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沙鳅循环水养殖技术_第1页
中华沙鳅循环水养殖技术_第2页
中华沙鳅循环水养殖技术_第3页
中华沙鳅循环水养殖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沙纵循环水养殖技术李春涛,陈开琴,蒋自立(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贵州遵义563002)随着水体污染加剧及过度捕捞,中华沙嫉资源量逐年减少,已远不能满足我国民众的需求。近年来,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开展了野生中华沙瞅驯化养殖试验,获得了不少经验。本文就中华沙瞅循环水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华沙般的养殖推广提供参考。一、循环水养殖系统循环水养殖系统由养殖池、粪便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组成。.养殖池养殖池可以根据场地设计为方形或圆形。养殖池安装进出水管,出水管为两根,一根为溢水管(循环水管),另一根为下水管,用于彻底排水清理水池。养殖池底部还安放拱形瓦片,模拟生态洞穴,以供中华沙雄栖息。.粪便处理系统粪便处理系统包括物理过滤池、生化过滤池和生态池。(1)物理过滤池。利用网筛对鱼粪进行物理过滤,对过滤物进行沉淀处理。鱼粪经过物理过滤后进入生态池的有机质会明显降低。⑵生化过滤池。循环水经过物理过滤后进入生化池。生化池中放置大量生态包,用于细微有机质的吸附及益生菌的培养。益生菌随循环水进入养殖池及水系统的每个角落,不断消耗和降解有机质。(3)生态池。有条件时,循环水系统后端建设生态池。生态池中栽培水生植物,植物根系可以进一步吸附有机质。.水循环系统在生态池尾部安装100瓦的潜水泵,潜水泵周围安装网格围栏,以防杂草枯叶堵塞。养殖池、物理过滤池、生化过滤池和生态池水体比例为20:1:4:8。生化过滤池和生态池比例主要取决于物理过滤池的过滤效果,过滤网筛的网孔越小,过滤效果越好,但网筛堵塞的可能性也越大。二、循环水系统水质调控驯养珍稀土著鱼的关键是水质调控,水质要清澈透明,符合国家渔业水质要求。.鱼粪的排出与过滤养殖池中,循环水从进水端向出水端流动,使鱼粪等有机颗粒不断向出水口移动。由于溢水管是管内套管,循环水只能从溢水管顶部溢出。外管高于内管,鱼不会从溢水孔逃出。外管底部有小孔,循环水只能从外管底部流向内管的溢水口。这样,循环水不断流动,养殖池底部的有机颗粒被不断排出。循环水进入物理过滤池,有机颗粒被不同网筛过滤,阻隔在不同分割区域。大量有机颗粒被网布不断吸附沉淀,需要定期清理网布及物理过滤池。.循环水细微有机颗粒的降解在生化过滤池中加入硝化细菌等益生菌分解有机物,池中大量的生态包可以吸附未被过滤的有机颗粒,生态棉及有机颗粒为微生物的附着及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养鱼池中大量微生物的生长分解了有机质,同时,益生微生物随水体循环,不断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三、养殖方法.中华沙纵的采集与运输中华沙瞅的捕捞与运输需要向省渔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由于中华沙雄是高好氧性鱼,运输时必须不断充氧。目前市场上锲电池充氧泵可以连续运行30小时以上,能够满足长距离运输的需求。如果是夏季运输,车辆冷气必须全程开启。.野生中华沙嫌的驯化每立方米水体投放4〜6千克野生中华沙纵,1周内不投喂任何饲料。每天定时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清除因应激反应死亡的个体,1周后每天按照鱼总重的0.5%投喂新鲜玉米粒和红线虫粉混合饲料,观察中华沙雄的摄食情况,第2天及时清除未吃完的饲料。为防止饲料漂浮散布,在饲料中可加入1/5拉丝粉,以周为单位逐渐增加饲料投喂量。适应性饲养需要两个月,此期间要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3.日常管理⑴放养密度。中华沙纵养殖密度在3〜8千克/米3较为合适。密度在3千克/米3时,养殖池循环水量1米3/小时;密度在8千克/米3时,养殖池循环水量3米3/小时。⑵饲料投喂。中华沙瞅饲养两个月后,饲料配方调整为玉米粉、鲤鱼下沉饲料、拉丝粉和红线虫粉混合饲料,比例为8:8:4:lo全营养金鱼饲料颗粒大小为1.5毫米,蛋白质水平30%。用上述饲料饲养两个月后,调整为鲤鱼饲料、拉丝粉和红线虫粉混合饲料,比例为8:4:lo每天按鱼重量的1.5%“定时、定量”投喂,注意观察鱼的进食情况,以30分钟内进食完为宜。6个月后调整为全营养鲤鱼饲料,水温25C时每天按鱼总重的3%投喂。商品饲料要选择正规厂家的饲料,储存在密闭容器中,放置于阴凉干燥的环境。⑶水质调节。注意观察水体颜色,养殖水颜色过深,更换新水1/3,及时用芽袍杆菌和硝化细菌调控水质。4.疾病防控中华沙嫌属于底栖鱼类,活动量较小,有机质容易沉积底部。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循环水流量,养殖池水尽量从底部流动,将有机质尽可能通过溢水管流出。中华沙雄对水质要求较高,驯养过程中要降低单位水体密度,换新水使水体氨氮等有害物质保持在中华沙烈可耐受范围内。四、小结驯化饲养中华沙纵的关键问题是水质、饲料和微生态环境。中华沙纵驯化、仔鱼、成鱼不同阶段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