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界奇才”黄远生_第1页
“报界奇才”黄远生_第2页
“报界奇才”黄远生_第3页
“报界奇才”黄远生_第4页
“报界奇才”黄远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界奇才”黄远生四一二三黄远生生平简介黄远生新闻传播活动“远生通讯”及他的新闻思想对黄远生新闻传播活动的评价内容板块主要两大点黄远生的新闻传播活动一“远生通讯”及其他的新闻思想二一、黄远生生平简介黄远生名字及出生地

黄远生(1885年1月15日-1915年12月25日),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省九江县新合镇址坊村人。黄远生家庭成员曾祖父黄凤楼:道光年间进士。父亲黄儒藻:秀才出身,在宁波办过洋务。夫人余长贞(1937年于成都)长子黄席群(2004)次子席椿(右)、三子席棠(左)留学德国前和生母王瑞珍合影(1937)黄远生经历简述黄远生发蒙时期广涉经史子集。1903考中秀才,同年秋中举人。1904年中进士。1904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1909年起,历任清政府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辞去官职,1911年,专门从事新闻工作,开始记者生涯。1915年12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被刺杀身亡。二、黄远生新闻传播活动1912年创办和主编了《少年中国周刊》。他还主编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月刊。担任过上海《申报》、《时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经常为《东方杂志》、《论衡》和《国民公报》等报刊撰稿。

黄远生以撰写《时报》、《申报》的

《北京通信》而驰名报界。

黄远生写下了大量的新闻通讯和时评政论。其挚友林志钧在《远生遗著》里收录了他在四年中所写的237篇文章,其中通讯167篇。该书于1919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黄远生黄远生的新闻作品外交部的厨子

政界小风潮零记

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

乔装打扮之内阁

最近秘密之政闻

新闻通讯黄远生报业活动

新闻工作中进士后,他获得了“知县即用”的资格,但他不愿按清廷惯例接受官职进入官场,便在高中进士的这一年(1904),以进士身份东渡日本,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六年后(1909),他学成回国,因为某些原因,还是进入了官场,历任清政府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公事之余他还从事报业活动,经常为京、沪报刊撰写国际时事评述。此时李盛铎以北洋五大臣之一赴西欧考察宪政归国,他对黄远生说: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能从常事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深度,因此时人赞誉他的文章为“洞朗轩辟,幽隐毕达”。报业活动

黄远生新闻工作/

他以自创的“远生通讯”对当时几乎每一个时期民众瞩目的重大问题都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重要人物涉及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蔡元培、袁世凯、黎元洪、陆征祥、熊希龄、段祺瑞等,重要事件如宋教仁案、袁内阁两次倒台、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唐绍仪被迫下野、陆征祥不再理政等。他总能抓住全国各阶层广大读者的心,将真相告白于天下。他的报道“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邹韬奋也后来回忆说:“每逢有重要事故,他总能千方百计从最重要的来源,用最迅速的手段,探得最重要的新闻材料,写成有声有色亦庄亦谐的通讯供给读者,当时他在探采新闻的活动力方面,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一件事。”

黄远生的文化活动正是中国文化觉醒前最黑暗的时刻。这时维新派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变为文化守成主义者;而“五四”一代彻底反传统的文化激进主义者处于困惑、迷茫、探索或沉寂之中,既未找到中国文化觉醒的突破口,也还未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庞大阵势。旧的已去未去,新的将生未生,黄远生在这古与今、旧与新、中与西转折的焦点时刻,以其奔放的激情与深沉的忧患意识填补了时代的一个空白。黄远生

1915年,袁世凯于筹备称帝之际,为了为自己造势,极力收买知名人士为之鼓吹,其中包括梁启超。袁世凯看中了黄远生这位名震海内外的记者,便设法想将他揽在旗下。他强聘黄远生担任他御用的上海《亚细亚报》总撰述,黄远生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敢明确表态拒绝。袁世凯派人向黄远生表示,如果他能为袁撰写赞成帝制的文章,将得到10万元的酬谢和一个部长的席位。“于是远庸大窘,一连七八天,他想延宕不作,那边天天一两封信的催促他。”他很为难,没有办法,只得作了一篇“似是而非的,表示对于帝制之意”。但袁极不满意这种搪塞之作,派人逼他重写。他到了没有转身的余地了,“然他到了紧要关头,始终不肯迁就。那几天是他一生最不幸的境遇,又算是他人格上争死活的最后一关。”

