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7下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教师版)_第1页
初中语文7下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教师版)_第2页
初中语文7下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教师版)_第3页
初中语文7下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教师版)_第4页
初中语文7下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2分)A.屏障(zhànɡ)澎湃(pài)哺育(fǔ)狂澜(lán)B.嗥鸣(háo)怪诞(dàn)默契(qì)蚱蜢(zhà)C.祈祷(qí)哽住(ɡěnɡ)崎岖(qū)金柝(tuò)D.山巅(diān)亘古(ɡèn)老叟(sǒu)污秽(huì)【解析】A项中“哺”应读“bǔ”。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B)(2分)A.懊诲誓言回环曲折B.斑谰高梁九曲连环C.田笼镐头扑朔迷离D.摩损体魄一泻万丈【解析】A.懊悔;B.斑斓,高粱;C.田垄;D.磨损。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沙漠地区的秃鹫个个都是狩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______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逃生能力,______,对秃鹫来说,______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不如合作。A.因为但是只要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D.所以但是如果【解析】第一空,前句介绍现象,后句解释原因,所以空一填“因为”最恰当。第二空再次强调结果,和前面句子是因果关系,非转折关系,所以空二用“因此”。第三个空后的短句是后面短句的条件,是假设关系,因此空三用“如果”。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紧要的民生工作,也是目前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实现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C.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D.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解析】A.“当务之急”与“目前”语义重复,去掉“目前”;C.逻辑错误,将“不再”改为“再次”;D.语序不当,应为“进行认真搜集、整理、研究”。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2分)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B.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C.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解析】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6.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D)(2分)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大宇。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年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着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___A.我们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B.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C.我们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D.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解析】根据语境中“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年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着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可以推断下一句也应该是“钟声+动词+宾语”的形式,另外,“新年的第一抹红霞”和“一个灿烂的春天”都是令人向往、积极向上的美好景物,所以,根据语境应该选D项。7.综合性学习。(7分)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遵义某校七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热爱祖国,建设家园。(2)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霑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2分)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曾说:“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分)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8.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7分)(1)__此夜曲中闻折柳__,何人不起故园情。(2)__马上相逢无纸笔__,凭君传语报平安。(3)__将军百战死__,壮士十年归。(4)《竹里馆》中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句子是:__深林人不知__,__明月来相照__。(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诗句是:__朔气传金柝__,__寒光照铁衣__。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6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9.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这首诗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杨花榆荚虽缺乏“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B.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只是描写了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C.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D.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解析】不只是描写争奇斗艳的场景,而是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10.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甲】《木兰诗》(文略)【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汉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旦辞爷娘去旦:__早晨__(2)关山度若飞度:__越过__(3)长而益精益:__更加__(4)市鞍马市:__买__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2分)A.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B.木兰/不用尚书郎C.值/可汉点兵D.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解析】正确划分应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花木兰从军的事情是可以相信的。14.乙文中“溯黄河,度黑山”一句与甲文相照应的句子是:“__暮宿黄河边__”“__暮至黑山头__”。(2分)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3分)(铜仁中考)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群勇士中,一定有一个叫钟南山的人。②钟南山骨子里的“刚”,从小就埋下了。12岁那年,他偷偷找来一把大伞,从三楼一跃而下,幻想像武侠片中的豪杰一样凌云腾空。没想到,伞边翻卷,支撑力不足,钟南山狠狠地摔在草地上,瘫坐了一个多小时,一声不吭地爬了起来。③成年之后,钟南山投入到了医学行业。1971年他刚进入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时,是医院里功底最差的大夫。