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_第1页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_第2页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_第3页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_第4页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巩固:1、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有何局限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的主张是什么?3、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4、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作用5、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一本杂志,一个时代——新文化运动基本要求: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及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发展要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陈独秀的一生:康党-革命党-共产党

陈独秀(1879-1942)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他会看到或者听到哪些不合时宜的事呢?1915年1月签订“二十一条”1914年12月,袁世凯“祭孔”一、办刊起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背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逆流矛盾激化两不相容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一、办刊起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

,并迁往北京。二、解读杂志封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吾国之社会,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二、解读杂志封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封面人物:卡内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富兰克林德先生(民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及自由、平等的理念等封建专制赛先生(科学):指自然科学及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愚昧迷信目的:以西方资产阶级文明批判中国的封建主义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陈烈女名宛珍,三世居上海。年十七,许配给王运甫之子、年十八岁的王菁士。尚未过门,王菁士就死了。陈女闻死耗,即沐浴更衣,服毒自尽。其家人觉察,仓皇施救,已经赶不及了,死时距其未婚夫之死仅三时而已。不久,上海县知事送来烈女的牌匾。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道德: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即提倡人权、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1、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提出打倒旧道德有利于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2、它束缚思想并阻碍社会进步;3、它阻碍民主与科学的实现。“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提倡“民本”与“德治”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倒孔家店1、根源在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2、旧势力、旧思想过于强大当时他们为什么会全盘否定儒学呢?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摘自鲁迅《狂人日记》原因: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才能有利于思想的解放。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什么要进行文学方面的革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轻松一笑:

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扯到文学上?这是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教员:“老爷们请起立”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教员:“老爷们好!”众生:(齐声)“大人好!”教员:“老爷们辛苦了!”众生:(齐声)“升官发财!”“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1916年12月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讲坛上的教授胡适↑辜鸿铭→胡适辜鸿铭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质:鼓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请思考:“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毛泽东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三、看杂志读者群——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评价新文化运动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开辟了道路。4、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找到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2、促进了民众的觉新,唤起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关心,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进步性(主导):3、一场全面文化转型运动,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导致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旗帜“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内容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意义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民众觉醒;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比,主要“新”在()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课堂练习2、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列作品中,提出文学改良八项主张、并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青年杂志》

D.《文学革命论》3、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AC4、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C5、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这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