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历史调研考试试题_第1页
高三年级历史调研考试试题_第2页
高三年级历史调研考试试题_第3页
高三年级历史调研考试试题_第4页
高三年级历史调研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试证号和考试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岛开放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

D.中法战争后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A.都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望B.都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实践的产物C.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D.都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光绪朝《东华续录》一书中记载:“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回答3—4题。3.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新法”主要是指()A.资本主义制度

B.西方现代管理方法C.机器生产

D.西方先进的思想4.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是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瓦解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C.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不会得到发展5.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存在的近代经济形式不包括()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C.洋务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6.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提出了扩大市场的要求B.洋务企业利润的刺激C.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经济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危机加剧7.保国会与同盟会的相似之处在于()A.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B.具有反满的民族主义色彩C.主张民权、民治和三权分立D.要求改变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8.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A.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C.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D.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9.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不包括()A.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B.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D.帝国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1,3,510.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一口号()1,3,5①是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集中体现②对封建正统思想发起猛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③存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偏激性④主要目的是为“文学革命”开辟一条道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号召农民挖掉“帝国主义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这里,“墙脚”的含义是指()A.封建宗法制度B.不法地主、土豪劣绅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D.官僚、买办阶级民生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回答12—14题。12.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思想的提出,表明()①孙中山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②孙中山关注民生、同情农民③孙中山设想“利为民所共享”④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土地纲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抗战时期,直接体现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措施是()A.开展整风运动B.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C.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D.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14.建国初期,人民政府为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安定人心采取的具体措施是()A.没收官僚资本B.银元之战、米棉之战C.统一财经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5.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②发表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八一宣言”③从组织上、军事上、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④正式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抗战时期,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毛泽东指示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对“有利”含义的准确理解是()A.有利于打退顽固派进攻B.有利于保卫抗日根据地C.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有利于团结顽固派在内的一切抗日力量17.抗日战争初期()A.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B.蒋介石集团口头上抗战,行动上妥协C.国民政府组织正面会战抗击日军主力D.中共组织“百团大战”,主动出击18.日本首相平沼表示:“蒋介石将军与其领导之政府,假使能重新考虑其反日态度,与日本共同合作,谋东亚新秩序之建立,则日本准备与之作终止敌队行为之谈判。”这反映了()A.日本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B.日本要集中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C.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D.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19.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A.内线防御为主B.内外结合,外线反攻为主C.内线相持为主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20.《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A.形成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标志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C.具有临时宪法作用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21.右图事件主要说明()A.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必要性C.反右派斗争的必要性D.“三反”“五反”运动的必要性22.下列关于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消除了国内阶级矛盾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C.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3.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漫画。通过漫画可以得到的信息是()①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②以高指标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③建设社会主义急于求成④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4.1977—1978年,中国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结束了“文革”,但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继续犯“左”的错误B.打倒了“四人帮”,但邓小平没有主持工作C.纠正了“左”的错误,但工作重点没有完成转移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但坚持了“两个凡是”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为这次会议()①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②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A.乡镇企业异军突起B.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生产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7.新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中,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是()A.民主改革B.土地改革C.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互助合作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回答28—29题。28.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A.总理衙门B.外务部C.理藩院D.广州十三行29.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A.由取得到废除经历了一个世纪B.