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近地面的风精品课件_第1页
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近地面的风精品课件_第2页
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近地面的风精品课件_第3页
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近地面的风精品课件_第4页
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近地面的风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必修•

第1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课程标准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5、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7、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白天,温度可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月球地球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气有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有反射作用;地面对对流层大气加热——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太阳辐射通过哪些环节被削弱了?哪些环节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特征?到达地面的辐射能被地面全部吸收吗?削弱作用

地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__大量吸收______吸收___吸收作用特点:__选择性,大气对可见光几乎不吸收有O3紫外线co2、水汽红外线反射作用(对流层)参与的大气成分:______________特点:__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反射是太阳辐射削弱的主要方式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云层、较大尘埃无散射作用(对流层)特点:__选择性,波长短的可见光易被散射空气分子、细小尘埃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有大气中______散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选择性大气中______散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颗粒较大的尘埃等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无泰山日出前晴朗的天空散射作用(对流层)讨论下列问题和现象:2、当南极臭氧空洞扩大到阿根廷的火地岛时,政府要求岛上的居民出门必须戴眼镜和遮阳帽。3、说出交通信号“红灯停”的科学依据1、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时,火山灰笼罩了整个马尼拉城,白天宛如黑夜。马尼拉城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海拔高低、天气状况、日照长短年均正午太阳高度决定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决定大气上界低纬高纬高纬231h1<h3<h2L1>L3>L2Q1<Q3<Q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海拔高低、天气状况、日照长短年均正午太阳高度决定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决定等量太阳辐射分布的面积hA>hBSA<SBQA>QB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随纬度变化:_______<_______低纬高纬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随时间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呢?夏季冬季清晨傍晚正午日变化:年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晴天阴天海拔低海拔高太阳高度、海拔高度、天气状况大气上界地面保温作用地面是如何对对流层大气进行加热的?大气是如何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大气上界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大气反射大气散射地面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47℅保温作用“大气还大地”(地面增温)(大气增温)思考: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自然界的物体,都向外发出电磁波,温度越高,发射的电磁波最强部分波长越短,反之越长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根本热能来源。地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性质请在图中填写: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吸收、反射、散射、地面反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热量散失、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课堂练习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吸收反射散射地面反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热量散失地面吸收白天,温度可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月球地球请画图说明为什么月球上昼夜温差大,而地球上昼夜温差小?没有大气的月球讨论下列问题和现象:1、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2、每当寒潮来临之前,北方的农民会在农田中堆放柴草进行燃烧,制造烟幕。3、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A、D4、拉萨为何有“日光城”之称?却是“高处不胜寒”?大气保温作用的影响因素:海拔高度、天气状况、大气成分案例1、藏族服装与青藏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高原上天气复杂多变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多变的天气。

藏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肥大、长袖、宽腰、右襟,是一种无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袖长等身,袍长过体,无需钮扣。藏袍最讲究的是边饰、衣袖、衣襟,衣底往往镶上贵重的毛皮和丝绸滚边,内衣一般为白缎衬衫。案例2、大棚农业与温室效应

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表,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截留,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民,常利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或种植花卉,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大气的热力作用及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A

(最弱)①②③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BC(最强)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反射越强具有性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臭氧水汽二氧化碳太阳太阳地面地面大气逆选择大气对()辐射几乎是隔热层,使()辐射大部分被截留在大气中大气对()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地面吸收()辐射而增温()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热源地面意义减小气温的日较差,地球有适宜的昼夜温度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运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必修•

第1册热力环流★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成因及环流模式。★学习目标:1、了解热力环流的相关概念和空气运动规律;2、掌握热力环流原理并能应用该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的成因。热力环流一、几个常用概念。二、热力环流形成。三、热力环流应用。热力环流一、几个常用概念

1、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上方空气柱的总重量。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降低ABABA地面2、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运动BCD理想状态下,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海拔高度处,气压相等,即等压面与海平面平行,大气处于稳定状态。ABC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地面受热均匀3、等压线(面):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线(面)练习:假设等值距为5百帕(hPa),请填充其他等压面的数值。百帕(hPa)9901000等压面10059954、热胀冷缩:在垂直方向上,空气受热会膨胀

