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吴文化_第1页
五年级下学期吴文化_第2页
五年级下学期吴文化_第3页
五年级下学期吴文化_第4页
五年级下学期吴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文化

苏州名胜知多少?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环秀山庄、沧浪亭、网师园、耦园、艺圃、退思园、甪直、周庄、同里、木渎、光福、东山、千灯、锦溪、沙溪、陆巷、杨湾、堂里、寒山寺、重元寺、北寺塔、观音寺、玄妙观、禹王庙、虎丘、水陆古盘门、瑞光塔、吴门桥、古胥门、宝带桥、七里山塘、太平天国忠王府、五人墓、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青剑湖、石湖天平山、灵岩山、上方山、穹窿山、玄墓山、五峰山、阳山、花山、天池山白马涧(龙池风景区)、白象湾、沙湖生态公园、太湖湿地公园等

苏州名胜——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1]1961年3月,拙政园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苏州名胜——虎丘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为名。虎丘山高仅30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令人流连忘返;千人石气势磅礴,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

苏州特色小吃知多少八宝粥、鸡头米、奥灶面、蟹粉小笼、三鲜馄饨、鸡丝馄饨、芝麻汤圆、虾肉馄饨、生煎馒头、馄饨、双菇面、粽子糖、豆腐干、贝母糖、豆酥糖、薄荷糖、薄荷糕、糕团、生煎、猪油糕、猪油年糕、松糕、八宝饭、青团、玫瑰松糕、条头糕、青团子、各式糕团、糕点、豆腐花、薄荷方糕、香菇青菜包、肉包、咸菜包、肉包、豆沙包、素鸡、无锡酱排骨、酱汁肉、焖肉、酱鸭、蛋松、三丁包、咸菜包、青菜包、虎皮凤爪、鸭掌、汤面、焖肉面、爆鱼面、虾仁面、鸡脚、赤豆圆子等

苏州小吃——哑巴生煎如果啥都没有就是白馒头,如果是花卷则还是花卷。生煎馒头顾名思义就是把馒头生着煎一下。

苏州“哑巴生煎”的创始人叫俞二媛,因9岁时生了一场病而丧失了说话的能力。13岁被家人送到一家小吃店当学徒,学满3年后回到父亲开的生煎馒头店帮忙。

学徒期间学得了馅料的秘方:肉馅里一定要放入肉皮冻,再加上因他又聋又哑,干活时从不受外界的干扰,煎生煎时十分专注,火候拿捏得十分到位,煎出来的生煎特别好吃,久而久之,“哑巴生煎”的名气就打响了。

哑巴生煎是江苏苏州汉族特色小吃,苏州人没有包子这一说,如果是肉馅的就是肉馒头,如果是菜馅的就是菜馒头,

苏州小吃——酒酿圆子酒酿元宵是常州地区汉族小吃。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

苏州小吃——卤汁豆腐干

卤汁豆腐干是江苏苏州著名的汉族小吃。已有超过八十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是现在生产“津津牌”卤汁豆腐干的厂家。也就是苏州食品厂。苏州食品厂前身为“老津津牛肉工场”,“津津牌”卤汁豆腐干由此得名。”津津牌”卤汁豆腐干,精选上等原料,配以优质辅料,使用传统技法和先进工艺生产而成;卤汁丰富,吃口鲜甜,软糯适中,风味独特,兼有姑苏卤菜和苏州蜜饯的特色。苏州特色——

丝绸、刺绣、木石雕刻、灯彩、制扇、泥塑等

苏州特色——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汉族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苏州特色——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贯云石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的思想与文学的影响,爱慕江南风物,憧憬恬静闲适的生活,后辞官不做,隐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他善作散曲。他所创的曲调,传给浙江澉浦杨氏,后称为“海盐腔”,流传至明代,为“昆腔”的先驱。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