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培训讲义_第1页
个人所得税改革培训讲义_第2页
个人所得税改革培训讲义_第3页
个人所得税改革培训讲义_第4页
个人所得税改革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所得税改革2019年4月内容要点本介绍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个人所得税概述,包括基本概念、特点、立法原则、征管回顾;二、个人所得税政策与管理,包括税收要素、征收管理、税额计算;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简述,包括改革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关键阶段、改革前后主要变化、相关热点问题。

四、现行政策和常见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概述

(一)个人所得税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二)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2.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3.具有一定的收入额减除费用。4.采取源泉扣缴和个人申报相结合的征纳方法。(三)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一是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二是增强纳税意识,树立义务观念三是扩大聚财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四)个人所得税征管回顾中华民国时期1950年7月1980年9月10日1986年9月1993年10月31日1994年1月28日1999年8月30日(四)个人所得税征管回顾2002年1月1日2005年10月27日2007年6月29日2007年12月29日2008年2009年2010年(四)个人所得税征管回顾2011年6月30日2018年8月31日2018年12月18日注意:

1.新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后的7次修改:1993.10-1999.8-2005.10-2007.6-2007.12-2011.6-2018.82.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4次调整:

2005.10-2007.12-2011.6-2018.8

二、个人所得税政策与管理

(一)税收要素1.纳税人

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注意:《税法》、《实施条例》的变化,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4号、第35号的规定税收要素2.征税范围: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个人所得税法列举了9项所得: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⑤经营所得征收范围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⑦财产租赁所得⑧财产转让所得⑨偶然所得注意:1.综合所得的规定

2.个人所得税法第7次修正前后的比较

(11/9;合并项目)税收要素3.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不同的税率。综合所得7级(劳务报酬所得一般3级)超额累进税率(3%-45%)(20%-40%预扣率)

经营所得5级

(5%-35%)比例税率其他征税项目(单一税率20%)税率税率使用与计算中要注意1.综合所得有关居民/非居民的不同规定2.过渡期政策3.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减除800元/20%费用的规定4.稿酬所得收入额减按70%计算的规定5.财产租赁所得减除800元/20%费用的规定6.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减除20%费用,再减25%展业成本的规定税收要素4.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指纳税人取得的收入总额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后的余额。个人所得税中9类所得的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并不相同。注意:1.居民/非居民的区别2.经营所得年度计算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按次计算税收要素5.税收优惠(一)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10项)(二)减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3项)(三)目前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四)单项规定

(捐赠扣除;境外所得抵免)(二)征收管理

1.申报缴纳代扣代缴税款申报缴纳方式自行申报纳税(7种情形)征收管理2.缴纳要求

①综合所得按年计算,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次年3.1—6.30汇算清缴②经营所得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次年3.31前汇算清缴③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按月或按次计算缴纳缴纳要求④来源于境外所得次年3.1—6.30申报纳税⑤非居民个人不办理汇算清缴⑥注销中国户籍注销前办理税款清算征收管理3.纳税调整税务机关进行调整的3种情形4.协税部门及其责任(列出的9个部门)5.代征手续费及补征税款规定(2%;加收利息)

三)税额计算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①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法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税额计算例1: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1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1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请计算各月的预扣预缴税额。税额计算答案1月份:(10000-5000-1500-1000)×3%=75元;2月份:(10000×2-5000×2-1500×2-1000×2)×3%-75=75元;3月份:(10000×3-5000×3-1500×3-1000×3)×3%-75-75=75元;该纳税人前3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一直未超过36000元,一直适用3%的税率,因此各月应预扣预缴的税款相同。税额计算例2: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请计算各月的预扣预缴税额。税额计算答案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10%的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有所增高。税额计算②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800

