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设计规范培训-内部资料_第1页
仪表设计规范培训-内部资料_第2页
仪表设计规范培训-内部资料_第3页
仪表设计规范培训-内部资料_第4页
仪表设计规范培训-内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门内部公开培训目录一、自控设计规范的作用及清单二、自控设计深度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五、自控接地规范

-部门内部公开一、自控设计规范的作用及清单

标准规范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采用共通性的条件,有统一的模式要求,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设计。它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和行业、地方对于工程建设构配件与制品,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设施和装置等编制的通用设计文件。

采用标准设计规范的意义:①

设计质量有保证,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加快设计速度

有利于采用和推广新技术

便于构配件生产工厂化、装配化和施工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加设进度

有利于节约建设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部门内部公开一、自控设计规范的作用及清单

自控设计中,我们主要运用到以下设计规范:1.1过程测量与控制仪表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HG20505)

1.2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HG20507)

1.3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

1.4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

1.5仪表供气设计规定(HG20510)

1.6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20511)

1.7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20512)

1.8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20513)

1.9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定(HG20514)

1.10仪表隔离和吹洗设计规定(HG20515)

1.11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定(HG20516)

1.12分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

1.13自控安装图册(HG/T21581)

1.14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20592~20635)

1.15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GB/T2624等同于ISA5167)

-部门内部公开一、自控设计规范的作用及清单以上规范基本包含了我们工作中需要用到的,还有其他行业规范,大体都是在上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

另外,在设计工作工作开始时,一般业主会出具一份设计统一规定,里面会涉及仪表选型方案,控制室布置,供气、供电、接地等要求,那时就要以项目具体的统一规定为准。以下是“中委合资广东石化2000万吨重质原油加工工程”具体的统一规定要求。-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自控专业的主要职责范围:

2.1负责工艺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设施及工厂的辅助装置的检测与控制系统、安全连锁及紧急停车系统的设计;2.2负责工艺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设施及工厂的辅助装置中的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在线分析仪表及其预处理装置、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PLC)、监控用的管理计算机和它们的附件、及与它们配合的综合安装材料等的选型设计;2.3负责中央控制室、现场仪表维修间、现场控制室、在线分析器室(现场分析小屋)、仪表维修车间及现场控制盘的设计;2.4负责提供DCS、PLC和监控/管理计算机等控制系统编制应用软件所需的技术资料;2.5负责编制自控设备采购的技术说明书和其他供采购使用的设计文件,配合采购部门做好技术评审及对制造厂资料的确认工作;2.6配合有关部门编制自控专业的投标文件;2.7配合有关专业提出对分包商的仪表和控制的设计要求;2.8配合有关专业提出随机配套的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参加必要的评审工作,负责审查随机带来的仪表控制系统的技术文件;-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

2.9向主导专业提出自控压缩机战的设计条件;2.10向有关专业(或单位)提出计量站的设计条件;2.11参加施工图的交底,处理施工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2.12协助进行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投运工作;2.13参加单体设备及化工联动试车;

-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自控专业设计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设计前期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安装试车阶段一、设计前阶段

设计前阶段包括:可行性/预可行性阶段、工程投标/设计阶段

1.可行性/预可行性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控制原理及主要仪表的选型,编制生产控制说明,向有关专业提出条件,作出仪表控制系统的投资估算。2.工程投标/设计阶段:编制投标报价书,拟定控制原理及主要仪表选型,编制初步的合同技术附件中自控专业部分的有关内容,作出设备费、材料费及安装工程费用计算和设计工作量的估算。负责投标/报价书中有关自控专业内容的澄清,参加合同附件的谈判。

-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二、工程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阶段包括:工艺包设计阶段、基础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

1.工艺包设计阶段:1.1参加设计开工报告的准备工作;1.2配合工艺专业完成工艺流程图(PFD)及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1.3编制自控设计说明,内容包括:

①控制系统的水平及仪表选型的一般原则,列出主要仪表设备的一览表②程序控制、报警连锁原理图及说明③复杂调节系统原理图及说④特殊仪表选型的说明⑤危险气体监测设施的说明

