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语文 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涉江采芙蓉【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语文 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涉江采芙蓉【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语文 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涉江采芙蓉【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语文 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涉江采芙蓉【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语文 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教学目标:1、通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2、抓住意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3、体会诗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萧统(501~531)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为后世推崇。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教学目标1:通读诗歌,了解大意⑴芙蓉:荷花的别名。⑵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芳草:这里指兰草。⑶遗(wèi):赠予。⑷所思:所思念的人。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⑸还顾:回顾,回头看。旧乡:故乡。⑹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漫,路长貌。浩浩,水流貌。⑺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感情的融洽。⑻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解析重点词语白话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主旨句?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教学目标2:抓住意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问题: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指出其作用。第1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解析:“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第2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解析:“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第3句的作用?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兴奋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失意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忧伤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教学目标4:体会诗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对写法”(落笔对方)的“悬想”方“对写法”法又叫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虚写}(虚实结合

“悬想”:对某种未知情状作设想或悬拟的手法。

具体来说: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叙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叙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这里的悬想侧重于空间转移。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她与众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画面一身在“远道”的游子。四处张望着,看着回家的路无边无际,忧愁不已。画面二(想象虚写)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

一边是脑海中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这种从对方写起的虚写的方式,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思念自己。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示例:杜甫《月夜》的前四句: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像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而孩子还不懂得母亲为何要思念长安。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高适的《除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故乡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说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的深夜还坐在一起念叨着自己。汉末文人不从自己的角度落笔,而借用思妇的口吻来抒情,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在那个时代,女性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思人”是女性独有的视角。其次,女性情感的深婉细腻,是男性所不及的。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意蕴丰厚的意象和意境。——女性为主人公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第三,这些汉末文人对女性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情,抒写女性的不幸,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汉末文人具备以女性角度抒写情感的可能。2、以乐景衬哀情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衬托乐景哀情为什么要远行?(联系背景)写作背景诗创作于东汉桓帝、灵帝时,是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也,既获者贤己而遂往,羡慕者并驱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者乎?”(徐干《中论·谴交》)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的真实意图似乎还是表现东汉末年这些外出游子的思乡之情。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我们解读这首由汉末文人创作的诗歌的时候,对含蓄蕴藉的文人诗风,对婉转曲折的诗意美有了更深的理解。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比较:1.诗歌中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答案:方式是”折其荣”;目的是”遗所思”2.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否与前面的矛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

不矛盾。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六句看,诗人对花的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之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或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诗写到这里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之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异:两首诗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的幽香等美好欢乐的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则是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的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同:两首诗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前面六句,诗人对于花、树(意象)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两句点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