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_第1页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_第2页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摘要: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分类统计,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结合的方法,分析总结出该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以此作为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时确定风景名胜区范围划定、功能分区、结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评价风景名胜区内有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美的景观资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景观资源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还是人们做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前应在对风景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分析,以此作为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时确定风景名胜区范围划定、功能分区、结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1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概况桂平市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风景资源,尤以西山景区和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闻名于国外。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桂平市境内,位于东经109°48'〜110°15'、23°04'〜23。48'之间,是我国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1008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主要包括市境中部向西北辐射的金田、大藤峡、大平山、紫荆瑶山等景区;向西辐射的罗丛岩景区;向东南辐射的白石景区。2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为进一步确认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现状及分布特征,本文按照1994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桂平西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八大景区对景观资源进行再次调查核实,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分类。由于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大,涉及的景点数量多、类型广,因此本文在对风景名胜区现状风景资源进行调查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的独特性与完整性、空间的独立性与发展性以及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定景观单元,以景观单元的形式对风景名胜区的景源进行分类评价。景观单元是指由一个或若干个景点构成的,具有一定的景观特色和开发潜力,可供游人参观游览、休闲度假的空间场所。3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本文主要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现场勘察、亲身感受为依据,并结合文献综述和座谈走访,力求实事求是地对景源特色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风景名胜区规范》中“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表”,并依据景源的类别及特点,确定以下14项因素作为景源量化评价的评价因子,如表1所示。表1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源评价指标赋值表根据表1中的赋值标准,对风景名胜区内各个景源进行打分评级,依据得分结果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四个级别:其中,一级景源评分值为80〜100分之间;二级景源评分值为70〜79分之间;三级景源评分值为60〜69分之间;四级景源评分值为60分以下。4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评价结果4.1风景资源分类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共有二大类,六中类,二十小类。通过分析及筛选,本文共划定68个景观单元,其中自然景观单元34个,人文景观单元5个,综合景观单元29个,如表2所示。表2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单元分类表4.2风景资源评价结果4.2.1风景资源定量评价分析根据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源的欣赏特征和文化、科学、保健、游憩价值以及环境、利用、用地条件的差异,采用打分的方法,对景观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如表3所示。表3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单元分级表根据景源评价结果,一级景观单元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说明风景名胜区缺乏在具有国家代表性及国际吸引力的高品质景点,未来有必要通过完善景源配置和生态的恢复与建设来提升风景名胜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吸引力。二级和三级景观单元所占比重很大,合计已占景点总数的四分之三多,表明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景观资源在省域范围内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四级景观单元仅有一处,即麻垌荔海。该景源虽具有一定的景源特色,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品局限性,人们休闲方式的多样性变化,以及其所处的区位和荔枝成熟季节的影响,目前麻垌荔海的旅游价值有所下降。提升该景点的价值,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和开发,增加新的旅游体验,开辟新的旅游线路,加强与风景名胜区其他景源的有机联系,以使其成为风景名胜区的有力补充。4.2.2风景资源定性评价分析根据以上景源定量评价等级结果和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吸引力等因素,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特色进行定性评价。概括总结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源的特色主要为以下3个方面:(1)奇峰、怪石、幽谷——地质地貌的天然展览馆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自然状态保存完好,在几百平方公里内集中了丰富的地质遗迹,种类齐全、自然状态完好,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极为稀有。风景名胜区地貌景观十分全面,发育有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砂岩峰丛地貌和峡谷地貌等景观。大藤峡古生代地层剖面和白石山新生代地层剖面,是标准的区域地层剖面;西山侵入剖面,侵入期次多、同心环状产出特征独特,兼有地质构造形迹、典型地层剖面和冷泉、瀑布、河流等水体景观。(2)佛教、道教荟萃于此,宛自天成的寺观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是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佛教、道教文化既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是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的重要内容,在风景名胜区内宗教气氛浓厚,有始建于宋朝的龙华寺、寿圣寺,唐末修建的李公祠,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宾兴寺、观音岩等等。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说,各寺庙道观选址更是建筑结合地形的典范。如观音岩依山就洞而建,因地制宜,,使人工建筑融合于自然环境之中,虽为人作,宛自天成。(3)革命胜迹之遗韵——金田起义遗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次革命高潮。金田起义地址是游览参观和研究太平天国革命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佳场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2年2月,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被国务院定性为革命遗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现存的金田营盘、三界祖庙、风门坳古战场等多处遗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在整个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史学价值提升了整个景区的人文历史价值。5结论对现状风景资源的了解是风景名胜区景源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了解风景资源的特征、价值,才能正确处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本文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分析总结出该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特征可以概括为:主要以南亚热带自然景观为基调,以名山、遗址、古刹、峡谷以及丰富的地貌类型和动植物资源为特点,集幽美、壮美和奇美于一体,并且因浔江、郁江、黔江三江穿行其间而使整个景观更加秀美,气韵生动。风景名胜区内的地质地貌有其典型性、稀有性和完整性,丰富动植物资源成为了天然的基因库,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太平天国起义地址、东塔及古刹等众多的历史古迹,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⑸.GB50298—1999.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