-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

2.基础设计阶段:2.1参加设计开工报告的准备工作,明确本专业的设计任务及工作范围;2.2编制自控专业的工程设计统一规定;2.3配合工艺专业完成0版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2.4参加方案评审会及内部设计评审会,确定控制方案;2.5提出分包项目设计的自控技术要求(如有);2.6向有关专业提出设计条件2.7按规定完成基础设计相应的工作及图纸;

-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

3.详细设计阶段:3.1根据用户对基础设计提出的合理意见修改有关方案和规定;3.2提出和接受有关专业的基础工程设计阶段的设计条件;3.3配合工艺专业完成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PID)的最终版;3.4配合采购部门完成主要仪表及控制系统的采购说明书、技术评审;3.5对于采用DCS或PLC控制系统的项目,提供相应的资料或参与组态;3.6完成本阶段要求的图纸、文字及表格;-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

三、施工安装试车阶段:3.1参加施工图(详细设计)交底,处理施工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3.2协助进行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投运工作;3.3参加单体设备及化工联动试车;3.4编写本专业的设计总结,填写和整理本阶段的质量记录和归档文件;以上大体规划了自控设计各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工作,在保证项目安全合理有序进行的前提下,也可以灵活的变通。-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以下举例说明了基础设计与详细设计阶段应该完成的内容基础设计-部门内部公开二、自控设计深度详细设计详细设计-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自控专业与工艺专业的设计条件关系

1、自控专业接受的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工艺流程图(PFD)、工艺说明书和物性参数表;②物料平衡表;③工艺数据表(包括容器、塔器、换热器、工业炉和特殊设备)和设备简图;④主要控制系统和特殊检测要求(包括连锁条件)和条件表;⑤安全备忘录;⑥建议的设备条件表;

2、自控专业提出的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工艺控制流程图(PCD);②连锁系统逻辑框图(需要时);③程控系统逻辑框图或时序表(需要时);-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自控专业与系统专业的设计条件关系

1、自控专业接受的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各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和管道命名表;②换热器、容器、工业炉及特殊设备接管汇总表;③控制阀、流量计、安全阀和泄压阀数据表;④界区条件表;⑤系统专业队装置内公用工程测量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的说明;⑥系统专业提出的噪声控制设计规定(需要时);

2、自控专业提出的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工艺控制流程图(PCD);②控制阀、流量计的数据表;③仪表在各类设备上的接口条件;④配合系统专业完成各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⑤成套设备或装置的随机仪表设计要求;具体参考HGT20636.2自控专业与工艺、系统专业的设计条件关系-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自控专业与管道专业(包括粉体、给排水、热工及暖通等)的设计分工

1、现场仪表取源及连接部件

1)自控专业与管道专业的设计分工原则是,在仪表安装之前,管道应为一个封闭系统,一般情况下,封闭系统以内的材料由管道专业负责,封闭系统以外的材料由自控专业负责。2)自控专业与管道专业在现场仪表的取源连接部件上的设计分工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仪表和安装部件的采购全部由自控专业负责;②只有仪表部分的采购由自控专业负责,安装部件的采购、仪表及其部件的安装由管道专业负责;③仪表及其安装部件的采购和安装的分工按具体情况确定;④仪表和安装部件的采购与安装不由管道专业负责;

各种现场仪表的分工,按上述四种情况,分别列于表3.1-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表3.1仪表取源及连接部分的分工表类别分工12341温度仪表

1.1温度计套管

1.2温度计元件(热电偶,热电阻)

1.3就地温度计

1.4基地式温度控制器

1.5表面温度计(1)仪表基座

(2)仪表

2压力仪表

2.1压力变送器

2.2就地压力控制器

2.3压力开关

2.4压力表

2.5真空表

3流量仪表

3.1节流装置—差压式流量计

(1)法兰取压

(2)管道取压

(3)环室取压

(4)流量喷嘴

(5)文丘里管

(6)差压变送器/指示器

3.2面积式流量计

3.3容积式流量计

3.4电磁式流量计

3.5涡街流量计

3.6靶式流量计

3.7内藏式孔板流量计

3.8质量流量计

3.9超声流量计

3.10流量开关

3.11毕托管流量元件

3.12限流孔板

-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表3.1仪表取源及连接部分的分工表4物位仪表

4.1差压式液位计

(1)一般式

(2)法兰式(平面式)

