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五读读写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和氏璧军令状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自有妙用神机妙算()子考考你??水()()和氏()()军令()mànzhàibìzhuànɡyǔnruònàhǎnlónɡzhònɡ

dūdū

()()()diàodù()léiɡǔ

()chéngxiàng

()tuīcí

()fùjīnɡqĭnɡzuì()shénjīmiàosuàn

()wánbìɡuīzhào

读读写写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家当顽劣弓弩手踉踉跄跄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日积月累歇后语歇后语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的分类,有各种分法。常见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谐音类。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第二,喻事类。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第三,喻物类。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第四,故事类。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外甥打灯笼——

孔夫子搬家——

火烧旗杆——

粪坑关刀──百日不下雨——

百尺竿头挂剪刀——

百川归海——

老爷下轿——

老公拍扇——请你说出下半句照旧(舅)

净是输(书)长叹(炭)

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久情(晴)高才(裁)大势所趋不(步)行凄(妻)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六条歇后语,看看它们属于哪一类。1刘关张桃园结义------生死之交在东汉末年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位豪杰相见恨晚,把酒畅饮后,在张飞田庄后面的桃园中祭告天地,结为异性兄弟。准备同心协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一同对苍天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报效国家,保护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若背义忘恩,则天地不容。“后人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称为生死之交。2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孙刘联合欲火攻曹军,在黄盖的”苦肉计“和庞统的”连环计“相继奏效后。因无风,周瑜着急而病,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预计三天后东南风,而且越刮越大,便说设坛祭天,自己可以借东风。三天后果如孔明所说,东风很大,他们火烧曹军,曹操大败。诸葛亮得胜的重要原因是巧用了天时,故有“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之说。3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三计气死周瑜得了荆州,关羽镇守要地荆州。为收回荆州,鲁肃给孙权献计,设酒宴名为招待关羽实为鸿门之宴宴请关羽过江到东吴,席间埋伏刀斧手欲杀关羽。关羽久战沙场熟读兵书早知是计便有所准备,故而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提着宝刀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宴会上,鲁肃一再要求归还荆州,关羽避而不谈。,并借意与鲁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以脱身。关羽右手提着大刀,左手紧拽着鲁肃,将他扯到江边,埋伏的官兵担心伤到鲁肃,也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地看着关羽乘船而去。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挫了吴国的锐气,打消了孙权收回荆州的念头,同时也歌颂了关羽勇敢的精神和过人的才智。这就是“关公赴会----单刀直入”4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长坂坡之战时,徐庶的母亲不幸被曹军虏获。徐庶原为刘备的军师,助刘备破曹操军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之后曹操幕僚程昱献计,假托徐庶母亲笔迹,写信把徐庶骗到曹操阵营,徐母因徐庶中了诡计而自杀,因此徐庶十分痛恨曹操。徐庶北上归曹后,心中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才华和谋略,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任何一条计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5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吴用,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鍊。与晁盖自幼结交。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李逵被害后,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墓前上吊自杀,尸身葬于宋江墓侧。其姓名吴用,谐音为无用。吴用6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孙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成了七十二般变化,念个咒语,要变什么就变成什么,形容容易变化,难以预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来县城卖鞋,正看招兵告示,有身材魁梧、满脸胡须的人与他搭话。那人自我介绍叫张飞,平时以杀猪卖酒为生,喜结天下英雄豪杰,他说看刘备也是位为国担忧的好汉,很想结识他。然后二人相约去喝酒,在酒馆结识了狼藉天眼多年,正准备去投军的关羽,看到关羽威风凛凛的样子,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当下三位豪杰来到张飞家。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一同对苍天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报效国家,保护百姓,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愿同年同月死。若背义忘恩,则天地不容。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三人情同手足,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后人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称为生死之交。巧用歇后语,练一练:1.老师让他管理班级卫生,结果他什么也不干,班级卫生一塌糊涂,真是