——“远”因“袁”而“冤”死最终正义战胜了妥协。9月3日,他匆忙离开北京奔走上海。在途中他就在上海各大报刊刊出了《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明确表示反对帝制,与袁世凯决裂。抵上海后,他又在《申报》和《时事新报》上连续9天刊登启事,宣布自己与曾担任的《申报》驻京通讯员及上海《亚细亚报》的撰述,一概脱离关系。黄远生一到旧金山,当地的报纸便报道中国名记者Yuan-YungHuang抵美的消息。Yuan-YungHuang本来是“黄远庸”的音译,而“远”又与“袁”刚巧同音。华侨中反袁的人便奔走相告,说是袁世凯的本家来了。而当地国民党人又恶意宣传,使华侨都以为来的是袁世凯派到美洲鼓吹帝制的亲信。12月25日下午6时许,当黄远生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广州楼内用餐时,中华革命党(国民党改组后的名称)美洲总支部负责人林森指派刘北海从背后枪杀了他,时年不满31岁。当年刺杀黄远生的凶手刘北海80年代中期在台湾临死前,道出了真相,他执行的刺杀竟是中华革命党美洲支部指使,由后来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直接指挥,刺杀的命令来自当时的中华革命党党魁、后来的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1985年9月举行的全国黄远生学术讨论会上,学者们也统一了看法,确认是当年国民党美洲总支部负责人林森(后曾任中华民国政府主席)指派他的警卫刘北海开枪刺杀黄远生的。

远生通讯指的是比消息更加详细和生动的报道事物或人物的新闻体裁。此文体始于1912年初的《申报》上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信”专栏,故称“远生通讯”。

三、远生通讯及其他的新闻思想远生通讯特色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善于抓重大政治问题。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嬉笑怒骂,涉笔成趣语言通俗生动远生通讯寓文学手法于新闻报道之中,寓叙述于议论之中真实、系统,写人记事客观、公正,不存偏见。远生通讯特色非常重视采访活动。远生通讯

“远生通讯”对当时每一个时期民众瞩目的重大问题都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重要人物涉及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蔡元培、袁世凯、黎元洪、陆征祥、熊希龄、段祺瑞等,重要事件如宋教仁案、袁内阁两次倒台、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唐绍仪被迫下野、陆征祥不再理政等。远生通讯

1、强调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强调新闻要真实、精确、客观、系统。黄远生的新闻思想

2、“四能说”。即新闻记者要“脑筋有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黄远生的新闻思想“调查研究,有种种修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士,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黄远生的新闻思想黄远生PK王韬所处历史背景比较王韬1828—1897晚清时期黄远生1885—1917清末、民国初年黄远生PK王韬新闻思想产生变化的链条图: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两人个体本身的差异新闻思想、观念不同新闻作为、影响不同黄远生PK王韬黄远生与王韬思想包括新闻思想的局限性以及产生局限性的原因拓展:四、对黄远生新闻传播活动的评价

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远生通讯”当年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他是一位新文化的先驱者。是民初名记者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是“报界奇才”。胡适曾说:黄远生“这位名噪一时的记者是文学革命运动的先驱”。黄远生

黄远生的文章犀利泼辣,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能从常事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深度,因此时人赞誉他的文章为“洞朗轩辟,幽隐毕达”。

黄远生黄天鹏在他的《新闻学概论》中曾赞誉说:“自黄远生出,而新闻通讯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远生

好友梁漱溟闻听黄远生噩耗陷入了痛苦的矛盾之中,开始写作《究元决疑论》一书,试图从佛教出世思想中寻求“人生之苦”与人生真义,思想情感由此发生了极大转变。黄远生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把黄远生推为新文学发“先声”的人物。

黄远生

黄远生死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其影响所及仍然遍布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新青年》及《新潮》提到他名字或涉及他言论的文章不下30篇。黄远生黄远生死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其影响所及仍然遍布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新青年》及《新潮》提到他名字或涉及他言论的文章不下30篇。

黄远生

小结

黄远生以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超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新闻采访技巧,成为民国初年新闻记者中的巨擘,被戈公振称为“报界之奇才”,中国新闻通讯的“鼻祖”。

与现代接轨的新闻思想“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黄远生

之所以把黄远生誉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是有原因的。大家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试着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