(3)法兰式(插入式)

(4)隔膜密封型

4.2浮筒式液位计

4.3钢带液位计

4.4吹洗型液位计

4.5浮球式液位开关

4.6电极式液位开关

4.7电容式液位计

4.8音叉式液位计

4.9超声波液位计

4.10辐射型液位计

4.11浆式液位计

4.12超声定型液位计

5分析仪表

5.1自动气体分析仪

5.2PH计

5.3浊度计

5.4密度计

5.5粘度计

5.6电导仪

5.7荧光X射线分析仪

6阀门

6.1控制阀

6.2自力式调节阀

6.3安全阀

7其他

7.1火焰探测器

7.2气体探测器

7.3称重仪

7.4测速仪

7.5转速仪

具体分工参考HGT20636.3自控专业与管道专业的设计分工-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自控专业与电气专业的设计分工

1、仪表电源:

①仪表用380/220和110V交流电源,由电气专业设计,自控专业提出设计条件。电气专业负责将电缆送至仪表供电线的接线端子,低于110V的仪表电源由自控专业设计;②仪表用100V及以上直流电源由自控提出设计条件,电气专业负责设计。低于100V的直流电源由自控专业设计;③仪表用UPS电源,可由电气专业设计,专业提出设计条件。由仪表系统成套带来的UPS,由自控专业设计;

2、连锁系统:①连锁系统的发信端是工艺参数,执行端是仪表设备时,连锁系统由自控负责;②连锁系统的发信端是电气参数,执行端是电气设备时,连锁系统由电气负责;③连锁系统的发信端是电气参数,执行端是仪表设备时,连锁系统由自控负责,电气提供无源接点,容量和通断状态满足自控要求;④连锁系统的发信端是工艺参数,执行端是电气设备时,连锁系统由自控负责,自控向电气提供无源接点,容量和通断状态满足电气要求,高于220V的电压串入自控接点时,电气提供隔离继电器;-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⑤自控专业与电气专业用于连锁的电缆,原则上采用“发送制”,即由提供接点的一方负责电缆的设计、采购和敷设,将电缆送至接收方的端子箱,并提供电缆编号,接收方提供端子编号;⑥控制室与MCC之间的连锁系统电缆,考虑到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全部电缆由电气专业负责设计、采购和敷设,并将电缆送至控制室内的I/O端子柜,电缆在控制室内的敷设路径,电气专业应与自控专业协商;3、仪表接地系统:

①现场仪表(包括用电仪表、接线箱、电缆桥架、电缆保护管、铠装电缆等)的保护接地,其接地体和接地网干线由电气专业负责。现场仪表到就近的接地网之间的接地线由自控专业负责。控制室的保护接地,由自控专业提出接地板位置及接地干线入口位置,电气专业将接地干线引至保护接地板;②工作接地包括屏蔽接地、本安接地、DCS和计算机的系统接地。工作接地的接地体和接地干线由电气负责,自控提设计条件,包括接地体的位置以及对接地电阻的要求等,由问题双方协商解决;

-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4、共用操作台:①当电气设备和仪表设备混合安装在共用操作台上时,应视其设备的多少以多的一方为主,另一方向为主的一方提出盘上设备、器件的型号、外形尺寸、开孔尺寸、原理图和接线草图,由为主的一方负责盘面布置和背面接线,并负责共用盘的采购和安装,共用盘的电缆由盘上安装设备的各方分别设计、供货和敷设;②当电气盘和仪表盘同室安装时,双方应协调盘的尺寸、涂色和排列方式、使其保持相同的风格;5、信号转换与照明、伴热电源:①凡需送至控制室由自控专业经行监视的电气参数(电压、电流、功率等),必须由电气专业采用电量变送器转换为标准信号(如4~20mA)后送往控制室;②现场仪表、就底盘等需要局部照明时、需由自控专业向电气专业提出设计条件,电气专业负责设计;③当仪表采用电伴热时,仪表保温箱和测量管路的电伴热由自控专业设计,并向电气专业提出伴热的供电要求。伴热电源由电气专业设计,电气专业将电源电缆送至自控专业的现场供电箱;具体分工参考HGT20636.4自控专业与电气专业的设计分工-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自控专业与电信、机泵、及安全(消防)专业的设计分工

