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2节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一、解开光合作用之谜(1)1627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开始时柳树的质量2.27kg干土的质量90kg+74.43kg-0.1kg结论:树木只要有水,就能生长发育。76.7kg89.9kg5a后实验前后的差值图A图B图D图C结论:植物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2)1771年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甲乙结论:绿叶只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气体(后来人们确定绿叶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是O2)(3)1779年荷兰的科学家英格豪斯如何证明植物需要光照才能制造气体?(实验材料:金鱼藻、大烧杯、漏斗、试管等)

黑暗光照1785年,在拉瓦锡的努力下人们才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R.Mayer)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碘蒸气处理见光部分遮光部分

遮光处理暗处理在暗处放置1-2天光照光照几个小时清水漂洗酒精中脱色处理水浴加热(4)1864年德国的植物学家萨克斯采用碘蒸气检测淀粉的产生问题讨论:①为什么要把绿叶在暗处放置一昼夜?饥饿处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②酒精脱色的目的?脱色后叶片颜色?叶片中的色素溶于酒精,叶片脱绿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黄白色③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结论:植物在光下产生了淀粉(5)19世纪60年代俄国科学家季米里亚捷夫通过自己设计的光学仪器检测,证明光合作用中利用的光与叶绿素吸收光能有关。(6)19世纪80年代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水绵实验

极细光束实验一.黑暗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现象一:好氧细菌集中在光束照射到的叶绿体部位水绵:具有细而长、呈带状且螺旋分布的叶绿体,利于观察。实验二.均匀光照下现象二:好氧细菌均匀分布于叶绿体所有部位结论:叶绿体中含有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物质,这些物质吸收光使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实验三.用透过三棱镜的光束照射水绵现象三:好氧细菌主要分布于红光与蓝紫光照射区域提出问题: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7)1941年美国的鲁宾(S.Ruben)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实验。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他用14C标记的CO2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发现了CO2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8)1948年美国的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卡尔文循环:14CO2→14C3→(14CH2O)

2.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1.分布: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类胡萝卜素(含量占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