因为一次医疗诊断失误,他被科室的医师们揶揄嘲讽,他羞愧难当,每天见缝插针地开始了医学术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几个月内,他写下了4大本医疗工作笔记,暴瘦24斤,很快胜任了临床工作。④43岁时,他通过了选拔考试,赢得了到英国留学的机会。当时,中国医生没有资格直接参与临床手术,钟南山只能做一些查房、参观实验的边角活。他知道,只用眼睛看根本不能做出成绩,导师也不看好他,只允许他待满8个月。钟南山不服气,决定改变局面。为了观察真实的实验过程,他在自己身上抽血30多次,记录好实验数据;为了研究“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的课题,他狂吸一氧化碳。要知道,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高达22%,就相当于连抽60支香烟。他成功了,不仅证实了导师的演算公式,还指出了推导的不完整性。导师心服口服,告诉钟南山:“你想待多久都可以。”毕业时,英国一家大学极力挽留钟南山,希望他在皇家医院工作,钟南山则执意要回国。导师弗兰里给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写信,热情赞扬钟南山:“我从未遇到过一个学生,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么有成效。”⑤钟南山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终于让他们明白了,中国人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中国人的骄傲。”从此他成长为一个敢医敢言的“钢铁直男”,在医学的荆棘丛里走出一条坦途。⑥钟南山这个名字,曾和“非典”连在一起。那一年,他担任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一下被推上“非典”战场的最前沿。当时,官方将“非典”病原确定为衣原体,称“非典”已经得到控制,是他站出来揭开真相:“衣原体很容易治疗,我试过治疗了,根本没有用。病情还在扩展,连医护人员都被感染了,怎么能说是控制了?”两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变种。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又是他,首先披露十几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⑦“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启发大家思考就达到目的了。”钟南山一生铿锵刚直,不相信盲目的传言,不屈从所谓的权威,只相信实践和时间检验过的真理。这样一个刚的猛士,心底却藏着极致的温柔。⑧“非典”刚开始时,广州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急剧增多,连一些医生也开始对“非典”病人避之不及,明知病毒极强,钟南山还是挺身而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亲自给每个病人量体温,不放过每一个观察的机会。曾连续工作38小时未合眼,直到病倒在床。为了不影响同事和病人的情绪,他隐瞒了病情,悄悄回家治疗。几天后,身体虚弱的钟南山回到研究所,尽管他连东西都拿不稳,还是让同事帮他穿戴好口罩、大褂、帽子,随后就往病房冲,等着他的病人立刻就认出来:“我意识模糊,但我知道是他,我的心踏实了下来。”武汉疫情凶猛,他叮嘱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自己却毅然踏上去往武汉的列车。历经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泪,却在听闻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的消息时,眼眶泛红,哽咽失声。⑨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⑩钟南山,就是那刚硬坚强、永不弯折的中国脊梁。(改编自微信公众号“斜杠先生”)15.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4分)(1)在第四人民医院努力学习专业。(2)在英国留学为获取第一手资料,用自己做实验,得到了导师的挽留和极力称赞。(3)在“非典”“新冠肺炎”时,勇敢地揭露真相。(4)带病工作,温柔对待病人。(5)听到武汉市民唱国歌哽咽失声。1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钟南山的形象。(3分)示例:刚烈执着、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爱国情怀、正直而真诚(敢讲真话、内心柔软)。17.作者为何不用“钟南山传”而用“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作为文章标题?请简要分析。(3分)“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使用比喻手法,将钟南山比作中国脊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的家国担当,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永不折服”突出钟南山的刚毅执着。用“钟南山传”为题,只表明文章内容是记叙钟南山的生平事迹。18.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结合文本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给替我们负重前行的鲁迅、毛泽东、习近平和钟南山写一段感谢词。要求:不少于50个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链接材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略。(能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的内容,有针对性;能表达感激之情;用到一种修辞,表达得体、语言流畅。)(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3分)甘心在她心里,医生的职责高于一切武汉封城!甘如意懵了,她当时正在老家陪着父母烤火。电烤桌的温度如同新冠肺炎疫情资讯的热度,灼得她隐隐作痛。1月25日,大年初一。“我要回医院!”她的决定让父母惊慌。“你刚回家,还在过年啊……现在回,太危险了!”母亲急了。“情况紧急,我们科室急需人手!”甘如意又望着父亲。父亲抬头看了看悬在天花板上的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你回去我不拦你,这是你的职责,可千万要注意安全啊!你是医生,也是我们的女儿!”青白色的光散落在厅屋的角角落落,怜爱与不安在父母的心头不断发酵着,然后蔓延开来,随同灯光荡漾,飘飘洒洒在厅屋里。A________________1月26日,大年初二。没等手续办齐,所有去武汉的公共交通停运,村庄去往县城的主路也只能通行两个轮子的车辆,此处距离武汉三百多公里。“怎么办?”思前想后,甘如意大胆提出想法:“我可以骑自行车去。”“那怎么行?几百公里路啊!”母亲落泪。“骑一段就少一段,路上说不准还能坐上顺风车。我每走一段路就给家里报平安,你们放心!”甘如意打定主意。父亲自责没有本事,双手将头发抓了又抓。甘如意的心在颤抖:父母辛苦一辈子,自己不能在眼前尽孝,却让他们担惊受怕……接下来几天,甘如意一边规划骑行路线,一边办理各种手续,整装待发。B________________1月31日,上午10点,阳光灿烂,甘如意开始了她的“远征”。父亲坚持要送上一程。父女俩各骑一辆自行车,爬坡过坎走了近五十公里,到达公安县城时已是下午3点。当晚,父亲带她借住在一个远房亲戚家。甘如意那天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多年没有骑自行车,膝盖疼。”一个流泪的表情,看得出,漫漫征途的第一步给了她一个下马威。2月1日上午,甘如意劝走了父亲,独自踏上征途。老旧的蓝色单车哗哗作响,承载着瘦瘦弱弱的甘如意,一点点向前移动,车架上的斑斑锈迹仿佛是它的年轮,一层叠着一层,两个轮胎有气无力地滚动着,颤颤巍巍。路况复杂,兜兜转转走了许多冤枉路。下午1点,到达荆州长江大桥。桥上已经不让自行车通行,她只好把车寄存到一个副食店里。甘如意只能步行经过荆州长江大桥,等她走到荆州市区,天已经黑了。她找不到开门营业的旅馆,手机也已没电,只能向一个未营业的旅馆老板求助。老板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一家还能安排住宿的地方。2月2日一大早,她在路边拦了十几辆出租车,都被告知不能出城。中午11点,一辆出租车把甘如意放在了荆州市中心城区的街道,看到路边停放的共享单车,她艰难地决定继续单骑远征。沿着318国道骑行,她下一站目标是七十多公里外的潜江。冬天天黑得早,一场雨不期而至。甘如意心中万分沮丧,可她没有退路。她打开手机电筒照明,累了就下来推着车走一截,走走停停。冬雨细细碎碎。寒风咋咋呼呼,浓雾缭缭绕绕,无尽的夜色张牙舞爪扑面袭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手机的灯光微弱,眼前朦朦胧胧。这个未满24岁的小姑娘终究忍不住了,她哭了,不知哭了多少次,泪水伴随着雨水,洒在路上。9个多小时后,灯光闪现,路口站着几个警察。潜江终于到了。看了甘如意的身份证、通行证和返岗证明,听她讲了一路骑行的经历,执勤民警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想方设法为甘如意找到了一辆去汉阳送血液的顺风车。2月3日上午10点,浓雾渐渐散去,高速公路潜江路段开始放行,甘如意搭乘的顺风车终于驶向了快车道,她的返岗历程也终于按下了快进键。看着窗外快速后退的风景,她想起了父亲讲过的事。1998年长江流域发大洪水,她的家乡遭了大灾,老百姓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