1、自控专业与电信专业的设计分工:

①当在控制室内安装通信设备、火警设备时、电信专业应向自控专业提出设计条件,并经自控专业确认,由自控专业统一负责控制室的布置设计,并负责向土建专业提出设计条件。通信设备、火警设备的设计、采购和安装由电信专业负责;②当需要在仪表电缆桥架内敷设通信电缆时,电信专业向自控提出设计条件,自控专业应在相应的电缆汇线槽内预留空间。通信电缆的设计、采购和敷设由电信专业负责;③用于监视生产操作和安全的工业电视系统由自控专业负责,用于生产调度和厂区警卫任务的闭路电视系统由电信专业负责;④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的监视控制部分由自控专业负责,数据的无线传输部分由电信专业负责;⑤自控专业的有关通信要求应向电信专业提出设计条件,由电信专业负责设计;-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自控专业与电信、机泵、及安全(消防)专业的设计分工

2、自控专业与机泵专业的设计分工:

①在机泵设备询价阶段,自控专业应向机泵专业提出机泵的总体控制要求和仪表选型意见,机泵专业向自控专业提出机泵内部的控制/检测要求,包括轴震动、轴位移、轴温、转速、抗喘振、吸入罐液位及各油路系统和动力系统,自控专业对各测量仪表的技术要求进行确认,并在自控专业工程设计规定中作出说明;②自控专业负责审查制造厂报价中有关仪表部分的技术文件并参加技术合同附件的谈判工作;③按合同规定,制造厂供货范围以内的检测/控制仪表,包括就底盘由制造厂负责设计、供货、安装和调试。其电缆与外部的连接应以接线箱为界,制造厂供货范围以外的检测/控制仪表由自控专业负责设计;-部门内部公开三、自控设计中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

自控专业与电信、机泵、及安全(消防)专业的设计分工

3、自控专业与安全(消防)专业的设计分工:

①消防系统用的检测仪表、控制阀和连锁系统由自控专业负责,安全专业应向自控专业提出设计条件;②消防系统的控制盘如果作为成套设备采购时,由安全专业负责。需要时,可请自控专业协调做好询价、技术评标和对制造厂技术文件的审查工作;③消防系统设备如需要放在控制室时,则安全专业需向自控专业提出设计条件,消防系统的电缆如果需要在自控专业的电缆汇线槽内敷设时,需向自控专业提出设计条件,由自控专业在相应的电缆汇线槽内预留空间;④自控专业应向安全专业提出控制室内设备的消防要求,由消防专业负责设计;⑤气体检测器的设置要求、数量和布置图由安全或工艺专业负责,检测器的选型、采购和安装设计由自控专业负责;具体参考HGT20636.5自控专业与电信、机泵及安全(消防)专业的设计分工-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

一、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仪表分为两大类:接触式、非接触式

接触式分为热膨胀、热电阻、热电偶

热膨胀固体膨胀:双金属温度计

液体膨胀:玻璃温度计气体式膨胀:压力式温度计

热电阻金属热电阻:铜热电阻、铂热电阻、镍热电阻

半导体热敏电阻:锗电阻、碳电阻、热敏电阻等

热电偶廉价金属热电偶:铜—康、镍铬—镍硅、镍铬—考铜

贵金属:铂铑30—铂铑6、铂铑10—铂

非金属:石墨系、硅化物系、碳化物—硼化物系等

接触式温度仪表的优点是,简单、可靠、廉价,测量准确度高,一般能够测得真实温度;缺点是由于检出元件热惯性的影响,相应时间较长,对热容量小的物体,难以实现精确测量。不宜用在直接对腐蚀性介质测温,不能用于极高温测量,难以测量运动体的温度。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非接触式

热辐射辐射法:辐射温度计、部分辐射温度计

亮度法:光学高温计比色法:比色温度计非接触式温度仪表的优点是,原理上测量范围可以从超低温到超高温,不破坏被测温场、可以测量热容量小的运动温度,可以测量区域的温度分布,响应速度较快;缺点是,测量误差较大,仪表示值一般代表物体表观温度,在辐射通道上介质吸收及反射光干扰将影响仪表示值,被测对象表面发射率变化影响仪表示值。结构较复杂,价格较昂贵。

