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必修五7.春末闲谈_第1页
【公开课课件】必修五7.春末闲谈_第2页
【公开课课件】必修五7.春末闲谈_第3页
【公开课课件】必修五7.春末闲谈_第4页
【公开课课件】必修五7.春末闲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末闲谈

鲁迅

二、

其人其作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者。1、现实题材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2、历史题材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6)3、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4、散文诗集:《野草》(1927)5、杂文集16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不仅是白话文小说的开先河者,也是现代白话杂文的伟大开拓者。“五四”时期,他结合社会斗争的需要,创造了一种人们称之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感合论文。1927年年底定居上海后,他将生命的“最后十年”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杂文创作上。它们广泛地涉及他在小说里所接触到和没有接触到的问题,成为另一种参与社会思想斗争的武器。它是鲁迅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载体,是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鲁迅杂文的特点: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敏锐迅速,泼辣犀利。冷嘲热讽,幽默风趣。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预习检查:

这篇文章中,鲁迅到底想表达什么?

(提示:即把握文章主旨。)写作背景

《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针对这股反动逆流,鲁迅写了这篇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文题似小,旨意却大。名曰“闲谈”,好似信口而言,实则别具匠心,严密为文。一、文本梳理研读整体结构把握,全文分为三部分

1.(1-3)

2.(4-6)

3.(7-8)

读文章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第一、这一部分提到细腰蜂抓捕青虫的用意或处理,文章提出几种观点?作者认同哪一种?1、老前辈们观点:细腰蜂纯雌无雄,捉螟蛉去做继子;2、考据家:其捉青虫,给孵化出来的幼蜂做食料。3、作者:满怀好意,如睹慈母教女。4、法国昆虫学大家发勃耳:给幼蜂做食料。【作者认同此观点】第二、读文章第三段,为何说“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明确:1、抓青虫给幼蜂做食料;

2、用毒针麻痹青虫,使其不死不活,再在青虫身上产卵。

3、细腰蜂孵出子女后,再将青虫给幼蜂做食料。文章第一部分概括:(1-3)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及毒针的神奇功能

读文章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开头写细腰蜂与小青虫之间的关系,好象真是在闲谈,阅读课文的4段,看看作者由细腰蜂与小青虫之间的关系想到了哪两类人?两者区别及彼此联系何在?明确:

1、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君子、治人者、现在的阔人、学者、教育家、皇帝、“特殊智识阶级”的留学生。

---治人者,及统治阶级

2、治于人者,即被统治阶级第二、文章为何在写治人者与治于人者之前,耗费笔墨写细腰蜂与青虫,两者有何关系?明确:细腰蜂以麻痹的手段杀死青虫,是残忍而高明的凶手,青虫是受害者。文章以细腰蜂类比统治者,青虫类比被统治者,指明统治者像细腰蜂一样用麻痹的手段(第四段提到的麻痹术)来统治被统治者,即控制民众思想。第三、读第四段,文中说:统治者“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试描述其“黄金世界的理想”?文中还说“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凑效”,列举“不能凑效”的具体体现。明确:

▲黄金世界的理想:

1、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

2、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3、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不能凑效”的具体体现:

1、以皇帝一伦而言,便难免时常改姓易代,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

2、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铁证。

第四、读第五、六段,两段分别列举了中外治人者麻痹民众的方法,试将其分类概括。结合具体句子回答,上述方法是否有效?明确:

1、中国做法:①、遗老的圣经贤传法,②、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③、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④、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

2、外国的做法:①、禁止集合②、防说话-控制言论

明确:无效。统治者虽极尽全力,但无法控制民众思想。具体句子:

第五段“但这种工作,也怕终于向古人那样,不能十分凑效的罢”【提示:找段首关键句】

第六段“他那里,可有较好的法子么,可惜,也没有”【段首关键句】

“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段末关键句】第二部分主旨提炼:(4-6)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的失败读第8段,文中说:“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有何等安全快乐”,又说“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了”,问:1、“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为何又说阔人“难得太平了”明确:1、民众“没有了头颅,却还能做服役和战争的机械”;民众“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能活着”提炼:民众像机械一样没有思想地活着,甘受统治。2、“无头也会仍有猛志”提炼:民众思想难以禁止三.(7-8)讽刺统治者们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思考?探讨:鲁迅为何此时此刻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谈?为何不去大声疾呼?一九二五年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可以看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语)。战士的责任,作家的良知,促使鲁迅无法缄口。“闲谈”是鲁迅“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成熟的高级形式,坚持“韧”的战斗的有力武器。

小结:不难看出《春末闲谈》这篇文章,一二三自然段是引子,四五六自然段类比得知统治者的各种麻痹术难以奏效,七八自然段很自然地得出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结论。“闲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