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1页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2页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3页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4页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广乙舰靖远舰经远舰来远舰北洋水师军旗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究根溯源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它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可乘之机直接原因有利环境根本原因一.甲午战争的背景

思考:根据教材,战争爆发的背景可从哪几个方面概括?日本:欧美:朝鲜:中国: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大陆政策”,蓄谋已久。列强对日本的侵略是何态度呢?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爆发东学党起义面对日本的侵略,清政府持何态度?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清政府仓促应战1丰岛海战2平壤战役3黄海海战4辽东战役5威海战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开战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进攻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想一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材料四: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因此,北洋舰队在海战中吃亏很大。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清军防务松弛官兵临阵脱逃武器装备落后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内因外因三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内容危害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作坊日子更难过了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D、听说有的小青年们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学以致用D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屠龙大会“相互协商”“义和拳”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中国人民的反抗引来侵略者的镇压——八国联军(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一、起因(1)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根本原因)(2)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直接原因)(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二.经过(1900年——1901年)三.结果及影响:便于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列强控制京津地区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内容影响赔设拆惩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解析: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军。学以致用答案:B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归纳总结再见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美国英国日本支持支持乘机夺取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法国德国俄国支持不干涉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国难当头

李鸿章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

慈禧忙于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希望对日“和平了事”。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日本:“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辽东战役材料: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教会势力猖獗。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你怎么看?爱国性:⑴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⑵“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落后性:⑴“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来面目)。⑵“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区分外来侵略者和外来近代文明)。◆性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皇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