通过《天津条约》取得此项特权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废除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3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在对外政策中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这里“打扫屋子”主要是为了()A.落实“一边倒”的方针B.在平等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C.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D.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II卷(非选择题共75分)1,3,5注意事项:1,3,5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本卷共5大题,共75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黄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春天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明史·舆服志》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传统的宽袍阔袖的衣着日渐被更合身,特别是更适宜工厂劳作的服饰所替代。在城市人中,“西服”、“西饰”的影响更为明显,天津卫的“洋人之侍僮马夫辈,率多短衫窄挎,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练,特挂胸前,顾影自怜,唯恐不肖”。上海滩的时髦派,“妇女界所不可少的东西:尖头高底上等皮鞋一双,紫貂手筒一个……。再说男子不可少的东西:西装、大衣、西帽、革履、手杖外加花球一个,夹鼻眼镜一副,洋泾话几句”。此等人的穿戴配饰主要不是来自附城乡,而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欧洲美洲,他们已具“世界公民”的形象。(1)材料一中对服饰的规定,揭示出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服饰上出现了哪些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业,招商局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初期的资本辞行集方面,招商局在中国率先启用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使招商局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以西方股份制企业为学习对象的新型股份制企业。在招商局的带动下,兴办股份制企业在中国迅速蔚成风气。1872年,股份制企业只有招商局一家,到1887年,在《申报》上公开登载股票价格的企业就达36家。招商局对中国近代预测误差滤波器的开创作用,还表现在它以其先行一步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或直接创办、或参与投资、或派员管理,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材料二外国轮船公司本来在中国的航运业中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后,依靠政府的支持,于1877年以220万两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产业,船只由12艘增至30余艘,实力大增。外国的轮船公司明显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于是联合起来以削减运价来挤压招商局。李鸿章利用政治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外国轮船公司不得不与上海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协同价格。上海轮船招商局转危为安,在中国的航运业力压外国公司,第一次在对外国公司的商战中占得上风。(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上海轮船招商局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材料三1883年,盛宣怀担任专为他设置的督办一职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发展道路转向了对外多层次宽领域的投资。……为了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盛宣怀虽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也要竭尽全力扩展其势力范围,即尽可能的涉及更多的行业和资本。在1895年之后,招商局总共向外进行了十九项投资,投资的对象包括煤矿、纺织、铁厂、银行、铁路等领域,几乎囊插了晚清时期所有的洋务行业,总的投资额大约在286万两之巨,……无论从数额还是投资的频率看,都高得惊人。但回过头来看,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本行航运业一直不见大的增长,甚至有些时候出现倒退的情况。材料四清政府的官员普遍认为,上海轮船招商局起自官本,赚取利润后就应该报效朝廷了。清政府的官员们想法设法要从招商局拿走资金,以作他用。这其中不乏像刘坤一这样的洋务大臣。具体的情况见表:年代项目白银(两)1890年江浙赈捐200001891年预备救灾捐款1000001894~1908年慈禧生日捐款1688400(2)依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轮船招商局衰败的原因。(6分)(3)简述从上海轮船招商局衰败的原因中得到的启示。(4分)3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材料二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章,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其他如学校建而智士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一为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要求你们(指美国人民)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我们同情的支持……因为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1)分析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基本主张。(6分)(2)结合所学知识,对三段材料中的基本主张和进行简要评价。(6分)(3)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变化。(5分)3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1958年8月1是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的一篇文章和当时的一幅宣传画材料二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1962年初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反映的分别是什么运动?(2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刘少奇讲话的基本态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千人大会前后,中共为纠正错误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材料三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创新实践的具体表现。(3分)35.(16分)随着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对大陆的访问,国共关系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材料一某校历史学习小组举办国共关系图片展。(见下图)示例:220世纪20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同意与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材料二读廖承志1982年7月给蒋经国的一封信:“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合作,老先生(蒋介石)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注:廖承志是国民党元老廖仲凯之子,时任中共中央委员)(2)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国共两党“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8分)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75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5BCCAA6—10DACDA11—15BDCBC16—20CCCBC21—25DADAB1,3,526—30ACAAB1,3,5第II卷(非选择题共75分)本卷共5小题,共75分。31.(12分)(1)皇权至高无上,封建等极制度森严。(2分)(2)变化:打破了封建等级制的约束;表现出个性化、大众化和西洋化的特征,崇洋成为重要基调。(4分)原因:洋货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传统旧观念被冲击;中国日益融入世界。(6分。答出西方文明的影响可以给2分,但不能超出总分)32.(16分)(1)开始采用股份制形式办厂,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2分)为民族工业积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2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2)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2分)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2分)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上的失策,企业投资面过大,造成资金分流,冲击了本业。(2分)(3)企业要科学发展;(2分)要独立发展。(2分)33.(16分)(1)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材料二主张兴办教育,开设议院;材料三则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改变土地制度,希望得到西方国家支持等。(6分)(2)材料一提出向西方学习,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只局限于技术层面,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材料二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当时采取改良的办法无法使中国富强起来;材料三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但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甚至幻想得到西方列强的帮助,是行不通的。(6分)(3)由学技术到学制度;由主张君主立宪制到主张民主共和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