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骚乱给互联网管理的启示_第1页
伦敦骚乱给互联网管理的启示_第2页
伦敦骚乱给互联网管理的启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伦敦骚乱给互联网管理的启示

现在,骚乱总算平息,治安正在好转。根据英国《卫报》8月21日报道,将近2000人在伦敦骚乱中被逮捕。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伦敦不断反思、力求改进,努力恢复人们对下一届奥运会举办地的信心。在众多反思中,如何应对推特、脸谱网等社交媒体成为引人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来自中国新浪公司的数据让人吃惊:新浪微博用户突破2亿。如果加上腾讯、搜狐、网易,中国微博用户数将达到相当庞大的规模,绝对数量远远超过推特。而即使仅以2亿来计算,和中国网民数4.85亿相比,也意味着每10位网民中有超过4位是微博用户。微博的迅猛发展,让如何应对社交媒体,一跃成为中国和世界互联网管理的重要话题。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不断衍生的各种新媒体,已极大改变了当前的舆论生态。一方面,信息发布的门槛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信息生成和传播的即时性空前增强。“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舆论场”——这带来两种极端化的后果:一种是信息通畅、激浊扬清,成为“信息集散地”、“舆论扩音器”;一种是无中生有、争吵不休,成为“谣言策源地”、“是非搅拌机”。伦敦骚乱以及此前的西亚北非地区动荡,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双刃剑”特性暴露得尤为明显。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公众舆论的形成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人们在预计受到鼓励时会以一种方式说话或行动,而预计受到敌意或忽视时则会保持沉默或另外采取行动。与“主导意见”不一致的人,因为害怕不能被周围的人所赞同,则会保持沉默。结果,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主导意见”的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这或许从理论上可以解释伦敦骚乱产生的一部分原因:对社会不满的一群人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抱怨,在反对意见沉默和管控手段缺失的大背景下,这一类型意见不断增势,最终成为社交媒体舆论场的主流。意见错位的结果,是网络舆论整体失衡。使用社交媒体频率更高的年轻人受到误导,错判形势,做出疯狂举动,形成当代美国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所说的“群体极化”现象。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两个舆论场的分化,加剧了这一局面的形成。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一句“考虑禁止骚乱分子使用社交媒体”,带来对社交媒体与言论自由的世界性讨论,并引发各国思考:怎样在付出最小的管理代价和舆论影响的同时,获得最大化的社会效果?反观伦敦骚乱治理,无论是考虑网络隔离,还是增派警力,都只是解决尖锐局面的补救措施。从这个角度看,处理过程不算成功,真正成功的措施应当是防患于未然、防微而杜渐,在“沉默的螺旋”上升之际就提前介入,在“群体极化”形成之前就化解冲突。此外,一次又一次的经验告诉我们:虚拟社会的管理难题,跳脱不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