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公开课《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公开课《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公开课《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公开课《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公开课《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公开课《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及设计理念】□《小熊住山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小熊一家在森林的山洞里,住了一年又一年的故事,向学生展现了环保意识强烈的小熊一家的形象。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情节简单,但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大森林里四季的变化,同时融读演、议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新课程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课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的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和理解。【教学目标】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偏旁石。□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一种美德。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内心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领悟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一种美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中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热情好客的小熊家做客,他家住在哪儿呢?2、 看课件,指名回答。□3、 揭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2、 认读生字:⑴同桌互读,互相检查生字学习情况。□⑵指名分段读课文。3、记忆生字:⑴小组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⑵全班汇报。⑶游戏巩固汉字。意图: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交流、总结,运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尽可能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提高识字能力。三、熟读课文、读中感悟1、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口⑴指名读。(2)(观察图)体会小熊的心情。□意图:在了解山洞特性的基础上,体会小熊对木房子的向往,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⑶小熊一家有没有造新房子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七自然段)2、 学习第七自然段:口⑴指名读。2学生评读。⑶联系第一、二自然段提出疑问。□3、 学习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口⑴课件出示森林的、四季图片。□2指名说图意,感受森林景色的美丽。⑶朗读与图画相对应的自然段。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课件,用具体形象的景观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4、 学习第八自然段:口⑴看课件:图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2齐读第八自然段。⑶练习说话。如果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你会对小熊说些什么话呢?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议、演来体验感受,让学生领悟到爱护环境受人尊敬,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四、端正姿势、指导写字1、 学写年:□学生独立看书,了解年的笔顺;教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内的位置。学生书空、练写。2、 学写左、右两个字:口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写。五、课外延伸、巩固提高1、了解人类为了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情。2、与小伙伴合作研究建造新房子的材料,并为小熊一家设计一个既漂亮又温暖的大房子。果园机器人》教案设计《果园机器人》教案设计【教学目标】□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2.出示课件:机器人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三、讨论与交流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2.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2.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齐读课文。五、综合拓展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1)小组交流;(2)班级交流。2.教师小结。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找春天教案设计□□找春天教案设计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一、画面引入。播放早春的课件,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4.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2.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四、朗读练习。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五、配乐朗读,读出感情。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二)一、复习巩固。1•同桌抽读生字卡。□.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二、 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背诵课文。□•个别抽背。□三、 指导写字。1.认读生字。2.扩词练习。3•重点指导溪、摇、躲、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4.学生练习。□四、 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五、 迁移运用,拓展想象。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六、实践活动。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可以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教学重、难点: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解决问题》的课程教案设计□□《解决问题》的课程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学习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本教学设计一方面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1.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解决问题的内容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要目标因此本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理解题意、找出关键条件、确定解题策略、检验解答结果几个步骤,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和探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2.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题策略。在教学例5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尤其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再通过表述让学生理解“进一法”的道理;最后结合教材67页“做一做”中的2题,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还是“去尾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口学生准备演算纸口算卡片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口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说得数)25三8=34三7=27三9=19三3=口2.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复习口算,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以便引出新知识。。探究新知口(一)教学例5。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1) (出示课件)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例题中你们获取了哪些有效的数学信息呢?(学生交流)(3)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最多”和“至少”分别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最多”和“至少”的含义)(4) 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集体交流。(教师板书算式)(5)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得数用什么作单位?然后汇报。预设生1:22表示一共有22人,4表示每4人坐一条船,5表示可以坐5条船,2表示还多出2人。生2:5表示船的条数,单位是“条”,2表示多出2人,单位是“人”。教师小结: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2.探究解题方法。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他们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