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产品知识_第1页
员工培训产品知识_第2页
员工培训产品知识_第3页
员工培训产品知识_第4页
员工培训产品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员工培训产品知识*考勤休假制度薪资规则第一章员工守则宿舍与食堂管理规定奖惩条例国享光通精密技术(深圳)有限公司G-TECOpticalCommunicationCo.,Ltd.*光纤通信简介光纤光缆基础知识第二章产品知识插芯基础知识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国享光通精密技术(深圳)有限公司G-TECOpticalCommunicationCo.,Ltd.产品使用范围第二章产品知识什么是光纤通信?第一节

光纤通信简介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播。光在光纤中的额定传播速度为每秒20万公里。我们用波长来描述光。可见光波长350~750nm;光通信所用波长800~1650nm。利用光导纤维进行的通信叫光纤通信第二章产品知识2.1.2光纤通信的发展第一节

光纤通信简介1880年美国人BELL发明了用光作载波传送话音的“光电话”。1960年美国人梅曼(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和kockham理论上证明玻璃光纤的成立。1970年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研制成功了损耗20dB/km的石英光纤。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试验。至此光纤通信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二章产品知识2.1.3光纤通信的优点第一节

光纤通信简介容许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一条光纤可以传输3.3x10的8次方条话路。损耗很小,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重量轻,体积小。抗电磁干扰性能好。泄漏小,保密性能好。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第二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

光纤结构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Core)何外围的包层(Cladding)同轴组成的圆柱型细玻璃丝。光的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传输的必要条件是n1>n2。光纤的标称外径一般为125um第二章产品知识包层n2纤芯n112595012562.5125

光纤的尺寸外径一般为125um(一根头发平均100um)纤芯直径:单模9um

多模50/62.5um

光在光缆中的传输第二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第二章产品知识涂覆层纤芯包层光的入射角光的反射角

光以全反射形式传播小于临界角入射的光被涂覆层吸收涂覆层

纤芯

包层

涂覆层包层光纤的类型按光的传输模式分为:1.单模(SM)光纤(Core的直径为8~10um)2.多模(MM)光纤,又分为:a、突变型光纤(Step-IndexFiber,SIF)Core直径62.5umb、渐变型光纤(Graded-IndexFiber,GIF)Core直径50um按光纤截面结构及折射率分布分为:1.双包层光纤2.三角芯光纤1.椭圆形光纤等等按ITU定义分为:(ITU:国际电信联盟)1.G651:Core直径为50um的多模光纤,后来出现了62.5/125MM光纤;2.G652:常规单模光纤,1310nm处色散最小,1550nm处损耗最小;3.G653:色散位移光纤DSF,零色散点从1310nm处移到1550nm使得1550nm处损耗和色散都最小;4.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1310色散最小,1550损耗更低,用于海底超长距离光信号传输,色散较大;5.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1.55μm波长区内仍保持很低的色散,以减少非线性效应,适用于DWDM。6.全波光纤第二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第二章产品知识

光纤的分类第二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第二章产品知识50/125um多模光纤62.5/125um多模光纤9/125um单模光纤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个传播模式;多模光纤能传输多个传播模式单光纤直径单模为9μm,多模为50μm项目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传输距离长短数据传输速率高低线缆直径小大光源激光发光二级管信号损耗小大接入难度较难较易成本高低

光缆成缆目的是为了保护光纤不受应力的作用和有害物质的侵蚀,一般由缆芯和护套组成。按缆芯结构分:层绞式、骨架式、中心束管式、带状式等;按使用条件分:室内、室外(架空、埋地、管道)等;常规跳线用光缆按直径分:室内用3.0、2.0、0.9等;室外又分防水缆等;按缆芯结构分紧包、松套、半松套等;按芯数分单芯、双芯、多芯、扁带等等第二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第二章产品知识插芯基础知识插芯(Ferrule)~是用于光纤对接的轴心带有微孔的圆柱型精密元件,是光纤连接器的核心部件。最常见的为ZrO2二氧化锆陶瓷插芯,其它也有金属插芯、玻璃插芯、复合高分子材料插芯等等。陶瓷材质的优点:耐磨、耐腐蚀、硬度高、耐高温高湿、膨胀系数小。第二章产品知识第三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SC插芯插芯的分类根据精度不同分为:多模(MM)插芯:内径公差+4um/同芯度<4um/外径+/-1um

