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本章复习提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本章复习提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本章复习提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本章复习提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本章复习提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提纲分类

方法P交叉分类法L树状分类法L单质非金属单质厂纯净物一1—化合物厂溶液酸、碱、盐、氧化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厂性质一丁达尔效应匚应用根期反应物、生成物类別及种类分解'化合、谊换、复分解反应T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IT实质:反应物的某业离子浓度的减小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农示反应的式子|化学反应根据址否有

离子参与T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写—拆—删—査1|化学反应根据址否有

离子参与T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写—拆—删—査1—正谋判断H非离子反应]口离子共存及离子推断|L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待征:反应前后令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是否冇电子转移l!顿化还廉反血~|一一慨念间的关系一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一根据是否冇电子转移l!顿化还廉反血~|一一慨念间的关系一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一厂还原剂”、•氧化产物—氧化剂降、得、还•还岷产物L双线桥法1—单线桥法—氣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氣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热点专题突破REDIANZHUANTITUPO专题一溶液所含离子的综合推断该类题的解题思路离子推断可以把实验操作、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检验、电荷守恒等知识综合起来考查,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其一般解题思路:根据反应操作及反应现象判断一定含有的离子一根据离子共存判断一定不含的离子一根据电荷守恒判断含有的其他离子一最后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必须注意两点:(1)所加试剂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影响;(2)运用电荷守恒判断溶液中含有的其他离子时要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解题过程中的“四项基本原则”(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熟记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MnO-、CrO?-、CrO2-)。4427(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存在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情况等)。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既含有阳离子,又含有阴离子,且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进出性原则:通常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釦1某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检测次数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第一次KCl、KSO、NaCO、NaCl2423第二次KCl、BaCl>NaSO、KCO22423第三次NaSO、KCl、KCO、NaCl2423三次检测结果中第次检测结果不正确。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提示:AgSO24微溶于水),该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检验CO3-并将其除去;第二步加入过量的Ba(N03)2溶液,其目的是;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填化学式)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批注点拨]不能共存V某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检测次数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第次KC:kK2SO4,Na2CO3.NaCl第二次KC1、BaCl2、Na2SO4、K2CO3第三次Na?S()4、KC1、K2CO3、NaCl三次检测结果中第次检测结果不正确。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提/5:Ag2SO4微溶于水),该小组进彳宁亍如卞操作: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检验CO1并将其除去;第二步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其目的是丨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填化学式)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检验前一种离子不能对后续离子的检验产生干扰[解析](1)溶液中,BaCl可分别与NaSO、KCO反应生成BaSO、BaCO沉淀,故第二次2242343

检测结果不正确。(2)S02-的检验可用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02-可产生干扰,后面还要检验Cl-,故43用硝酸检验CO2-并将其除去;Cl-的检验用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会对Cl-的检验34产生干扰,故应先检验S02-并将其除去。2[答案]⑴二(2)HN0检验SO2-,并将其除去AgNOAg++Cl-===AgCl(222专题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守恒规律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方法一一化合价升降法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检查原子数、电荷总数是否分别守恒(2)示例①配平化学方程式HS+HNO一S/+NOT+HO2222一HN()3第二步;列得失J込S第一步:标变价,hs2+hN5o2一HN()3第二步;列得失J込S失去2e--2第三步;求总数良从而确定氧化剂(或还原产物)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立+5HN()3失去朕—X3失去朕—X3得到3厂X2NOf故H2S的化学计量数为3,NO的化学计量数为2。第四步:配化学计量数,先配平变价元素,再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元素。3HS+2HN0===3S;+2NOf+4HO232第五步:查守恒,利用0原子守恒来进行验证。②配平I^Cu+|^HNO3<稀)一I—Cu(N()g)2+□'〔卄+口比(人先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变价元素为Cu和N,则有Cu(0)-Cu(+2)化合价升2X3N(+5)-N(+2)化合价降3X23Cu+QhNO3(稀)一3Cu(NO3)2+2NOf+根据原子守恒,用观察法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稀)===3Cu(NO)+2N0f+4H0。3322价态规律高低规律: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示例:Fe3+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Fe2+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处于最低价态,仅有还原性。价态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一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应用:判断元素在生成物中的价态。示例:反应:HS+HSO(浓)===S(+SOI+2H022422S是氧化产物,S02是还原产物釦2下列微粒中,各物质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一组是()A.I、Br-、H+B.S、Na+、K2C.I、NO、HOD.I-、Fe3+、HCl222[批注点拨]只有氧化性!BS、只有氧化性!BS、Na+、K匸产屁+阳&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只有还原性・………下列微粒中,各物质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一组是A.―氏-、H+(Tl2;NO2、H2O[解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C釦3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失去4亡—占燃/A.S+()2^^S()2TOC\o"1-5"\h\zI「失去6e~B.IbS+H?S()4(浓)^=S()2+S/-2H9O_IA_得到2eC.Fe-H?S()4^=FeS()4-H.fIA-1114HCK浓)+K2Cr2()7^=2KCl-2CrCl3-3C12A-7H2()得到6X2e-[批注点拨]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失去6e-失去4c-出现了失去6e-失去4c-出现了交叉,不可以B.H2S+H2S04(浓)^=S02+S(+2H2O得到6e~徨到药……:■>失去C.Fe+H2SO4^FeSO4+H2*失去2c-失去2c-:-•…>得到足去2X6厂>6eD.14HC1(浓)+K2Cr2O7^=2KCl+2CrCl3+3Cl2f4-7H2O得到6X2e_……>6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