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03123_第1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03123_第2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03123_第3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03123_第4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031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探究:什么是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1.经济: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改革分封、宗法、礼乐制崩溃;3.思想文化上: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士人讲学,促进文化觉醒。

4.阶级上:“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一、孟子、荀子与儒家年代:国籍:主张:地位:孟子小档案战国鲁国1.仁政(核心)

2.性善论3.义利观《孟子》“亚圣”孟子的主张:1.政治主张:仁政学说(核心)3.伦理观:人性本善(仁、义、礼、智)4.义利观:养浩然之气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孟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仁政,重民、民本思想)材料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性本善思想)材料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养浩然之气思想)孟子的重义轻利思想-----义利观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重义轻利:孟子提倡“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重义轻利。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四书”是对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孟庙亚圣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子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著作有《荀子》。思想体系庞杂,被视为异端、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荀子的思想(唯物主义者)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伦理观:性恶论(后天教育)4.治国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王霸兼用,王道为主)(儒家异端)

2.制天命而用之(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荀子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墨子与墨家

产生于战国时期。该派创始人为墨翟,故名。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墨家墨子“兼爱”和“非攻”“尚力”和提倡节俭历史地位墨子故里山东省滕州市东北“尚贤”墨家思想注重实用主义哲学的建构墨家主张兼相爱,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墨家主张交相利,反对儒家的罕言利;墨家主张非命论,反对儒家的天命论;墨家主张事鬼神,反对儒家的不事鬼神;墨家主张节葬,反对儒家的厚葬;墨家主张非乐,反对儒家的礼乐。墨子思想的影响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墨子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呢?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小生产者产生,墨家学派思想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战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1)“齐物”(2)逍遥的人生态度(“无所恃”)(3)天与人“不相胜”三、生命的超越——庄子和道家1、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人,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2、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继承老子“道”的思想得道的方法为提高修养,提高修养则要通过“逍遥”的生活方式。逍遥:对待任何事物采用旁观、超然的态度,过虚无的生活,希望绝对的自由“无所恃”。比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对庄子思想的看法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齐物”——“逍遥”——“无所恃”

视权贵如腐鼠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薪火相传成者英雄败者贼东施效颦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盗亦有道无中生有枯鱼之肆越俎代庖望洋兴叹运斤成风庄子寓言故事(二则)标新立异呆若木鸡题意解说无用之用明镜止水寿长辱多螳臂挡车蜗角之争每况愈下以貌取人四、韩非与法家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曾师事荀况,与李斯是同学。著作有《孤愤》、《五蠹》、《说难》等。其文章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非至秦后,遭李斯等人嫉妒。最终被谗陷入狱,自杀死于狱中。他的思想得到秦的推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他的韩非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一书。(1)主要学说人性观:“好利恶害”政治观: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历史观:“不法古,不循今”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韩非子《五蠹》(2)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战国——秦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注:历史学家一般把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特点概括为“外儒内法”]五、兵家:孙膑1、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2、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3、灵活利用战略战术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地位或影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孔子

仁、礼、为政以德、教育观创始人孟子

仁政、义利观、性善论 亚圣荀子

天行有常;性恶论;礼法并施百家集大成者老子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 创始人庄子

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韩非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孙膑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战争规律;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墨子

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战国后不受人们重视了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知识整合4: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家及其思想1、形成了中国古代主要的治国思想儒家“人治”,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给社会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无为而治”,反对把自己意志强加法家“法制”,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对自习说话的认识与处置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