单模(SM)插芯:内径公差+1um/同芯度<1um/外径+/-0.5um根据插芯的外径分为:

2.5mm系列插芯:外径为2.4990mm的插芯,如SC、ST1.25mm系列插芯:外径为1.2490mm的插芯,如LC、MU按端面

FLAT/PC/APC/STEP;LC-30/35度;MU-35/40度非标插芯

FiberStub、大内孔、长插芯等第二章产品知识第三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插芯生产的基本工艺(SC/SM为例)无芯磨-外径粗加工端面I-长度加工内径加工-内径同芯度修正-同芯度刷角-后端倒角抛光-外径精加工打毛刺-外径精加工PC/APC加工-端面形状加工各工序清洗第二章产品知识第三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插芯的核心指标(SC/SM为例)外径同芯度端面外观内径长度/干涉/外观等第二章产品知识第三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第四节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光纤连接器光纤的接头又叫光纤连接器。目前设备常用的接头有SC/PC、LC/PC和ST/PC第二章产品知识~用以实现光纤与光纤之间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也称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跳线。连接器件是光纤通信领域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无源器件。光纤接头图示SC/PCSC/UPCSC/APCLC/PCLC/UPCLC/APCFC/PCFC/UPCFC/APCST/PCST/UPCST/APCMT-RJESONE2000/APC第四节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常用连接器对比第二章产品知识FC/PCST/PCLC/PCSC/PC按接头体积大小:SC>FC>ST>LC按接头的方便性:LC>ST>SC>FC按接头的牢固性:ST>FC>LC>SC光纤接头是光纤的末端装置,用意是让光纤的接续更快速方便,而不需要熔接。接头的接续让两条不同的光纤的光可以通过。接头有很多种,不同接头的差别在接头大小及接续方法的不同。通常在同一系统会采用同一种接头。第四节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常用连接器对比第二章产品知识接头类型接口方式接头类型优点缺点应用场景SC方形,卡扣式工程塑料插拔方便,安装密度高易被拔掉,高温下接头易损伤SC接口通常用于100Base-FXLC小型长方头插拔工程塑料接头尺寸是FS,FC的一半,插拔方便,安装密度高制作相对复杂高密度的光接口板上,LC接口常用于千兆接口FC圆头螺口金属牢靠、防灰尘安装时需先对准卡口后旋紧,密度高时,安装不方便FC接口通常用于100Base-FX(逐渐淘汰)ST圆头卡口金属安装方便容易折断ST接口常用于10Base-FMT-RJ卡接式方型,体积与电话插头相当工程塑料体积小,一头双纤,收发一体,插入损耗低国内应用不是很广泛光纤到桌面的应用,MT-RJ接口常用于千兆接口E2000滑扣工程塑料带弹簧闸门保护,插针不易磨损污染国内应用不是很广泛高密度的千兆光接口板上ESON双

滑扣工程塑料安装方便应用少企业系统连接,墙壁插座第四节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光纤连接器的生产工艺第二章产品知识1.备料2.前处理3.固化4.研磨5.端检I/干涉检测6.组装7.检测8.端检II9.包装外壳内套弹簧止动环防尘帽尾套光的损耗1.散射损耗材质密度不均匀及结构缺陷引起的散射2.吸收损耗

SiO2材料固有吸收及杂质吸收3.弯曲损耗4.微弯损耗5.连接损耗第二节光纤光缆基础知识第二章产品知识第四节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

PC、UPC和APC的区别第二章产品知识平型(PC)接头球型(UPC)接头斜型(APC)接头非接触、常用于多模特征黑色、蓝色、白色连接损耗〈0.3dB反射损耗〉-14dB接触、常用于单模特征黑色、蓝色连接损耗〈0.3dB反射损耗〉-30dB接触、用于单模特征绿色连接损耗〈0.3dB反射损耗〉-65dB不同类型接头对接后会引起光信号严重衰减,造成链路不通性能:APC>UPC>PC第四节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

反射损耗第二章产品知识不同类型连接时产生的反射光反射损耗过大,会直接影响传输信号的质量。可使用OTDR测试。OTDR(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nten)光时域反射测试仪(背向散射测试仪)尽量要将光反射降到最低程度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单模的APC型接头最好第四节光纤连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