检测元件插入长度及保护管:1、插入长度的选择应以检出元件插至被测温度变化灵敏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为准则。一般当垂直安装或与管壁成45度角时,检测元件的末端应位于管子中间的三分之一区域内,但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互换,往往整个装置宜统一选择一至二挡长度。2、在烟道、炉膛及绝热材料砌体设备上安装时,应按实际需要选用,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互换,可选择深入内部250mm长度。3、检测元件保护管材质不低于管道或设备材质。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4、对于中、低压介质宜选用钢管直行保护套管;对于高压介质或测温元件取出时不必停车的场合,应选用整体钻孔锥形保护套管;对于被测介质流速较高或要求保护套管高强度的场合,应选用整体直行锥形保护套管。

用于可燃性气体、蒸汽及可燃性粉尘等爆炸危险场所的就地带电接点的温度仪表、温度开关、温度检测元件和变送器等,应根据所确定的危险场所类别及被测介质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防爆结构形式或采取其它的防爆措施。

用于腐蚀性气体及有毒粉尘等场所的温度仪表,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壳防护等级。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

就地温度仪表

精确度等级1、一般工业用温度计:选用1.5级或1级;2、精密测量用温度计:应选用0.5级或0.25级;

测量范围1、最高测量值不大于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90%,正常测量值在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左右;2、压力式温度计测量值应在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3/4之间;

双金属温度计1、在满足测量范围、工作压力和精确度的要求时,应被优先用于就地显示;2、表壳直径一般选用¢100mm,在照明条件较差、位置较高或观察距离较远的场所,应选用¢150mm;3、仪表外壳与保护管的连接方式,一般宜选用万向式,也可以按照观测方便的原则选用轴向式或径向式;

压力式温度计

适用于-80℃以下低温、无法近距离观察、由震动及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就地或就底盘。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

玻璃温度计

仅用于测量精确度较高、震动较小、无机械损伤、观测方便的特殊场合,不得使用玻璃水银温度计。

基地式仪表

就地或就地盘装测量、控制(调节)仪表,宜选用基地式温度仪表。温度开关

适用于温度测量需要接点信号输出的场合。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

集中温度仪表

检测元件1、根据温度测量范围,选用相应分度号的热电阻、热电偶或热敏电阻(见表4.1);2、装配式热电偶适用于一般场合,装配式热电阻适用于无振动场合,热敏热电阻适用于测量反应速度快的场合,铠装式热电偶、铠装式热电阻适用于要求耐振动、耐冲击,以及要求提高响应速度的场合;3、根据测量对象对响应速度的要求,可选用下列时间常数的检测元件:①热电偶:600s、100s和20s三级;②热电阻:90~180s、30~90s、10~30s和<10s四级;③热敏电阻:<1s;4、热电偶测量端形式的选择:

①满足响应速度的一般要求下,宜选用绝缘式;②为了保证响应速度足够快或为抑制干扰源对测量的干扰时,应选用接壳式;5、根据使用环境条件,按下列原则选用接线盒:①普通式:条件较好的场所;②防溅式、防水式:潮湿或露天场所;③防爆式:易燃、易爆的场所;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6、一般情况选用螺纹连接方式,对下列场合应选用法兰连接方式:①在设备、衬里管道、非金属管道和有色金属管道上安装;②结晶、结疤、堵塞和强腐蚀性介质;

③易燃、易爆和剧毒介质;7、在特殊场合使用的热电偶、热电阻:①温度高度870℃,氢含量大于5%的还原性气体、惰性气体及真空场合,选用钨铼热电偶或吹气热电偶;②设备、管道外壁和转体表面温度,选用端(表面)式,压簧固定式或铠装热电阻、热电偶;③含坚硬固体颗粒介质,宜选用耐磨热电偶;④在同一检测元件保护管中,要求多点测量时,选用多点热电偶;⑤为了节省特殊材料保护管材质(如坦),调高相应速度或要求检测元件弯曲安装时,可选用铠装热电阻、热电偶;⑥高炉、热风炉温度测量,可选用高炉、热风炉专用热电偶;8、变送器:

与接受标准信号显示仪表配套的测量或控制系统,可选用具有模拟信号输出功能或数字信号输出功能的变送器,一般情况选用现场型变送器。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4.1温度检测元件对照表检测元件名称分度号测量范围(℃)备注铜热电阻R0=50ΩCu50

-50~+50R100/R0=1.248R0=100ΩCu100铂热电阻R0=10ΩPt10

-200~+650R100/R0=1.385R0=50ΩPt50R0=100ΩPt100镍热电阻R0=100ΩNi100

-60~+180R100/R0=1.617R0=500ΩNi500R0=1000ΩNi1000Δ热敏电阻

-40~+150

Δ鉄电阻

-272~-250

镍铬—镍硅热电偶K

-200~+1300

镍铬硅—镍硅热电偶N

-200~+900

镍铬—康铜热电偶E

-200~+900

铁—康铜热电偶J

-200~+800

铜—康铜热电偶T

-200~+400

铂铑10=铂热电偶S

0~+1600

铂铑13=铂热电偶R

0~+1600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B

0~+1800

钨铼5—钨铼26热电偶WRe5

0~+2300

-WRe26

钨铼3—钨铼25热电偶WRe3

0~+2300

-WRe25

Δ镍铬—金鉄热电偶

-270~0厂标分度号:NiCr-AuFe注:Δ为待发展-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

二、压力

任何一个物体上受到的称为绝对压力都应包括大气压力和被测介质的压力(一般称为表压)两部分,作用在被测物体上的这两部分压力总和称为绝对压力P绝=P表+大气压1、测量绝对压力的表称为绝压表;2、普通的工业压力表测量的都是表压值,就是绝对压力与大气压的差值;3、当绝对压力大于大气压值时测得的表压值为正,称为正压表;4、当绝对压力小鱼大气压值时测得的表压值为负值,称为负压表,即真空度,测量真空度的表称为真空表;

测压仪表大致分为四大类:1、液柱式压力计: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为液柱高度进行测量

(U形管压力计、单管压力计、倾斜微压计、补偿微压计、自动液柱式压力计等)2、弹性式压力计:它是将被测压力转换弹性元件变形位移进行测量

(弹簧管压力表、膜片压力表、膜盒压力表、波纹管压力表等)3、电气式压力计:它是通过机械和电气元件将被测压力转换成电量来进行测量

(电容、电阻、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等)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4、活塞式压力计:它是根据水压液体传送压力的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活塞上所加砝码的直流来进行测量的

(单活塞、双活塞式压力计等)

压力表的选择

按照使用环境和测量介质的性质选择1、在大气腐蚀性较强、粉尘较多和易喷淋液体等环境恶劣的场合,应根据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壳材料及防护等级;2、对一般介质的测量;①压力在-40KPa~0~+40KPa时,宜选用膜盒压力表;②压力在+40KPa以上时,一般选用弹簧管或波纹管压力表;③压力在-100KPa~0~+2400KPa时,应选用压力真空表;④压力在-100KPa~0KPa时,宜选用弹簧管真空表;3、稀硝酸、醋酸及其他一般腐蚀性介质,应选用耐酸压力表或不锈钢膜片压力表;4、稀盐酸、盐酸气、重油类及其类似的具有强腐蚀性、含固体颗粒、粘稠液等介质,应选用膜片压力表或隔膜压力表。其膜片及隔膜的材质,必须根据介质的特性选择;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5、结晶、结疤及高粘度的介质,应选用法兰式隔膜压力表;6、在机械振动较强的场合,应选用耐震压力表或船用压力表;7、在易燃、易爆的场合、如需电接点讯号时,应选用防爆压力控制器或防爆电接点压力表;

8、对于测量高、中压力或腐蚀性较强的介质的压力表,应选用壳体具有超压释放设施的压力表;9、下列被测介质应选用专业压力表;