,冷却会收缩

。上升下降热气球是依靠什么升空的?空气受热上升空调的出气口设在高处为什么能优化制冷效果?空气受冷下沉二、热力环流形成过程1、热力环流概念:由于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地面高空高度升高,气压减小1100hpa1060hpa1020hpa受热冷却地面冷热不均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冷却ABC地面高空1100hpa1060hpa1020hpa冷却冷却热力环流受热高压低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ABC总结:热力环流形成步骤地区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A处受热,垂直方向上空气______;B处冷却,垂直方向上空气______。上升下降总结:热力环流形成步骤地区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空气的水平运动A空气上升,近地面密度变小,高空密度变大;B两地空气下沉,近地面密度变大,高空密度变小;近地面同一高度:B密度___于A,B形成了____压,A形成了____压;气压由____流向_____;高空同一高度:B密度_____于A,B形成了_____压,A形成了______压;气压由_______流向_________;大高低BA小低高AB受热冷却ACDB画图步骤:1、确定冷源和热源。2、画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热胀冷缩)。3、写出水平方向高低压。4、画出水平方向空气运动(高压流向低压)地面高压低压高压低压高空受热冷却ACDB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

B>A>C>D地面高压低压高压低压高空受热冷却ACDB若水汽和杂质条件相同情况下,A、B两地那里更容易形成阴雨天气?为什么?A更容易形成阴雨天气。因为A处空气上升水汽遇冷更容易形成阴雨天气。地面高压低压高压低压高空地区间冷热差异太阳辐射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根本原因能量来源2、热力环流过程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海风海陆风白天3、实例陆风夜晚思考:在白天的海边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还是陆地吹向海洋的?为什么?谷风山谷风白天山风夜晚上升气流市区郊区郊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城市风下沉距离甲乙思考:在城市规划时,会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图中甲处还是乙处?为什么?

乙。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下沉距离之外,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而加重市中心的空气污染。气温高气温低气温低城市热岛城市雨岛本节要点1、常用概念高压等压面气压低压等压线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太阳冷热空气同一水空气辐射不均垂直平面气水平运动压差异运动热力环流3、实例海陆风、山谷风、热岛效应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读下图。分析回答1—2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②③为垂直气流,①④为水平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2.若图中的甲为某城市,乙为某郊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A.玩具厂

B.家具厂

C.食品厂

D.水泥厂课堂练习BD3.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读图4.6回答4题。4、由图甲可知图乙现象出现时间约为()A.6时~18时 B.8时~16时 C.18时~次日6时

D.16时~次日8时BC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作用力方向大小影响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A热B冷高压低压地面高空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102099610041012(百帕)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风向B高压A低压冷热102099610041012(百帕)作用力方向大小影响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取决于气压梯度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风向、风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一个力作用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气压梯度力风向2、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作用力方向大小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与运动方向垂直,北半球指向右侧,南半球指向左侧与纬度、风速等因素有关只影响风向,不影响大小二力平衡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高空)北半球3、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作用力方向大小影响风向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近地面较大,高空小影响风向、风速三力共同作用,与等压线斜交(近地面)北半球小结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影响风向和风力)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只影响风向地面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大气中水平运动受到的力三力共同作用,风向斜穿等压线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下线一力风向,垂直于等压线风的形成—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与力的变换练习说出箭头代表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A

BCD

ADCB

BCDA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ABCD思路气压梯度力风向地偏力摩擦力近地面是闭合的等压线,高、低压中心处大气的运动是怎样一种情形呢?10109901010990气压单位:(百帕)想一想北半球低压中心——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入低北半球高北半球高压中心——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低南半球低压中心——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入南半球

高南半球高压中心——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出AB北半球思考:A、B两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如何?练习:在北半球等压线图中,近地面风向是------高空风向是--------10101005百帕ABCDBA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A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以下问题:⑴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_处。⑵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__,丙地吹

风。⑶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____处位于海洋。D、B、EAC乙处低hpa东南应用说出下列各点气压高低,并画出风向。说出④⑤⑥垂直气流方向。④—⑤和⑤—⑥,风大的是

地。④⑤⑥三地,降水几率最大是

地。④⑤⑥处在不同纬度,极地有可能是

地。①②③④⑤⑥地面5KM10KM掌握等压面图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气压与风向。4>6>54-554应用若此图是位于低纬度地区的等压线,按一般规律,指出下列各点气压高低,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画出风向,说出①②③的风向。地球位于近日点时,

点位于大陆。若此图位于90oE~150oE的低纬度地区,12月①地盛行风的成因是:●①赤道●

②●

③等压线等压线②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中心,风由高气压中心吹向低纬度,在地偏力作用下偏转成东北季风。高温低压高压地面掌握水平方向上等压线图气压与风向。区别比较低压高压地面等压面等压面●①赤道●

②●

③等压线等压线高温低温GGDD

读左图的等压线图,回答A点近地面风向V的形成过程:(1)F1是__________力它垂直于_________,并指向_________。(2)F2是___________力(3)F3是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