(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1-20%)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税额计算例3:假如某居民个人2019年1月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元,则这笔收入应预扣预缴税额是多少?答案收入额:2000-800=12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20%=240元税额计算例4:假如某居民个人2019年2月取得稿酬所得40000元,则这笔收入应预扣预缴税额是多少?答案收入额:(40000-40000×20%)×70%=224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22400×20%=4480元税额计算③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劳务报酬所得)——累计预扣法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额-累计减除费用-累计其他扣除其中:收入额按照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从业月份数计算;其他扣除按照展业成本、附加税费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之和计算,其中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税额计算注意:1.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2.收入额=不含增值税的佣金收入×(1-20%)3.展业成本=收入额×25%=不含增值税的佣金收入×(1-20%)×25%=不含增值税的佣金收入×20%4.使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税额计算例5:某居民个人是某市保险企业的营销员,2019年每月需自行缴付“三险一金”4000元,支付税优商业健康保险费200元,符合条件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合计3000元。假定其在2019年1月、5月、9月、11月分别取得佣金收入50000元、4000元、103000元、154500元,请计算各月的预扣预缴税额。附:保险企业接受税务机关委托代征(代扣)税(费)款。某市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分别为3%、2%,且符合省政府规定对这几项税费额按50%的幅度减征的条件。税额计算答案1月份累计收入额:50000×(1-20%)=40000元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40000-5000-(40000×25%+200)=248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24800×3%=744元税额计算5月份累计收入额:(50000+4000)×(1-20%)=43200元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43200-5000×5-(43200×25%+200×5)=64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6400×3%-744=-552元(暂不退税)税额计算9月份累计收入额:(50000+4000+103000)×(1-20%)=125600元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25600-5000×9-(125600×25%+200×9)=474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47400×10%-2520)-744=1476元税额计算11月份累计收入额:(50000+4000+103000+154500/(1+3%))×(1-20%)=245600元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45600-5000×11-(245600×25%+154500/(1+3%)×3%×(7%+3%+2%)×50%+200×11)=12673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126730×10%-2520)-(744+1476)=7933元税额计算2.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四项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5000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额=每次收入×(1-20%)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税额计算注意:1.境内工作天数的规定2.董事、监事及高层管理人员报酬的规定3.无住房个人工资薪金的计算(3种情形、3个公式)4.非居民个人取得数月奖金和股权激励的规定5.无住所个人适用税收协定的规定税额计算无住所个人工资薪金收入额计算的3个公式公式一:(无住所个人境内居住时间累计不

超过90天)税额计算公式二:(无住所个人境内居住时间累计超过90天不满183天)税额计算公式三:(无住所个人境内居住时间累计满183天年度连续不满6年;高管人

员在境内居住时间累计超过90天

不满183天)税额计算例6:假如某非居民个人2019年1月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0元,请计算这笔所得应扣缴税额是多少?答案(20000-20000×20%)×20%-1410=1790元税额计算例7:假如某非居民个人2019年2月取得稿酬所得10000元,请这笔所得应扣缴税额是多少?答案(10000-10000×20%)×70%×10%-210=350元税额计算3.经营所得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注意:有关经营所得的规定4.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