气氨、液氨:氨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

氧气:氧气压力表氢气:氢气压力表氯气:耐氯压力表、压力真空表乙炔:乙炔压力表硫化氢:耐硫压力表碱液:耐碱压力表、压力真空表10、测量差压时,应选用差压压力表;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11、精确等级的选择:①一般测量用压力表、膜盒压力表和膜片压力表,应选用1.5级或2.5级;②精密测量用压力表,应选用0.4级、0.25级或0.16级;12、外形尺寸的选择:①在管道和设备上安装的压力表,表盘直径为¢100mm或¢150mm;②在仪表气动管路及其辅助设备上安装的压力表,表盘直径为¢60mm;③安装在照度较低、位置较高或示值不易观测场合的压力表,表盘直径为¢150mm或¢200mm;13、测量范围的选择;①测量稳定压力时,正常操作压力值应在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3~2/3;②测量脉动压力时,正常操作压力应值应在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3~1/2;③测量高、中压力(大于4MPa)时,正常操作压力值不应超过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

压力变送器的选择

1、以标准信号传输时,应选用变送器;2、易燃、易爆场合,应选用气动变送器或防爆型电动变送器;3、结晶、结疤、堵塞、粘稠及腐蚀性介质,应选用法兰式变送器。与介质直接接触的材质必须根据介质的特性选择;4、对于测量精确度要求高,而一般模拟表难以达到时,应选用智能式变送器,其精确度优于0.2级以上。当测量点位置不宜接近或环境条件恶劣时,也宜选用智能式变送器;5、使用环境好、测量精确度和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选用电阻式、电感式远传压力表或变送器;6、测量微小压力(小于500Pa)时,可选用微差压变送器;7、测量设备或管道差压时,应选用差压变送器;8、在使用环境较好,易接近的场合,可选用直接安装型变送器;

-部门内部公开四、仪表选型规范:温度、压力仪表讲解安装附件的选择1、测量水蒸汽和温度大于60℃时,应选用冷凝圈或虹吸器;2、测量易液化的气体时,若取压点高于仪表,应选用分离器;3、测量含粉尘的气体时,应选用除尘器;4、测量脉动压力时、应选用阻尼器或缓冲器;5、在使用环境温度接近或低于测量介质的冰点或凝固点时、应采取绝热或伴热措施;

-部门内部公开五、自控接地规范接地系统的作用:一是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二是抑制干扰。接地系统有屏蔽接地、本安接地、保护接地、信号回路接地之分,根据接地作用机理,并参照国外做法,提出把仪表接地系统分两大类:即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了屏蔽接地、本安接地、和信号回路接地。

一、保护接地1、用电仪表的金属外壳及自控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如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者,均应保护接地,通常所指的自控设备如下;①仪表盘、仪表操作台、仪表柜、仪表架和仪表箱;②DCS/PLC/ESD机柜和操作站;③计算机系统机柜和操作台;④供电盘、供电箱、用电仪表外壳、电缆桥架(托盘)、穿线管、接线盒和铠装电缆的铠装护层;⑤其他各种自控辅助设备;2、安装在非防爆危险场所的金属表壳上的按钮、信号灯、继电器等小型低压电器的金属外壳,当与已作保护接地的金属表盘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部门内部公开五、自控接地规范3、低于36V供电的现场仪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特殊需要时可不作保护接地;4、凡已作了保护接地的地方即可认为作了静电接地;

在控制室内使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时,应作静电接地,静电接地应可与保护接地合用接地系统。二、工作接地

为保证自动化系统正常可靠地工作,应予工作接地。工作接地的内容为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接地。1、信号回路接地①在自动化系统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非隔离的信号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号参考点,并进行信号回路接地(通常为直流电源负极);②隔离信号可以不接地。这里指的隔离应当应当是每一个输入(出)信号和其他输入(出)信号电路是绝缘的,对地是绝缘的,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部门内部公开五、自控接地规范2、屏蔽接地①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路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均应作屏蔽接地;②在强雷击区,室外架空敷设的不带屏蔽层的普通多芯电缆,其备用芯应按照屏蔽接地。如果是屏蔽电缆,屏蔽层已接地,则备用芯可不接地,穿管多芯电缆备用芯可不接地。3、本质安全接地①本质安全仪表系统在安全功能上必须接地的部件,应根据制造厂的要求本安接地;②齐纳安全栅的汇流条必须与供电的直流电源公共端相联,齐纳安全栅的汇流条(或导轨)应作本安接地;③隔离型安全栅不需要接地;三、接地系统和接地原则1、接地系统由接地联结和接地装置两部分组成:①接地联结:接地连线、接地汇流排、接地分干线、接地汇总线、接地干线;②接地装置:总接地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