。2.上午还是风和日丽的天,下午就大雨倾盆,这天气真是

。3.科学老师今天教我们滑翔机飞翔的道理,刚好今天有5级的风,上课效果很好,真算是

。4.上次作战,他救了我一命,我和他真可谓是

。5.他向来有什么说什么,每次发言都据理力争,真是

。6.小红听讲不认真,每次上课都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名著中的歇后语还有哪些?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神机妙算草船借箭——有误(雾)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人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对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那么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老师希望你们去阅读《西游记》原著,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课外书屋孙悟空既有猴的生理特点,也有热得性格脾气,更有神的勇力和本领。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猴、人和神的完美结合。孙悟空出生在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是一只石孕天生的仙胎,集天地灵气的神猴。他勇闯水帘洞,被群猴选为首领,遂称美猴王。为了摆脱生死的束缚,他四处拜访名师,以求长生不老。孙悟空不远万里,辗转十年,终于在菩提祖师那里,学到长生不老之术、七十二般变化和一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学成武艺归来,孙悟空闹东海龙宫要来如意金箍阅读内容指导----孙悟空的形象棒,又闯地府,消了死籍。从此,孙悟空开始了他战天斗地的光荣史。他曾经两次反出天庭,打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丹,打败十万天兵天将。他虽被二郎神俘获,但始终没有放弃反抗,踢到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练就了火眼金睛和金刚不坏之身。他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又开始了他降妖伏魔的征程。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猴,他终于保护唐僧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被佛祖封为斗战胜佛。阅读内容指导----孙悟空的形象在猪八戒身上,同时具备了猪、人、神的特性,可以说猪八戒这一形象是兽性、人性与神性的完美统一。猪八戒这个“三合一”的人物形象是可爱的。他狡黠而不奸诈,贪小利而不忘大义、顽皮活泼、轻视礼仪、热爱生活,充满乐天精神,有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无牵无挂的天真。猪八戒的一言一行,都像一幅幅成功的漫画,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看过之后,总是要禁不住发笑,笑他的贪婪自私,笑他的弄巧成拙,笑他的想捉弄人反而自已吃亏,笑他的呆头呆脑,说话傻里傻气……。而在人们笑猪八戒的贪、愚、呆的同时,又对他的贪、愚、呆有着无比的喜欢。阅读内容指导----猪八戒的形象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思想。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高徒,能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告状搬来观世音菩萨或是念那紧箍咒,让徒弟们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唐曾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显现作者对当政者昏庸无能的暗讽。阅读内容指导----唐僧的形象在取经集团中最不为人们注意的形象就是沙僧。但沙僧身上既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奴性这一国民劣根性,是封建时代普通民众的人格写照。沙僧是个真正的老实人。取经路上,他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不计个人得失,没有非分之想,不象悟空那样好名,也不象八戒那样贪心。沙僧身上展示了“奴性”意识。“和事佬”的身份,使他不能像孙悟空一样,敢说敢干,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苦行僧”意识,使他不能同猪八戒一样,无所顾忌地追求世俗的七情六欲。总之,是赎罪意识与奴仆身份决定了他的性格缺陷。

阅读内容指导----沙和尚的形象表演课本剧1、先商量选哪篇课文演课本剧。2、怎么把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话?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动作?3、需要准备哪些简单的服装、道具。4、商量好后,可以分角色进行排练口语交际什么叫课本剧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改写的时候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如何写课本剧一、根据剧本特点编写课本剧要想把课文中叙事性的诗文改编为课本剧,首先要懂得剧本的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二、将剧本改写为故事剧本与故事的共同点是,都有人物、环境,都不乏生动的描写和细致的刻画。三、一般格式:题目:人物:时间:地点:道具:背景:幕名:正文:《将相和》课本剧《将相和》课本剧

第一幕举荐蔺相如

时间:战国时期某一天

地点:赵王宫

人物:蔺相如、赵王、赵国大臣等若干人、侍女两人

布景:舞台正中是赵王的宝座,两侧是大臣们的座位,座前的茶几上摆着待客的瓜果等。

[幕启。赵王坐在宫殿上,正在看秦王的来信,大臣们坐在两侧座位上。

赵王:(看完信放下,焦急地面向大臣)秦王来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众卿看如何是好?

大臣甲:(站起,恭敬地)回大王,和氏璧乃我国的无价之宝,而秦王生性狡诈,只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我们决不能上他的当啊!

大臣乙:(站起,恭敬地)如果我们不答应,秦王一定会派兵来进攻,敌强我弱,打起仗来,遭殃的还是我们赵国。

大臣丙:(站起,恭敬地)大王,我斗胆向您推荐一个人,此人叫蔺相如,勇敢机智,或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大喜)蔺相如人在哪儿?还不快快找来。

大臣丙:是。(施礼,躬身下场。)

(蔺相如随大臣丙上场。)

蔺相如:(对着赵王深施一礼)草民蔺相如拜见大王。

赵王:(打量着蔺相如)听说你机智勇敢,不知对这件事你有什么办法?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带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也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无可奈何)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希望你不要辜负本王对你的信任。

蔺相如:我一定完成任务。(施礼,躬身下场。)

