元总结)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说明文考点及解题方法1、考点:A.准确把握说明对象(概念)的内涵、外延、关系;B.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含意;C.能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写作思路;D.能依据文本信息做恰当的判别和推断。1、看标题,明确说明对象。2、阅读步骤:

(1)整体阅读

(2)提炼全文结构:一般是先引出说明对象,后从不同角度(构造、原理、发现、现状、评价等)具体介绍。

(3)用好圈点法:勾画文中副词(表程度、范围、时间)、代词和关联词(条件和因果)句。一般从段首或段末去找。3、解题步骤:

审题→找信息区→筛选、比较、推断2、说明文答题一般步骤:3.说明文阅读选择题干扰项设置法一、偷换概念二、无中生有三、强加因果四、以偏概全五、张冠李戴六、未然与已然混淆七、必要与充要混淆八、答非所问一、偷换概念

把原材料中某个名词的内容,故意变换成其它内容,达到迷惑人的目的。在辨析此项时,同学应当注意所表述的名词同原文的内容是否在概念上相等,有无漏掉或变换了原文中的一些重要字词。例1.阅读下文,分析E项从中得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E.创造能力最容易受文化水平的影响。简析:不正确。E项中用“文化水平”偷换了文中“文化”一词,用“文化”这样相同的字眼迷惑考生,往往使不够细心的人误认为正确。二、无中生有例2.判断A项是否符合文意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简析:A项表述不当。“发行量巨大”不代表“国际影响深远”。此属无中生有。三、强加因果(强加因果与因果倒置)例3.判断下面说法是否准确。

一个剑桥科学家小组在建造欧洲参赛太阳帆船的挑战中,因为设计独特而处于领先地位,它设计的太阳帆船将在竞赛中同其他太阳帆船一道,在一个载荷舱中由一个卫星发射器(如欧洲阿丽亚娜火箭)送入大约1万公里高的轨道上。进入轨道后,它将展开成为3万平方英尺的帆,并环绕地球许多圈,速度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摆脱地球引力并进入月球轨道的速度。

D.太空帆船的航速,在月球轨道上比在地球轨道上更大,所以必须在地球轨道上加速。简析:不准确。“强拉因果”类干扰项的“原因”及“结果”都尽量用原文语句或意思,只是其因果关系不成立,故不准确。D项“必须在地球轨道上加速”的原因是为了“摆脱地球引力”,而不是如选项前半部分所述。四、以偏概全例4.判断A项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是否正确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简析: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原文中是“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A项却成了“植物的叶子”这个全称概念。五、张冠李戴例5.判断C项关于本文的推理是否正确

关于锰结核的生长机理,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假说:一是自生化学沉积说,……二是生物成因说,……三是火山活动说,认为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伴随着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出铁的含水氧化物,使锰和其他金属经过氧化富集、沉淀,形成锰结核。

C.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气体,能将海中的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析出,形成锰结核。简析:C项表述错误。C项对应信息在第3段关于锰结核的生长机理第三种假说,“火山活动说”。原文说:“火山活动说认为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伴随着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出铁的含水氧化物,使锰和其他金属经过氧化富集、沉淀,形成锰结核。”仔细对照可知“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是伴随火山爆发喷发出的大量气体而来的,并不是火山喷出的炽热气体,从海水中析出的。C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六、未然与已然混淆(未然与已然和或然与必然)

此类干扰项就是命题者故意把现实中未发生的事实(又称“未然”)和已发生(又称“已然”)相混淆或是把可能产生的情况(又称“或然”)与必然产生的情况(又称“必然”)相混淆。此类干扰项只要认真辨析,抓住关键字眼,是不难判断出来的。例6.判断A项的说法是否正确

科学研究发现,复眼见于昆虫和节肢动物,它由许多独立的晶体组成……新的显微机械加工技术使研究者可以制造出模拟昆虫眼睛的极小的人造复眼。研究者甚至想办法将多个晶体环绕一个半球形物体排列,有朝一日或可用它来制造视野能达到360度的装置应用于化妆培训行业。

A.研究者可用多个复眼晶体环绕成的半球形物制造视野达到360度的装置。简析:A项说法不正确。原材料所说“有朝一日或可用它来制造视野能达到360度的装置应用于化妆培训行业。”是属于研究方向,只是表示将来有可能出现,而这只是一种假设的情况,而干扰项却判定为“已经”的事实,这就违背了原材料意思。与此相类似的干扰项还有“可能”变“一定”,“未知”变“已知”等七、必要与充要混淆

命题者把阅读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混淆在一起让考生判断推理,常见的是混淆“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关系。

“必要条件”的判断特征是“无A必然无B,有A未必然有B”。如“只有存在空气,植物才能生长”一句,没有“存在空气”这个条件,植物必然不能生长,但有了“存在空气”这个条件,植物也不一定必然能生长。

“充要条件”的判断特征是“有A必然有B,无A必然无B”。如“只要买彩票就有中500万的机会”。例7.判断A项的说法是否正确

超声波清洗技术是功率超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将物体表面的污物层剥离,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它不仅能把附着在物体表面和死角内的污物打散,而且振动加剧溶液的脉动和搅拌,更增强了清洗的效果。因此,超声清洗已成为国内外最有效的清洗手段。

A.将物体表面的污物剥离,达到清洗的目的,是离不开超声波清洗技术的。简析:A项说法错误。通过辨析材料,我们可以知道“超声波清洗”只是“将物体表面的污物剥离,达到清洗的目的”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即没有这个条件未必就没有这个结果。八、答非所问例8.判断D项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的说法是否正确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杭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简析:D项错误。虽然D项本身的表述正确,但题干问的是“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D项是答非所问。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