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放射性碘风险收益平衡_第1页
2022年放射性碘风险收益平衡_第2页
2022年放射性碘风险收益平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放射性碘风险收益平衡(全文)碘T31 (I-131)是碘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甲状腺组织有摄取碘的能力。服用IT31后,由胃肠道吸收,随血液循环流动,被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灶摄取,IT31释放射线,就能破坏这些组织,达到治疗目的。20世纪40年代,放射性碘(RAI)已成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治疗的革命性方法,并且在其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现代RAI使用的1-131是一种理想的癌症治疗方法,它对肿瘤组织具有高度特异性,并极少肿瘤周围组织。与体外放射治疗、细胞毒性化疗,或者甚至现代生物制剂相比,RAI在急性毒性方面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近似半数诊断为DTC的患者将RAI治疗作为肿瘤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RAI在短期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大多数病人都有迟发性影响,包括涎腺功能障碍、结膜炎、血液系统异常和不孕。与其他放射性暴露一样,继发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也被认为是RAI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接受RAI治疗DTC患者的白血病和血液病发病率较高,但是关于接受RAI治疗的DTC患者罹患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文献报道较少。理解接受RAI治疗的DTC患者罹患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及肿瘤种类有助于DTC患者的长期生存管理。Pasqual等人利用SEER数据库初步评估小于45岁的DTC患者接受RAI治疗后罹患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研究显示:RAI的使用从1975年的9%上升到55%的峰值(29年),在2017年降至39%。病人大多数为15岁以下的男性且多数为非黑色人种。接受RAI治疗20年后,患者罹患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5.6%,而未接受RAI治疗的患者罹患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5.0%。接受RAI治疗30年后,患者罹患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12.5%,而未接受RAI治疗的患者罹患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10.2%。这项研究提示我们:接受RAI治疗会增加5%~10%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并且,唾液腺、胃及肾脏更容易继发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因为这些器官更容易接受RAI的放射暴露。其他高危器官还包括子宫、乳腺和肺。SEER数据库对理解RAI治疗相关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尤为重要,但是SEER数据库中相关病例大多数为年轻男性DTC患者,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这个个性化医疗的时代,更好地理解RAI治疗有助于对DTC患者的治疗进行更好的调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DTC的治疗方面得到了优化;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风险复发的DTC患者的RAI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下一步工作我们必须确定如何评估风险和收益关系,即在DTC患者接受RAI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及生活治疗与罹患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风险之间找到平衡。正如Pasqual等人的研究所提及的年龄因素,其他例如(肥胖、吸烟等)等因素也要考虑在内。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需要我们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数据,而最终的研究结果也将惠及更多的患者群体。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团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