——落幕

第二幕完璧归赵

时间:战国时期某天

地点:秦王宫

人物:蔺相如、秦王、秦国大臣两人、侍女两人

布景:舞台正中是秦王的宝座,左侧是两大臣的座位,右侧是为客人设的座,座前的茶几上摆着待客的瓜果等。

[幕启。秦王坐在宫殿的宝座上,正在仔细看蔺相如带来的和氏璧,赞叹不已,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上前一步,对着秦王深施一礼)启禀秦王,这块玉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一愣,毫不犹豫地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双手捧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说完举起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秦王:(大惊失色,发觉上当,慌忙地)请蔺使者不要冲动,一切都好商量。(面向大臣,高声地)来人呀,拿地图来,把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使者看。

蔺相如:(双手捧璧,严肃地)和氏璧乃无价之宝,不能随随便便交换,得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才行。

秦王:(犹豫了一下)你说得很有道理,三天后是个黄道吉日,我们就在那天举行典礼,交换和氏璧吧。

蔺相如:一言为定。(施礼,退下。)

(三天后,蔺相如随秦国大臣上场。)

秦王:(正襟危坐,假惺惺地)蔺相如,典礼也已经准备就绪,现在该交换和氏璧了吧。

蔺相如:(对秦王深施一礼,大大方方地)和氏璧我已经派人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无可奈何地)既然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就请蔺使者回去吧。

(蔺相如施礼退下。)

——落幕

第三幕渑池之会

时间:战国时期某天

地点:渑池

人物:赵王、蔺相如、赵国大臣一人、秦王、秦国大臣两人

布景:舞台两侧各有一排座位,座前的茶几上摆着待客的瓜果等。

幕启:赵王、秦王、两国大臣落座,互相劝酒劝菜。

秦王:(放下酒杯,不怀好意地)听说赵王精通音律,今天机会难得,请赵王鼓瑟助助兴,希望你不要推辞。

(赵王不好推辞,只好鼓了一段。)

秦王:(鼓掌,高声地)赵王鼓瑟的水平果然名不虚传。(面向大臣)将赵王为本王鼓瑟之事记录下来。

蔺相如:(十分生气,走到秦王面前)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装作没听见,继续喝酒。)

蔺相如:(大声地)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放下酒杯,瞅了蔺相如一眼,傲慢地)秦国乃中原强国,要本王为你们弱国国王击缶,真是岂有此理!

蔺相如:(瞪着秦王,义正辞严地)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说完,大步上前,准备与秦王拼命。)

(秦王吓出了一身冷汗,战战惊惊地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回到座位上,对一大臣)今天秦王为赵王击缶,把此事记录下来。

秦王:(红着脸)啊呀,蔺大夫果然机智勇敢。我本想取笑赵王,显显我们秦国的威风,没想到反让蔺大夫取笑了,佩服佩服。来来来,喝酒,干杯。

(秦王、赵王、众大臣同时举杯,同声说“干杯”。)——落幕

第四幕负荆请罪

时间:战国时期某天

地点:廉颇府、蔺相如府

人物:廉颇、蔺相如、卫士两人、侍者两人

布景:舞台中央放着茶几,左面、右面是窗户。

[幕启。廉颇正准备外出,忽然听见两卫士在议论蔺相如,便停了下来,躲在窗外偷听。

卫士甲:(小声地)你知道吗?自从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当了上卿,廉将军十分生气,一直想找机会让他下不了台呢?

卫士乙:可不是吗?蔺相如怎么能和廉将军比呢?廉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了不少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廉将军头上去了。(停了停)听说上次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他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呢。

卫士甲:(摇了摇头,肯定地)依我看,蔺上卿并不怕廉将军。你想想,廉将军与秦王比,谁厉害?

卫士乙:(不假思索地)当然是秦王厉害。卫士甲:蔺上卿连秦王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卫士乙:(疑惑地)说得也是。那蔺相如为什么要躲着廉将军呢?

卫士甲:秦王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他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来打赵国。蔺上卿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卫士乙:(若有所悟)原来如此。

(廉颇听后脸上一阵阵发热。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向蔺相如府上走去。蔺相如听说廉颇前来负荆请罪,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出门迎接。)

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单膝跪在地上,双手抱拳,低着头,惭愧地)蔺上卿以国家利益为重,心胸宽广,而我却为争一口气,不顾国家利益,妒忌蔺上卿,差一点铸成大错。今天我特来请罪,希望上卿大量,不记小人之过。

蔺相如:(一把拉起廉颇,真诚地)廉将军是赵国的栋梁,知错就改的勇气让相如钦佩。今后你我齐心协力,保卫好赵国。(对侍者,大声地)摆酒宴,今天我要与廉将军一醉方休。

(两侍者端酒菜分摆在廉颇、蔺相如面前,二人同时举杯,同声说“干杯”。)

——落幕习作快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