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1.4 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_第1页
任务2.1.4 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_第2页
任务2.1.4 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_第3页
任务2.1.4 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_第4页
任务2.1.4 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2.1.4】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FSI优势(FuelStratifiedInjection)燃油经济性好(省油20%)排放少,有助于环境保护节约自然界能源【一】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组成低压燃油系统高压燃油系统

〖1〗低压燃油系统低压范围:低压油压范围0.5-5bar在冷、热启动时低压油压可达6.5bar系统构成:油泵控制单元J538油箱电动油泵G6带有压力限制阀的燃油滤清器开启压力大约6.8bar低压燃油压力传感器G410

〖2〗高压燃油系统高压范围:高压油压范围可达30-110bar系统构成:高压燃油泵油压调节阀N276油轨压力限制阀开启压力约120bar高压燃油压力传感器G247高压喷射阀N30-N33【二】FSI工作模式

〖1〗分层充气模式工作过程节气门尽量张开,以减小节流损失进气歧管翻板完全关闭下部进气通道被吸进来的空气以涡流形式通过上部的进气通道加速进入气缸活塞顶部的特殊形状加剧了气流的涡流效果进气特点工作过程喷油开始于约上止点前60°喷油结束于约上止点前45°燃油被喷射到火花塞附近喷油时刻对混合气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到达点火时间之前的很短时间里,以50-100bar的压力向火花塞附近喷射燃油燃油喷射角非常小(平),燃油雾气不与活塞顶部接触喷油特点工作过程混合气形成只发生在40°-50°曲轴角之间如果曲轴角小于这个范围则无法点燃混合气如果曲轴角大于这个范围则混合气就变成均质充气了空气-燃油比λ=1.6–3混合气形成特点工作过程在火花塞周围点燃混合气在燃烧的混合气和缸壁之间形成一个气体分层,这样能够改善缸体散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节气门不能完全打开,因为总是得保持一定的真空(用于活性炭罐装置和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产生的扭矩可以通过喷油量来调节,进气量和点火角度对于扭矩影响很小燃烧特点

〖2〗均质稀薄模式工作过程与分层充气相似节气门大开进气歧管翻板关闭进气特点工作过程燃油约在点火上止点前300°时喷入(吸气行程)喷油特点工作过程混合气形成时间比较长均质稀混合气分配空气-燃油比λ=1.55混合气形成特点工作过程燃烧发生在整个燃烧室内点火时刻可自由选择燃烧特点

〖3〗均质模式工作过程节气门按照油门踏板的位置来打开进气歧管翻板根据工作点来打开或关闭在中等负荷和转速范围时进气歧管翻板是关闭的燃油在进气行程喷入燃烧室进气特点工作过程与均质稀混合气模式一样空气-燃油比λ=1喷油、混合气形成、燃烧特点【三】FSI工作模式与工况的关系发动机绝大部分工作范围λ=1(除了起动时混和气稍加浓)仅冷却液80℃或更高,燃油喷射与进气同步发动机转速超过3000rpm,进气翻版打开起动阶段:燃油空气分层充气高压起动起动几秒之后:HOSP(HomogenSplit均质分开模式)控制暖机阶段发动机双喷射控制

〖1〗HOSP控制进气翻板位置关闭节气门较大开启喷射时刻:第一次上止点前大约300°第二次喷油量较少上止点前大约60°点火时刻延迟,排气门早开废气温度升高快。催化净化器很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关闭进气道翻板工况<29%功率和在1750-5000转速

〖2〗暖机双喷射控制进气过程距点火上止点大约300°时喷入部分燃油,由于时间较长可均匀混合压缩过程距点火上止点约60°进行第二次喷射由此在火花塞附近形成了较浓的混合气,这种情况下可使点火较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