=每次收入额×(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税额计算5.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的计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7.优惠规定捐赠扣除;境外所得抵免税额计算8.过渡期的计算①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②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执行过渡期的计算③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2018年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计算应纳前三季度税额和应纳第四季度税额,其中应纳前三季度税额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的税率和前三季度实际经营月份的权重计算,应纳第四季度税额按照税法修改后规定的税率和第四季度实际经营月份的权重计算。具体计算方法:过渡期的计算1.月(季)度预缴税款的计算本期应缴税额=累计应纳税额-累计已缴税额累计应纳税额=应纳10月1日以前税额+应纳10月1日以后税额应纳10月1日以前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规定的税率-税法修改前规定的速算扣除数)×10月1日以前实际经营月份数÷累计实际经营月份数应纳10月1日以后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规定的税率-税法修改后规定的速算扣除数)×10月1日以后实际经营月份数÷累计实际经营月份数过渡期的计算2.年度汇算清缴税款的计算汇缴应补退税额=全年应纳税额-累计已缴税额全年应纳税额=应纳前三季度税额+应纳第四季度税额应纳前三季度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规定的税率-税法修改前规定的速算扣除数)×前三季度实际经营月份数÷全年实际经营月份数应纳第四季度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规定的税率-税法修改后规定的速算扣除数)×第四季度实际经营月份数÷全年实际经营月份数税额计算例8:2018年第四季度工资薪金所得以月工资1万元为例,假设“三险一金”为2200元税改后:每月缴纳84元个税(10000-2200-5000)×3%=84元税改前:每月需缴纳325元个税(10000-2200-3500)×10%-105=325元税额计算例9:2018年第四季度经营所得—预缴以每月经营所得均为1万元进行测算,2018年10月预缴税款计算如下:累计应纳税额=8370+485=8855元应纳10月1日以前税额:((100000-3500×9-5000)×30%-9750)×9÷10=8370元应纳10月1日以后税额:((100000-3500×9-5000)×10%-1500)×1÷10=485元税额计算例10:2018年经营所得—汇算清缴以每月经营所得均为1万元进行测算,2018年全年汇算清缴税款计算如下:累计应纳税额=9225+1462.5=10687.5元10月1日以前应纳税额:((120000-3500×9-5000×3)×30%-9750)×9÷12=9225元10月1日后应纳税额:((120000-3500×9-5000×3)×10%-1500)×3÷12=1462.5元三、个人所得税改革简述(一)改革的重要意义3个方面(二)改革的主要内容6个方面(三)改革实施的关键阶段

3个阶段改革简述(四)改革前后主要变化点

6个(五)相关热点问题

1.有关6个专项附加扣除

政策;征管;操作相关热点问题2.有关征管配套制度

6个方面创新;征管模式变化3.有关高收入群体管理税制设计;征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四、现行政策和常见问题

(一)现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发〔2018〕41号)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98号)现行政策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严格按照5000元费用减除标准执行税收政策的公告(总局公告2018年第51号)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个人所得税《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调整为《纳税记录》有关事项的公告(总局公告2018年第55号)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现行政策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有关事项的公告(总局公告2018年第59号)9.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1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现行政策1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总局公告2018年第62号)1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税总函〔2018〕662号)13.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现行政策14.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有效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目录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77号)(1980年-2018年,88个)1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总局公告2019年第7号)16.财政部税务总局退役军人部关于进一步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1号)现行政策17.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2号)18.财政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代扣代收代征税款手续费管理的通知(财行〔2019〕11号)现行政策19.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居住时间判定标准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4号)20.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5号)(二)常见问题(一)全年一次性奖金、央企负责人年度绩效薪金延期兑现和任期奖励政策规定1.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2.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该办法每人每年只许采用一次。4.注意:2019年新规无工资差额减除的规定。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规定(二)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规定1.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以下统称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2.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规定3.超过标准缴付的年金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部分,应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建立年金的单位代扣代缴,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解缴。4.企业年金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月平均工资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

职业年金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为职工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职工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5.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分配计入个人帐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规定6.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领取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全额单独计算应纳税款。其中:按月领取的,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季领取的,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按每月领取额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年领取的,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个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资金,或个人死亡后,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余额,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三)捐赠规定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计算公式为:捐赠扣除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0%如果实际捐赠额大于捐赠限额时,只能按捐赠扣除限额扣除;小于或者等于捐赠扣除限额,按照实际捐赠额扣除。捐赠规定扣除捐赠额情形下,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捐赠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部分经过批准的基金会,如农村义务教育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个人向其捐赠的所得,按照规定可以在计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直接捐赠给受赠者的捐赠不能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四)股息红利差别化政策上市公司(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实行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统一按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五)股权激励相关税收规定1、个人转让股权(包括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税.2、个人上市公司股票的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3、个人期权行权、限制性股票解禁以及获得股权奖励时,按照股票(股权)实际购买价格与公平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在个人转让上述股票(股权)时,对转让收入高于取得股票(股权)时公平市场价格的增值部分,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征免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股权激励相关税收规定4、上市公司授予个人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个人可自股票期权行权、限制性股票解禁或取得股权奖励之日起,在不超过12个月的期限内缴纳个人所得税。5、非上市公司(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员工在取得股权激励(包括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时可暂不纳税,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