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形成及防御_第1页
台风形成及防御_第2页
台风形成及防御_第3页
台风形成及防御_第4页
台风形成及防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风专题培训1天津航空运行控制部@20132第一节内容概述第一节:内容概述1.课件结构第一部分:台风概述第二部分:台风的形成、结构和特点第三部分:台风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第四部分:台风的预报第二节台风概述台风与飓风定义台风(Typhoon)和飓风(Hurricane)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性质一样,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是一种自产生后不断强烈发展直至消亡的热带气旋。

第二节台风概述

飓风:

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

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作飓风。

第二节台风概述

台风:

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

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

。第二节台风概述台风发源地:台风源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低纬度洋面上。西北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气扰动加强,发展为初始台风。热带扰动发展成台风相对集中在4个海区。

(1)南海中北部的海面

(2)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

(3)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

(4)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

第二节台风概述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于西太平洋菲律宾东侧的洋面、关岛附近和我国南海中部等地。

第二节台风概述台风出现的时间与登陆地点1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

2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很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

第二节台风概述台风的命名:WMO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

第二节台风概述

当某个台风给当地造成了重大损失,将会从这个名单上除名,以用来单独保留.例如:2009年的8号台风“莫拉克”

2009年的17号超强台风“芭玛”

2006年的1号强台风“珍珠”

2006年的8号超强台风“桑美”tornadocycloneHurricaneTyphoon低1005.01002.51000低压与气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飓风第三节台风形成在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第三节台风形成在台风雏形阶段,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第三节台风形成

台风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

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附近的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第三节台风形成

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第三节台风结构台风眼(eye)眼墙(eyewall)螺旋雨带

(rainbands)第三节台风结构

台风的垂直剖面以及气流的分布、云和降水第三节台风结构

第三节台风结构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由于台风是气旋的一种,其中心气压低,风会由四周吹向中心,在北半球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三节台风结构

发展成熟的台风,按其结构和带来的天气,分为台风眼、涡旋风雨区、外围大风区三部分,从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排列。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直径约5~10公里。

台风结构第三节台风结构

台风眼内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睛朗,风平浪静。台风眼外侧为涡旋风雨区,这里盛行强烈的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浓厚的云层,出现狂风暴雨,风力常常在12级以上,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区域。第三节台风结构

外围大风区,风速向外减小,风力通常在6级以上。台风过境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第三节台风特点

第三节台风特点台风的移动路径: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1.西移路径: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10-11月。第三节台风特点第三节台风特点

2.西北路径: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7-8月份台风基本都是此类路径。第三节台风特点第三节台风特点

3.转向路径: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或韩国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

第三节台风特点2010年第九号“玛瑙”第三节台风特点

路径多变: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4日凌晨生成,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12日停止编号。从生成到结束共9天。登陆台湾时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3级(40米/秒);再次登陆福建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达12级(33米/秒)登陆台湾后,仍维持台风强度达42小时,属历史少见。

另类台风第三节台风特点第四节台风危害对飞行中飞机的影响-----操纵困难强风(颠簸、风切变)暴雨强雷雨对机场的影响停场飞机的破坏机场设施的破坏起飞降落困难第四节防范台风1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2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3台风光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

第四节防范台风4、不得已需外出作业的人员在避风避雨时要选择安全地带,小心“飞”来横祸。在野外主要小心公路塌方、树倒枝折等危险。5、台风天气会令到路面出现积水、地滑,这些都会影响开车或者汽车,引发意外事故。所以司机开车一定要放慢速度,骑车的朋友在恶劣天气下最好选择步行、乘坐公交车。第四节防范台风13级以上大风:

2013年11月7日10时台风海燕升级为超强台风,中心风力17级以上。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10日晚宣布,截至13日晚20时,超强台风“海燕”已造成菲律宾2344人遇难,3804人受伤,仍有79人失踪。第五节台风的预报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的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