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解析】_第1页
《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解析】_第2页
《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解析】_第3页
《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解析】_第4页
《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9小题)1.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的填海造田 B.暴风雨使大部分田地淹没变成海洋 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解答】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故选:C。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解答】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故选:B。3.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相同的是()①东非大裂谷②乞力马扎罗山③大西洋④喜马拉雅山.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解答】解: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乞力马扎罗山和喜马拉雅山都是板块挤压的结果。故选:C。4.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香港的填海造陆 B.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炭矿藏 C.潮涨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 D.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解答】解:香港的填海造陆是人类活动造成,不能证明海陆变迁,故A错误;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炭矿藏,说明台湾海峡在很久以前是陆地,能够证明海陆变迁,故B正确;潮涨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是每天都存在的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故C错误;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是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B。5.我国古代描述海陆变化的形象词语是()A.南辕北辙 B.沧海桑田 C.烟波浩淼 D.此起彼伏【解答】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故选:B。6.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一大胆假设一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神舟飞船【解答】解:魏格纳对大陆漂移的研究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故选:B。7.系统找不到该试题8.可以证明“非洲和南美洲以前连在一起”的证据包括()①古生物化石②现代自然带的分布③地层构造④地形地貌的相似性.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解答】解: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古老地层相似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故选:D。9.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及其国籍连线正确的是()A.诺贝尔﹣瑞典 B.李四光﹣中国 C.爱因斯坦﹣美国 D.魏格纳﹣德国【解答】解: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故选:D。10.海洋中深度最深的部位是()A.海沟 B.海岭 C.洋盆 D.大陆坡【解答】解:海洋中,深度最深的部位是海沟,结合题意。故选:A。11.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的主体是大陆架 B.海洋深处是大陆架 C.海沟都位于大洋的中部 D.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般不超过200米【解答】解:海洋的主体部分是洋,海是洋的边缘部分,故A错误。海洋深处是海沟,故B错误。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一般出现在大陆坡下,并非海洋中部,故C错误。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般不超过200米,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A.板块犹如七巧板形状固定不变 B.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当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解答】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当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根据题意。故选:A。13.碰撞形成阿尔卑斯山脉的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根据阿尔卑斯山脉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B。14.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的?()①亚欧板块②美洲板块③非洲板块④印度洋板块.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15.2011年3月11日,日本爆发9.0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灾难深重.主要原因()A.亚欧板块内部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内部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交界处【解答】解: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故选:B。16.图中的山脉①还在不断长高,因为()A.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边界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边界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 D.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脉,该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仍在继续,造成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长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7.图中数字A、B、C、D代表的板块分别是()A.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B.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欧亚板块 D.非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解答】解: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依据位置,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非洲板块;依据题意。故选:B。18.2015年4月25日,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此次地震成因复杂,但只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来看,尼泊尔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①亚欧板块②太平洋板块③印度洋板块④南极洲板块.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解答】解: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该国家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D。19.2016年2月6日,台湾省高雄市发生了6.7级地震.此次地震与下列哪两大板块的运动有关()A.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B.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 D.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台湾省高雄市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台湾省高雄市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B。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地球可以概括为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C.澳门是国际信息服务中心 D.大陆漂移学说最初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解答】解:A、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故A不符合题意;B、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其江河之多、流域面积之大,在世界各国中可算首屈一指。故B不符合题意;C、香港是国际信息服务中心,澳门是自由港,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故C不符合题意;D、大陆漂移学说最初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后来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阐述。故D符合题意。故选:D。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板块内部稳定,不存在小的板块 B.全球可以分为五大板块 C.太平洋是板块碰撞形成的 D.板块交地带是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区【解答】解: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有六大板块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是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故选:D。22.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相撞而形成的,它是()A.科迪勒拉山系 B.喜马拉雅山系 C.阿尔卑斯山系 D.天山山系【解答】解:位于美洲的西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该山系有落基山和安第斯山脉组成。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3.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由()碰撞挤压形成。A.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D.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解答】解: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4.组成科迪勒拉山系的山脉主要是()A.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B.安第斯山、落基山 C.科迪勒拉山、安第斯山 D.落基山、大高加索山【解答】解:位于美洲的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该山系有落基山和安第斯山脉组成。故选:B。25.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A.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B.大洋内部 C.两极地区内部 D.大陆内部【解答】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A。26.菲律宾、日本多发火山和地震,是由于这些国家位于()A.太平洋板块的内部 B.亚欧板块的内部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解答】解:菲律宾、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和地震。故选:C。27.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由___和___作用而成()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大西洋板块【解答】解:地球上有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之间,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有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作用形成的。根据题意。故选:AC。28.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A.荒漠草原 B.高寒草场 C.河口三角洲 D.雅丹地貌【解答】解: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活动;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力、水力等。雅丹地貌是由于风力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形。故选:D。29.下列哪些是内力作力造成的()A.沙丘 B.磨菇石 C.三角洲 D.海啸【解答】解:沙丘移动、河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风蚀作用形成的蘑菇石都是来自地球外力的作用形成的,海啸是由于海底地震等内力作用形成的。故选:D。二.解答题(共1小题)30.读资料:世界上最深的海沟1960年的一天,一位美国科学家和他的儿子,乘着深海潜艇,向海洋深处下潜,在强大的水压下,潜舱不断震动,随时可能被压碎,但他们克服了恐惧,终于探到了海底,测深仪显示的深度是11034米,这么深的海底,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进去,离水面还有2000多米呢!这就是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菲律宾东面的洋面底下,长2500多米,大部分地段深8OOO米,是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